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对仗》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57893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中的对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古诗中的对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古诗中的对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古诗中的对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古诗中的对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中的对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中的对仗》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中的对仗 对仗的基本含义所谓对仗 就是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之间 除了按照平仄格式使之平仄相对之外 对应词的词性还必须相同 即 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 在对仗中 形容词常与动词作一类而对用 副词对副词 虚词对虚词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 都是对仗 风 和 物 是名词对名词 潜 和 细 是副词对副词 野径 和 江船 是名词性词组对名词性词组 黑 和 明 形容词对形容词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绝句不要求用对仗 用对仗当然也可以 但不是必须的 五律和七律 都要用

2、对仗 对仗的位置 正例是在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 一般的律诗 都是这样 初学写诗的 应坚持这种形式 但也需要知道 还有一些例外 第一 在一首诗中 两联对仗是基本的 多则不限 有的诗 有三联对仗 也有的四联全用对仗 这都是允许的 如 杜甫的四联全对仗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杜甫 四联对仗工整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3、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王维 学生分析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学生分析 前面讲的都是适用于五律和七律的规矩 至于绝句 是可以完全不用对仗 当然 要用对仗也可以 用一联或两联都行 例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居住时写的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就是全用对仗 排律 前面讲过 除了首联 尾联可以不用对仗外 中间不论有多少联 都要用对仗 首联 尾联当然也可以用 特别是首联用对仗的十分普遍 二 对联的种类1 春联 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

4、满门春来春去春常在庆欢庆乐庆有余2 门联 用于堂屋 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 多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 具有永久性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3 装饰联 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 书斋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考点探究 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 它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属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范围 也属于仿写句式考查范围 是语法知识 文化知识和思想积淀的综合体现 它直接指向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能力要求 D 表达应用 对联的基本知识一 什么是对联对联雅称楹联 俗成对子 是写在纸上 布上或刻在竹子上 木头上 柱子上的

5、对偶语句 现代汉语词典 楹就是柱子 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 因此而得名 在旧体诗词中 对联又被称为对仗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 这是 对仗 这个名称的来历 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 创作对联就叫 对对子 名称不一 实质却是一样的 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 4 行业联 表明职业的对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5 交际联 包括喜联 寿联和挽联等红梅吐芳喜成连理绿柳含笑永结同心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三 对联的形式 A 就上下联 出句 对句 在意义上的联系一般可分为三种 1 正对 上下句意思相似 相近 相补 相衬 如 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 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 2 反对 上下句意思相

6、反相对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3 串对 又称 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 递进 因果 假设 条件等关系 如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B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 又可以把对联分为严式对和宽式对两种 宽式对只具备 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即可 严式对要求上下句 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 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 不重复用字 春节所用的春联一般用严式对 但不太严格 作为高考题 为了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 一般还是强调用严式对 即强调 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 很重要的一点 结构相同 不重复用字 对 平仄 不做要求 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 出句 的字和下

7、联 对句 的字不相重复 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 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 墙上 是名词带方位词 所对的 山间 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根底 是名词带方位词 所对的 腹中 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头 对 嘴 脚 对 皮 都是名词对名词 重 对 尖 轻 对 厚 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 对 脚轻 嘴尖 对 皮厚 都是句中自对 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 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分析 下面是春联的上联 请选择其中最适合的对下联 第一题扫千年旧习 树时代新风 做时代新人 树一代新风 第一题第1联 上联 出联 扫千年旧习 有些考生顺笔写出 树时代新风 做时

8、代新人 自我感觉良好 粗略看两个联对的还可以 但以 符合要求 优中选优 的标准来看就发现了问题 扫 动词 可以对 树 做 旧习 名词偏正短语 对 新风 新人 都可以 只是 千年 为数量词 对名词 时代 不甚恰当 答案 树一代新风 一代 对 千年 词性相对极了 祖国江山好 国家气象新 山河风光美 大地气象新 祖国江山好 的 江山 为并列短语 名词 好 是形容词 对句基本上应以词性相对的 名名 形容词 格式 故答案拟为 大地气象新 大地风光美 好 此外还应注意 第一联 扫千年旧习 整体为动宾结构 第二联 祖国江山好 整体为主谓结构 另有上联 足智多谋 孔明巧借箭 才华横溢 曹植走七步 深思熟虑 子

9、建速成诗 分析 上联看似平常 实际上设了障碍 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个 巧 字 前面的 足智多谋 修饰孔明 而 巧 字则修饰了 借箭 借箭 属动宾结构 在动宾结构前面再加上一个形容词 这个题难度较大 才华横溢 曹植走七步这个答案是不能得分的 抛开前面的 才华横溢 不说 后面的 走七步 怎么能对 巧借箭 呢 很明显 深思熟虑 子建速成诗就比较工整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三个参考答案 分别是 艺高胆大 悟空勇斗魔 义盖云天 关羽私放曹 多愁善感 黛玉悲葬花中间一联 义盖云天 是不能对 足智多谋 的 前者是主谓结构 后者是并列结构 结构不同 何以成对 另两联可以成对 但上下联之间毫无关联 这样组成的对联其实没有

