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56870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田的选择选择种子田时,必须首先考虑气候条件,其次要考虑土壤条件。应该选择开阔、通风、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力适中、灌排方便、杂草较少、不受畜禽危害和利于昆虫传粉的地块,种子田不同品种间隔距离应在 800 米以上。种子的选择播种所用种子必须具有较高的成熟度、饱满度和纯净度,生活力强,具有良好的发芽能力,真实可靠,无病虫害,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一级种子或原种。播种技术播种是苜蓿种子生产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具有较为严格的季节性。为了不误农时,保证苗全苗壮和种子的优质高产,必须认真把好这一关。苗床准备苜蓿种子小,顶土能力差,难出苗,播种前必须精细整地,保持土壤墒情,遇干旱应提前灌水

2、。播种时间紫花苜蓿属于长日照植物,我国北方气温较低,风大干旱,春播易失败。一般采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以 5 月7 月初为宜,过迟不利于苜蓿越冬。有灌溉条件的可春季播种。播种量用于种子生产的播种量比用于牧草生产的播种量要少。根据行距的不同,播种量不一致,一般播量为 6 千克75 千克每公顷。播种方法苜蓿种子田多采用条播,行距一般采用 65 厘米70 厘米。通常认为宽行播种比窄行的种子产量高,这样行距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通风,接受阳光,使植株生长粗壮,不易倒伏,并形成许多生殖枝,结实率提高。田间管理在苜蓿生长发育期间,合理管理,适时适量追肥与灌溉,保证良好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对于提高单位土地面

3、积的生殖枝数目,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种子产量和种子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间苗进行种子生产,要有合理的田间密度,仅控制好播量是不够的,还要间苗。苜蓿生长 10 厘米15 厘米时即可间苗,一般株距 30 厘米45 厘米,种子产量最高。施肥播种时施磷酸二铵每公顷 150 千克225 千克。现蕾期结合灌溉,追施磷酸二铵每公顷 45 千克75 千克、硫酸钾每公顷 45 千克和硼砂(硼化钠)每公顷10 千克20 千克。灌溉应结合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及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灌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分别于越冬前、返青后、现蕾期灌溉。去杂去劣在开花前及时去杂去劣,拔除异株。人工辅助

4、授粉苜蓿是异花授粉植物,其自交授粉率一般不超过 26,需要外力授粉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苜蓿授粉有人工辅助和昆虫传粉两种方式。人工辅助授粉是指没有昆虫或昆虫较少,和天气等状况不利于昆虫活动时,采用两个人拉一根绳子来回走动,靠外力振动将花瓣弹开,起到授粉的作用。蜜蜂、切叶蜂是苜蓿的主要昆虫授粉者,切叶蜂对紫花苜蓿花柱的打开和传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一次采花都能引起花的张开和异花传粉,一般每亩苜蓿种子田应配置 2000 只3000 只蜂,经授粉后的种子产量可提高 1 倍以上。病虫害防治应注意及时防治田间病虫害,可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也可二者兼用。种子的收获种子的收获收获时间 苜蓿一般开花延续

5、日数 40 天60 天,种子成熟不一致。当70%80荚果变成褐色时应及时收割。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种子时,一般在完熟期(90%以上荚果变成褐色时)进行收割。收获方法 可人工收割或机械收割。人工或机械割倒晾晒,当叶片水分下降 12%18时,用联合收割机捡拾或人工运回进行碾压、脱粒。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时,在收割前植株要进行干燥处理,喷洒干燥剂,3 天5 天后待叶片和荚果含水量降 15%20以下时,即可收割。种子入库前的准备干燥处理 由于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高,易受到生物和昆虫的危害,因此种子储藏前必须经过干燥处理,使种子含水量在安全含水量以下(12)。自然干燥是利用日光暴晒、通风、摊晒等方法降低种子含水量;机械干燥是指在潮湿地区和大规模生产单位可利用通风干燥法和加热干燥法。种子清选 刚收获的种子常夹杂有各种杂质(茎叶碎片、砂石、灰土等)及破碎、瘪小的种粒,为此需要对种子进行清选。种子清选的方式有表面特征筛选、风筛清选、比重清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