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参考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2658141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参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参考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充分考虑了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思路:在导入环节,我注重了单元的整体性,拋出了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居里夫人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一问题,从学生的回答中来引课题。进而,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质疑课题,让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读感知环节,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在此基础上,检查了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重点从字音、字义、字形三个方面来汇报,课上学生汇报的效果很好,可见预习的充分,六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字词方面的预习习惯基本上已经养成了。之后,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指说的学生

2、回答得很完整,进而全班学生练说,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感悟环节,我抓住学生课前质疑的问题“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来默读思考。结合课文具体的事例,找相关的语句,并写下体会。这个问题的提出,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地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

3、的第二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课也不免有些遗憾:比如,为了赶时间,语速比较快;没有给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的时间;另外,文中破折号的用法,以及“无独有偶”和“最有趣的是奥地利医生”这两句话在文中的过渡和递进作用没有给孩子们强调;在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这堂课上还显得

4、有欠缺,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感悟。(教学反思参考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采用吹肥皂泡的形式,首先这一灵感来自于学生,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在教学准备中,请每个学生介绍一个来自于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小发现,小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都提到了这一问题。采用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问题情境,也许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吹肥皂泡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为整堂课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另外问题的提出,又能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我也看到肥皂泡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可是为什么我没有成为牛顿?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文本学习。矛盾型问题情境的设计,使课堂产生了交锋,学生的思维出现了碰撞,学生真正沉入了文本,充分进行对话交流,自主感悟。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得以充分调动,课堂也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当然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之下,还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追问,促发他们争辩。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生成的东西,把它转化为一种有效教学资源,是真正体现教师智慧地教学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