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绩效考核)KPI绩效管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57263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PI绩效考核)KPI绩效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KPI绩效考核)KPI绩效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KPI绩效考核)KPI绩效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KPI绩效考核)KPI绩效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KPI绩效考核)KPI绩效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PI绩效考核)KPI绩效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PI绩效考核)KPI绩效管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的和平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劳动力数量指标的统计。A按工作岗位分劳动力指标的统计。1工人:基本生产工人的(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工人)、辅助生产工人(从事各种辅助性工作)2学徒:指在熟练工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享受徒工待遇的人员;3营销人员:指直接从事产品销售的有关人员;4管理人员: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及生产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5工程技术人员:指

2、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6服务人员:指服务员工生产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7其他人员:以上六类以外的人员。B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1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2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备注:当企业人数变动个人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上的方法计算:反之,应采取加权平均数计

3、算。C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1 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2 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D员工素质指标的统计1 员工文化素质统计:(实际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人数)平均文化程度指标= -参加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和E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统计劳动时间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工日、工时等单位表示。为了准确计算劳动时间,用图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 企业劳动时间剖析图:1出勤率。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

4、(工时)100%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计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勤工日(工时)数100%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 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和强度指标(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100%(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二)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统计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是劳动消耗量与生产成果

5、之间对比关系的经济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有二种基本表现形式: 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产品产量/劳动消耗量;劳动生产率(逆指标)=劳动消耗量/产品产量;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消耗量和产品产量的对比。产量可用实物量(或标准实物产量)、劳动产量(定额工时产量)、价值量(总产量、增加值勤)等表示:劳动量可用人数时间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工业生产工人(包括学徒)平均人数 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灵敏 员劳动生产率(元/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或:报告期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

6、部职工平均人数三)劳动报酬指标的统计劳动报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A 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应由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指按计时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2计件工资。指对己做的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可分:标准计件工资和计件超额工资。3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4 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劳动报酬。5 加班加点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B 平均工资统计。平均工资是指全部职工在一定时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工资(元/人)=工资总额(元)职工平均人数(人)备注:平均工资的统计,可以按企业不同的职工范围(全部职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部门主管人员、工程技术待分类统计)计算,也可以按不同的时间范围(月、季、年)计算。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统计,应视企业内部核算和管理要求而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