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 第1、2节 传感器 温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案 教科版选修3-2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72212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 第1、2节 传感器 温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案 教科版选修3-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 第1、2节 传感器 温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案 教科版选修3-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 第1、2节 传感器 温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案 教科版选修3-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 第1、2节 传感器 温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案 教科版选修3-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 第1、2节 传感器 温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案 教科版选修3-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 第1、2节 传感器 温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案 教科版选修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三章《传感器》 第1、2节 传感器 温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学案 教科版选修3-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1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目标定位1.知道传感器的定义,理解其工作原理.2.了解热敏电阻、敏感元件的特性.3.了解几种温度传感器及光传感器的原理一、传感器问题设计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时刻能感受到自动控制带给我们的便利如马路上的路灯夜晚发光,白天自动熄灭;当你走近自动门时它会自动打开,当你离开时它会自动关闭;电冰箱启动后,会自动控制压缩机工作,使冰箱内保持所设定的低温,这其中的“机关”是什么?答案在这些电路中分别安装了不同的传感器要点提炼1定义:把被测的非电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电信息的器件或装置2传感器的结构3敏感元件能直接感受非电信息,并把其变换成易于测量的物理量,形成电信号常

2、见的敏感元件有力敏元件、光敏元件、热敏元件、磁敏元件、气敏元件等4处理电路能把微小的信号进行放大,并除去干扰信号,使敏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变成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电学量二、敏感元件的原理问题设计1. 如图1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若在Rt上擦一些酒精,表针将如何摆动?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表针将如何摆动?图1答案由于酒精蒸发,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指针应向左偏;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Rt,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指针将向右偏2如图2所示连接电路,把磁铁靠近或远离

3、干簧管,观察电路中所发生的现象你认为干簧管起了什么作用?图2答案把磁铁靠近干簧管时,簧片在磁场的作用下会磁化为异名磁极相对的磁铁当磁力大于簧片的弹力时,两者紧密地接触,电路连通,灯亮因此,干簧管串联在电路中就成为一个由磁场控制的开关要点提炼1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具有电阻随温度灵敏变化的特性,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2干簧管是一种能感知磁场的敏感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就是一个由磁场控制的开关三、温度传感器问题设计如图3所示为电熨斗的构造,其中双金属片上层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大于下层金属图3(1)常温下,电熨斗的上、下触点应当是接触的还是分离的?当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将怎样起作用?(2)熨烫棉麻衣

4、物需要设定较高的温度,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较低的温度,这是如何利用调温旋钮来实现的?答案(1)常温时,电熨斗的上、下触点接触,这样电熨斗接通电源后能进行加热当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膨胀,因上层的热膨胀系数较大,故上层膨胀的厉害,双金属片向下弯曲,弯曲到一定程度后,两触点分离,电路断开,电热丝停止加热;当温度降低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重新接通电路加热(2)熨烫棉麻衣物需要设定较高的温度,也就是要求双金属片弯曲程度较大时,两触点分离,所以应使调温旋钮下旋反之,熨烫丝绸衣物需要设定较低的温度,应使调温旋钮上旋要点提炼1热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是由两种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不同金属片焊接或轧制成一体后组成它对温度

5、的感知表现为热双金属片的形变,可以用它控制电路的通断2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按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热敏电阻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1)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2)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如氧化锰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电阻减小3金属热电阻: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利用这一特性,金属丝也可以制作成温度传感器,称为热电阻4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都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金属热电阻的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但灵敏度较差四、光传感器1原理:有些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在电路中受到光照时,产生电流或电压,实现光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2应用:(1

6、)自动门和公共场所的非触摸式自动水龙头利用了红外光传感器(2)在环境监测、火灾报警等装置中通常利用光电式烟尘浓度计工作(3)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行业中较多地采用光电式转速表进行转数的测量一、对传感器的认识例1如图4是一种测定油箱油量多少或变化多少的装置图4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杆的一端(1)若把一只电压表接在c、d之间,当油箱中油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2)将电压表接在b、c之间,当油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解析(1)由题图可知当油箱内液面高度变化时,R的金属滑片将会移动,从而引起R两端电压的变化当

