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7806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题人:曾武斌 考试时间:2017.8.27 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242=48分)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2、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又2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公孙弘去

2、世2年又4月赵周下狱死2年又7月许昌免职3年又8月刘屈氂下狱腰斩1年又2月A.丞相在位时间较短 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C君主专制加强 D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3、北宋前期,皇室成员的宗子们,从童稚即可享受赐名授官特权。到了南宋,宗室子弟则要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得官职。这说明宗室科举()A利于政治机构的完善 B是科举制由盛转衰的标志C导致宗室特权被取消 D体现宗室平民化的倾向4、“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C工业革命

3、的影响 D宗教改革的影响5、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材料反映了()A封建专制王朝的复辟 B巴黎公社的失败C“一票共和”的实现 D共和政体面临挑战6、1939年1月,蒋介石解释“抗战到底”之“底”为“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1942年8月,他则表示“不能返我东北失地我人仍将继续抗战”。这一解释的变化( )A.说明蒋介石对日政策摇摆不定 B.是抗战进入到反攻阶段的表现C.反映了中外反法西斯力量增强 D.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结果7、“好男当兵上前

4、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时间最早可能是()A1931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45年8、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下列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十月革命()A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指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D加剧了俄国与交战国的军事对抗9、台湾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

5、的是()A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B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C反对解放战争 D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10、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11、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

6、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 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12、2011年3月20日,由利比亚内乱演变成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战争,引起全世界人民对利比亚局势的关注。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当今世界()A正义战胜了邪恶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C呈现多极化趋势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3、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

7、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14、北宋王巩在闻见近录中写道:“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河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从材料中可见北宋时期( )形成了政治中心之外的商业中心在通

8、商要道上兴起了繁荣的市镇出现了文娱活动商业化的趋势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和市的划分 A、 B、 C、 D、15、有古诗描述江南养蚕情景:“操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抒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入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这反映出当时( )A.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B. 小农家庭经营方式趋向多元C. 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D. 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16、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狁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传统

9、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C.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D.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17、下表记录了英国人费朗西斯德雷克的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 B、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C、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18、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19、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

10、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材料的表明( )A. 欧洲正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B. 当时亚洲国家普遍的富有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 “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高20、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1904年,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陆续颁布奖励公司章程等相关法规。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 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提高 B.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被放弃C. 清政府致力于全面改革 D. 民族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1、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

11、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 )A.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22、全球通史记载:“在以后的10年中,中国在蒋的指导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铁路的哩(英里的旧称,下同)数几乎增加了一倍,现代化公路的哩数也增加了三倍。1932年取缔了国内关税关卡。”这些“进步”( )A. 反映出国内工业技术进步 B.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涨C. 有利于国内市场发展 D. 压制了国内民族工业复苏23、苑书义在中国近代史新编中记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

12、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的这种选择说明( )A.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B. 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C.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 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24、据某研究成果显示:19181936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因此,从总体上看19141936年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侯。由此推断:( )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值得商榷 B、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主流 D、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合史实二、非选择题(25题12分、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2分,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

13、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关于建议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声音不绝于耳。大陆和台湾都在积极地部署准备,台湾有关人士也希望两岸能够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如果大陆邀请,他乐于出席相关活动。由此可见两岸同胞在内心深处都被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革命所散发出的伟大精神所感染。 中国台湾网材料二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林伯渠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14、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原因。(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许多青年低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的理由。(4分)26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1)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对抗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4分)材料二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