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8146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安边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新人教版 集体备课反思栏一、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3、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 的散文,文章回忆了“我”童年时期由 的一段生活经历。作者称百草园是。导学释疑板块一【百草园中的乐趣】1.“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么,这个“乐园”究竟是怎样的呢?它在“我”的记忆中是如何的呢?(1)、本段写了多少种景物?哪些是动物?哪些是静物?动物:静物:(2)、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修饰词语来写景的?3、“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你能仿写一个句子吗?(比如可以写安边的年夜饭)板块二【百草园中的乐闻】1、 快速阅读文章36段,概括内容,复述这个故事。2、 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板块三【百草园中的乐事】1、 朗读7、8段,概括内容。2、 雪地捕鸟需要哪些条件?3、 雪地捕鸟的具体动作是怎样的?你能学会吗?板块四【三味书屋】快速阅读三味书屋的部分,思考:1三味书屋的“先生”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 用现代的教育观看当我问先生关于怪哉虫问题的时候,他的脸上出现的怒色?你是如何看待的?3、“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巩固提升1.叙写一段有趣的事

3、,要求用8个动词。2.用现代的教育观看当我问先生关于怪哉虫问题的时候,他的脸上出现的怒色?你是如何看待的?检测反馈1、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2、学生认真研读课文,领会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特点。3、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4、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