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64085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 (一)如果道德约束仅出于“种瓜得瓜”的功利心,其力量也必定是短暂的。在社会这个大 车轮上 ,你推助一把之后,也许根本感受不到那极微的前进,是否因为感受不到前进就再不援手呢 ?人的成熟有三个层次:童年的畏惧心、青年的好胜心和成年后的知耻之心。道德的成熟同样留下这样的年轮。高踞在理性巅峰的,正是知耻。所以,当我们对惩戒、对轮回报应已毫无恐惧的时候,是一种坚定的荣辱标准,支持着我们去维护和恪守道德。十七八年前,生逢乱世的诗人曾无奈地感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社会从混沌到有序,当鸡鸣狗盗的小伎俩在秩序化的社会生活中找不到可乘之隙

2、 ,当那张过期的通行证处处碰壁的时候,就再不会有这样的喟叹。真希望有一天,没有人对这样的感慨生发共鸣,也没有人有兴趣传播,让它真正成为混沌世界的一条墓志铭,永不流传。1、“种瓜得瓜”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4分)2、划线语句中的“它”指代:(2分)3、“墓志铭”一词在句中的实际意思是:(2分)A.混沌世界中走俏的伎俩B.混沌世界中的卑鄙时尚C.混沌世界永远终止的标志D.混沌世界中唯一值得称道的(二)梁实秋写过一篇散文寒梅着花未,涉及到文艺的批评方法、诗的艺术特质和诗人气质这些重大的理论课题,倘若写成理论专著,他自会旁征博引有理有据纵横驰骋,以充分阐释他的诗学见解和美学观点。可是在一篇千字散文

3、中完成这种命意,是十分困难的,不仅需要容量的浓缩,而且需要在散文文体允许的限度之内,以散文的笔致完成理论观点的传达,自然需要散文的大手笔和理论大家共聚一身的禀赋了。这篇文章先援引了刘延涛先生有关王维的一段议论,引文指出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批评王维“对于民生漠不关心”,论据是王维的五言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见了乡人,不问民生的疾苦,不问亲友的状况,只关心窗前的梅花,可知这派诗人,除了他个人以外,对于现实社会,是完全闭着眼了”。梁实秋以率直明彻的文风,首先表明同意刘延涛的见解刘大杰对王维“实在责备太过”,他继而指出这是由于文艺批评“堕入了一般庸俗的邪见

4、”“以为凡是文学作品皆千篇一律的反映民间疾苦,否则便是无视于现实社会。”紧接着他明确立论:“殊不知文学范围很广,社会现象复杂,文学创作不能限于某一单独题材。我们评论作家,也不应该单凭一首小诗来论定作者全部的性格。”在这篇短文中,梁实秋简述了王维的生平和际遇,并指出他写此诗时,大约是开元盛世,很难要求他询问“来日朱门前,有无冻死骨”之类的话。语言在平静中含激越,于恬适中显泼辣。他又结合王维的诗,谈到诗的艺术性质:“诗不比散文,要特别讲究情趣格调。四友斋丛话说五言绝句当以王右丞为绝唱,评价实在很高。五言绝句,局面很小,容不下波澜壮阔的思潮,只好拈一星半点灵机隽语,既不可失之凝滞,亦不可过于庄严。像

5、王维这首杂诗,温柔潇洒,恰如其分,不愧为绝唱。凡是有过离乡羁旅经验的人,谁不惦念其家园中的一草一木,人情所系,千古无殊。”这确是以平朴笔墨阐释了诗的艺术真谛。4、“这种命意”具体所指的内容是:(4分)(不超过16字)5、本文标题为诗坛早有梅花误,题中“误”的意思是:(4分) (不超过20字)(三)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列夹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手笔!但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

6、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作家的绘画,只被当做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这实在有些不公平!6、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生命气息的载体心灵欲望的载体(四)漂流,便是隔着一面薄薄的竹筏和溪水结伴同行。竹筏是用数根碗口粗的毛竹绑就的。造筏用的毛竹,是一例削去青皮的裸竹,据说这样做既可以减轻竹筏自身的重量,还可以防裂。毛竹两端则用炭火

7、烤弯,形成高昂的船头和微翘的船尾。一面竹筏可乘坐三位游人,由一名艄公以竹篙掌控方向和速度。竹筏刚放下水,浪花便簇拥而来,看来它们已是老朋友了。一路上,不论穿岩过滩,溪水只是轻轻地咬啮着竹筏,好像有说不完的亲热话。不像武夷的九曲溪,更不似桂林的漓江,上青溪两岸没看太多的风景。其实,对于漂流而言,过多的风景,也许是一种精神负担,免不了让人牵肠挂肚的,而漂流追求的则是一种无羁绊的自由自在。作为城市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在极其狭窄的时间和空间里讨生活,心灵之累,如坠重铅。而在上青溪漂流,感受最强烈的也许就是这一点。一坐上竹筏,就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了狭窄和窘迫的感觉。那当是一种心灵的放

8、生。7、请简要说说第4段中“心灵的放生”的意思。(4分)(五)逃离 郭静娟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地点缀着写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

9、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的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水长。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英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看无助。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本能的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

10、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想起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世俗,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

11、,仿佛遗世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旷世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了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以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8、第3段说“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什么?(4分)答:9、如何理解下边文字在文中所蕴含的深意。(4分)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

12、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答:10、本文从“一棵树”生发联想,作者从眼前这棵树感悟到了什么?(5分)答:参考答案1、遵守多少道德约束便会得到多少报偿。2、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3、C4、充分阐释他的诗学见解和美学观点。 5、诗界长期以来在诗批评上存在着误解和偏见。(意思对即可)6、生命气息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生活用品。心灵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内心理想、信念、追求的艺术作品。7心灵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没有了狭窄和窘迫的感觉,摆脱了束缚,从如坠重铅的负累中走出来,体验到无羁绊的自由自在。8、这里的“生活”指的是丰富多彩(大千世界的)社会生活。9、这一句既写出了这棵树在自然景物的映衬下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美,同时还隐含着一种生活哲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像一棵树,周围的社会就像“多变的背景音乐”,我们的生活也随之丰富多彩。(答前半部分得1分,答后半部分得全分)10、(1)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2)生活就像海洋,我们是海洋中的一滴水,无处可逃,应认清自己的位置,展现自己的存在。(3)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应正视自己的存在。热爱生活,发掘自己生活中的“美”。(只答(1)得4 分,只答(2)得4分,答(3)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