7、油量减少时,R的数值会增大,电路中的电流会减小,c、d间的电压会减小当把电压表接在c、d两点间,电压表示数减小时,表示油量在减少(2)把电压表接在b、c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油量减少时,R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答案(1)减小(2)增大二、对热敏电阻的认识及应用例2一热敏电阻在温度为80 时阻值很大,当温度达到100 时阻值就很小,今用一电阻丝给水加热,并配以热敏电阻以保持水温在80 到100 之间,可将电阻丝与热敏电阻并联,一并放入水中,如图5所示,图中R1为热敏电阻,R2为电阻丝,请简述其工作原理图5解析开始水温较低时,R1阻值较大,电阻丝R2对水进行加热;当水温达到1

8、00 左右时,R1阻值变得很小,R2被短路,将停止加热;当温度降低到80 时,R1阻值又变得很大,R2又开始加热,这样就可达到保温的效果答案见解析三、对光传感器的认识及应用例3如图6所示为光电式烟尘浓度计的原理图,试说明其工作原理图6解析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半透半反镜3,分成两束强度相等的光线一束光线直接到达光电转换电路7上,产生作为被测烟尘浓度的参比信号另一束光线经反射镜4穿过被测烟尘5到达光电转换电路6上,其中一部分光线被烟尘吸收或因散射而衰减,烟尘浓度越高,光线的衰减量越大,到达光电转换电路6的光就越弱两路光线分别转换成电压信号U1、U2,如果U1U2,说明被测的光路上没有烟尘;相反,如果

9、U1、U2相差较大,说明烟尘浓度较大,因此可用两者之比,算出被测烟尘的浓度答案见解析例4如图7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图7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R2中电流减小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解析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的路端电压减小,A项正确,D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R1两端电压增大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故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答案ABC1(对

10、传感器的认识)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D水银温度计是一种传感器答案B解析大多数传感器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些金属也可以制成传感器,如金属热电阻,故A错,B对;传感器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因此传感器感知的应该是“非电信号”,故C错;水银温度计能感受热学量,但不能把热学量转化为电学量,因此不是传感器,故D错2(对电容式传感器的认识)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各种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由于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离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

11、时就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又可推出另一物理量的值如图8所示是四种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种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8A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高度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D丁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速度答案D解析甲图角度变化能导致极板正对面积变化;乙图液面高度变化能导致极板正对面积变化;丙图压力F变化能导致极板间距变化;丁图中位置变化导致电介质变化所以,甲、乙、丙、丁分别是测角度、液面高度、压力、位移的传感器,故选D.3. (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如图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

12、阻,Rg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正常发光,由于环境改变(光照或温度),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则引起小灯泡变暗的原因可能是()图9A温度不变,光照增强B温度升高,光照不变C温度降低,光照增强D温度升高,光照减弱答案AC4(对光传感器的认识)烟雾散射火灾报警器使用的是()A光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C红外传感器 D超场波传感器答案A解析烟雾散射火灾报警器是烟雾进入报警器后,光被散射,照到报警器中的光传感器上,使电路接通,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A对,B、C、D错题组一对传感器的认识1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它可以()A将力学量(如形变量)转变成电学量B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C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13、D将电学量转变成力学量答案ABC解析传感器是将所感受到的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故选项A、B、C对,选项D错2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答案CD解析干簧管能感知磁场,是因为当两个簧片所处位置的磁场方向相同时,两个簧片被磁化而接通,所以是做开关来使用的,当磁场靠近或远离的时候,就会实现闭合或断开3. 如图1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成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有薄薄的金属

14、涂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涂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从而使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图1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C电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答案A解析振动膜前后振动,使振动膜上的金属涂层与金属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题组二对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4. 如图2所示是观察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现在把杯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关于欧姆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图2A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大,且变化非常明显B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小,且变化不明显C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非常明显D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不明显答案C解析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则读数变大,但不会非常明显,故A、B均错;如果R为热敏电阻,读数变化非常明显,故C对,D错5. 如图3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图3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答案C解析R2与灯泡L并联后再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2的阻值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