10、什么意义 近于文字游戏 对联应该是言简意赅 寓意深刻 如描写三峡仙境的 两崖如剑立 一江似布悬 描写鼓浪屿情趣的 不是一般重字 追求一种格式 雾销山头山镇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咏人称美的三苏祠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叹感伤时的岳阳楼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叹山称奇的泰山南天门楹联 门辟九霄 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 俯临千嶂奇观 四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一 字数相等结构一致 二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三 仄出平对音调和谐 四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字数相等 一般情况下 在同一联中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还须注意的是 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结构相应 即主谓对主谓 动宾对动宾 偏

11、正对偏正 并列对并列 动补对动补 词类相当 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 虚词对虚词 具体地说 就是名对名 动对动 形对形 副对副 数量对数量 方位对方位 平仄相对 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 但还须注意的是 一般情况下 仄起平收 即 上联尾字用仄声 下联尾字用平声 这是定律 轻易不能违反的 汉语声调有四声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平上去入 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 其中 上去入 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通俗地说 一二声是平声 三四声就是仄声 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 水 字 仄声 下联末字 松 平声 前后分明 错落有致 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 福如东海水

12、长流 寿比南山松不老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 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另有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注心头 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 内容要密切关联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或者彼此孤立 各自为政 也不能一轻一重 相差悬殊 那样 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 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 下联言志 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 使人透过字面 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对联竞赛 规则 1 以小组为单位 组内可以互相商量 2 题目分抢答题和必答题两种 每道

13、组 题均为10分 答对得分 答错不扣分 3 必答题如该组同学均不会 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答题 谁答题谁得分 必答题一 评改对联要求 每个小组任一人说出所供对联的错误之处 并加以修改即可得分 每小题10分 第一组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第二组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下联丹霞西樵鼎湖 全是广东名山第三组 上联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下联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第四组 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下联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抢答题一 把下列句子中的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 用来作 画卷 的修饰语 10分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 把

14、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必答题二 根据对联猜店名第一组 悬将小日月 照彻大乾坤 不愁夕阳去 还有夜珠来 光明铸出千秋鉴 气冷凝成一片冰 消息瞬通九万里外 往来不过一须臾间 参考选项 M 玻璃店O 灯具店Q 眼镜店K 电信局 答案 QOMK 第二组 5 我岂肯得新忘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6 敲敲打打般般好玩 绿绿红红色色精工 7 解人冰寒乃我愿 与世温暖是予心 8 权衡凭正直 轻重在公平 A 裁缝店B 衡器店C 玩具店E 旧货店 ECAB 第三组 9 荡漾香汤和气脉 淋漓津汗长精神 10 新花雪色晴能舞 古调琴声静可弹 11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 12

15、 刻刻催人资惊醒 声声呼汝惜光阴 L 竹器店N 钟表店J 弹棉花店H 澡堂 HJLN 第四组 13 摄将真面去 幻出化身来 14 到来尽是弹冠客 此去应无搔首人 15 寻寻觅觅韶华转眼飞逝 犹犹豫豫知音再度难求 16 瓦缶澄来银有影 金刀割处玉无瑕 I 照相馆F 豆腐店D 婚姻介绍所G 理发店 IGDF 截来淇上平安竹 开到人间顷刻花 鹅黄鸭绿鸡冠紫 鹭白鸦青鹤顶红 锦绣成文 原非我有 琳琅满架 惟待人求 藏三代甲骨魂宝 萃千秋文物精华 爆竹店印染店书店博物馆 抢答题二 猜店名 第一组 隔窗云雾生衣上 山静松声远 楼观沧海日 芳草春来依旧绿 秋清泉气香 卷幔山泉入镜来 老梅到时自然红 月映清淮

16、流 答案 必答题三对联配对 第二组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日偏能惹恨长 春山一路鸟空啼 白发悲花落 青霭入看无 青云羡鸟飞 东风不为吹愁去 白云回望合 答案 第三组 岂无志者能成事 薄云岩际宿 昔年亲友半凋零 墟里上孤烟 渡头余落日 惟有福人能读书 孤月浪中翻 去日儿童皆长大 答案 第四组 寒树依微远天外 玉垒浮云变古今 猿啼洞庭树 夕阳明灭乱流中 寒灯独夜人 锦江春色来天地 人在木兰舟 落叶他乡树 答案 抢答题三 下面是对联的上联 请选择其中一联对下联 1 发奋识遍天下字 2 风来花自舞 参考答案 立志读尽人间书春归鸟能言 课堂小结 a 对联的拟写是一种新的题型 它能反映时代气息 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试题紧贴现实生活的命题方向 今年在多套高考试题中出现 估计以后还会在这方面出题 请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平时多看多练 b 它考察的内容是句子仿写 并不神秘 我们根据句子仿写的有关解答技巧和对联的一些特殊要求即可作答 要写出比较优秀的答案 那要看我们平时的积累 c 拟写对联请注意审题 不能忽视题目上或明或暗的提示而偏离题意 是写春联就要突出新春的喜庆气氛 是写行业联就要联系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