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6593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怀仁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怀仁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怀仁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怀仁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怀仁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怀仁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怀仁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341.5)1、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2、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3、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2、.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5、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俏商品并进行投资,这说

3、明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 经济全球化形成6、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 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7、明人宋应星说:(缙绅)稍有羡金,必牢藏,为终身与子孙之计。其在今日有钱闲著者,惟恐子息不生,耽耽访问故宦之家,子孙

4、产存而金尽者,与行商坐贾有能而可信者,终朝俵放,以冀子钱”。从中可以看出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缙绅借款无资格限制 C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D商业资本渐趋于活跃8、 下列对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9、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表明他十分关注A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B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建立联邦储蓄银

5、行 10、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生要原因是A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 B劳动力的增加带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C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 D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11、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计划指导,政府干预B调整农业,扭转危局C美元贬值,刺激出口D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12、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

6、:“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13、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和最迅速的办法。”“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

7、由。”“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A B C D14、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如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等都被撤销,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改革最鲜明的特征是A推进机构精简,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B优化市场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C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体制转轨 D加快产业升级,顺应科技革命浪潮15、从1979年到1992年,我国国家统配物资品种由256种减少到19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的商品由65种减少到15种;在工业生产中,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产

8、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5以上下降至10以内。这意味着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C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动摇 D私营工商业迅速发展16、1984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并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运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B改变分配方式C增强企业活力 D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7、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

9、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8、“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9、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

10、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的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不能得出A.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C.中国借鉴了市场径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0、20世纪初,上海出现了有轨电车。当时的上海人力车夫组织起来反对电车抢了他们的生意,并运来大量石子泥块,放入轨道槽中,以阻止电车通行,电车公司派人与人力车夫调解,又被打伤。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有

11、轨电车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 B.西方近代科技被国人逐步接受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 上海市民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21、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反映了其经济的走向。根据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l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C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美国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22、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

12、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梁23、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A 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B

13、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C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D原料匿乏,市场供应不足24、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1865年1894年增幅进出口总值12019. 728605. 9137.99进口值16003. 614605. 4143.28出口值6016. 114000. 5132. 72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25、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26、有学者评价我国的某个五年计划:它的实施,与对革命经验的采借有关。以群众运动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运作方式;在分配方面倡导恢复供给制。该五年计划A充分发动群众取得了巨大成绩 B采取合理分配制度推动任务完成C受“左”的干扰导致不良后果 D汲取革命经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7、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是 受官办近代企业刺激而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