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56499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山东师大附中2016级第六次学分认定考试 生物试卷(理科) 命题人:刘静 审核人:冀庆涛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题共40小

2、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中 B洗澡时耳中进水C氧气进入红细胞中 D病人点滴生理盐水2、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C.饮水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D.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循环受阻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B. 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

3、似于淋巴C. 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 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4、下列对酶、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等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A.控制酶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B.激素具有微量、高效、可重复使用的特点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突触后膜电位会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D.抗体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协作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

4、352547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若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6、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6.8pmol/L胰岛素1.75.0-20.0ml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 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C.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7、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 当处受

5、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 若剪断处,刺激处,则E仍能收缩D 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双向的8、下图细胞I、II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细胞细胞物质E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B 效应T细胞病原体抗体抗原 C 胰岛B细胞肝细胞胰岛素受体 D 传出神经传入神经神经递质受体9、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分别代表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寒冷刺激后,图中的含量增加先于和C.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高时,垂体可产生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10、关于免疫细胞

6、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B.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1、当人体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则人体的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1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其中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淋巴因子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重要成分。B.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

7、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可以通过抑制抗体产生来缓解。C. 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卫过度所致D. 溶菌酶、浆细胞分泌的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13、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 )A. 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 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能将各种激素定向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D下丘脑有体温

8、调节中枢,也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功能15、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16、右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1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

9、分化出T细胞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A. B. C. D.18、酒驾易引起交通事故,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分别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A大脑 脑干 小脑 B大脑大脑脑干C大脑下丘脑小脑 D大脑小脑脑干19、蒲公英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随机选取若干样方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目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为调查对象计算种群密度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A. B. C. D.20、下图表示人体注射该疫苗后,

10、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发育成熟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和mRNA,细胞2可以产生淋巴因子C.过程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在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5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4从而发挥重要作用21、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M、N、P和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 )A.a、b、c、dB.a、c、d、bC.b、c、a、dD.b、d、c、d2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 成熟茎韧

11、皮部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进行横向运输23、由燕麦实验得知,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 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向光一面B. 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 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部分D. 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 、尖端下面部分24、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 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B.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C. 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

12、株增高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25、调查某地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2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田鼠40只,将捕获的鼠标记后,在原地放生,数月后,在原地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为8只,则该地调查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大约为()A. 40只 B. 320只C. 180只D. 288只26、右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C.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

13、控制特征,进而影响种群数量2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B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28、发生雾霾天气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较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29、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30、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A. B. C. D.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