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56316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届高三1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处我国西北的银川市贺兰县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2016年以来

2、,贺兰县运用“互联网+”思维,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协议,通过互联网渠道,将其农产品卖至全球。目前贺兰县已成为集珍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一体的西部百强县,吸引着大量村民返乡就业和创业。据材料完成1-3题。 1. 大量村民返乡创业使贺兰县A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B提高了贺兰县的服务范围和城市等级C人口合理容量降低 D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2. 贺兰县“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对其农业生产条件改变最大的是A科学技术 B交通运输状况 C市场范围 D劳动力价格3. 贺兰县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可重点发展的工业生产为A技术导向型工业 B原料导向型工业C市场导向型工业 D资

3、金密集型工业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读图完成4-6题。4. 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 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B. 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5. 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持续较低 B. 放开二胎C. 人口迁入 D. 城市化水平提高6. 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B.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C. 促进

4、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出发,向南经甘肃、陇南,沿川陕边界进入四川,然后到达重庆,沿途可看到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沿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7. 从兰州到重庆,穿越秦岭时,可以明显感受到南北两侧自然植被类型的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8. 兰渝铁路建设中主要克服的困难和障碍有 跨越长江、黄河水系,翻越秦岭,地质灾害多 重庆境内地下水渗漏严重,溶洞较多风沙威胁,需铺设草方格沙障 冻土广布,需采用先进的热棒技术A B C D9. 兰渝铁路修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完善了我国路网,

5、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快速的通道 有利于开发沿线各种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快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带动了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西部地区同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联系A B C D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如: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而霜降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天气渐冷,黄河流域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的麦类播种已完成。结合材料,完成10-11题。 10. 我国东北地区的实际物候状况A比惊蛰提前、比霜降错后

6、 B比惊蛰错后、比霜降提前C比惊蛰错后、比霜降错后 D比惊蛰提前、比霜降提前11. 谚语“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常用于表示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A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B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C冬季风增强,冷空气不断南下,带来多次降温D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保证粮食安全,首先必须保证粮食种子

7、安全。在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背景下,加强玉米制种基地的建设,成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材料二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县具有玉米种子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公斤以上,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能满足我国近2亿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基地。2012年,张掖县玉米制种总产值超过2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该市汇聚了全国大大小小将近70家制种企业,包括美国先锋、美国孟山都、法国马格兰等世界排名前五位的种业巨头的分公司

8、,每年的总产值达到374亿元。材料三左下图为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分布,右下图为2013年我国不同地区玉米制种面积比例示意图。(1)近年来,黑河下游5月前后时常断流,试简要分析原因。(6分)(2)简要分析张掖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10分)(3)有观点认为,张掖县发展杂交玉米种子繁育优势明显,应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也有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请阐述你对上述观点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其附近也是我国生态

9、环境的过渡带。右图为胡焕庸线位置图。 材料二 2013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有关专家到北京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进行座谈。围绕“胡焕庸线”,李总理在座谈会上提出了“该不该破?能不能破?如何破?”三个问题我们称之为“总理三问”。“总理三问”关注的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在人口分布、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 2014年11月,李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再次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之间。(1)描述生态环境过渡带的分布特点。(6分) (2)试分析生态环境过渡带北段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8分)(3)说出“总理三问”中,“胡焕庸线”突破的难点有哪些。(10分)43.(10分)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材料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试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成因及对北极地区动植物的影响。【全国百强校首发】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届高三1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CBDA 611 ADCDBC36.(1)春末夏初该地雨季未到,雨水补给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正值农作物生长期,上中游地区农业引水灌溉用水量大。(6分)(2)张掖县夏季气温高,积温最大;光照强,日

11、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种子产量高;夏季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种子收获后的10月份,降水少,晴天多,地表温度高,利于晾晒和脱水;海拔高,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种子病虫害少且利于贮藏;绿洲面积广,地形平坦。(任答5点得10分)(3)赞成。张掖县发展制种业自然条件优势明显。(2分)扩大制种业生产规模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精准扶贫。(任答一点得2分)不赞成。张掖县气候干早,水源缺乏,(2分)大规模种植会加剧环境恶化,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地荒漠化。(任答一点得2分)(只表明态度没有阐述理由不给分)37.(1)该过渡带大体上呈西南东北走向;大体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连

12、接线;北段与400mm等降水量线)重合;东北段和中段较宽,北京西侧和西南段较窄。(6分)(2)该线北段大体与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重合,地形坡度大;该线大体与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重合,降水变率大;该线大体与林地与草地的分界线重合,植被密度变化大;该线大体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重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该线大体与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重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所以极易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答对任意四点得8分)(3)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水资源较少(短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地域开放程度较低(交通不便),与其他地域的联系差。(10分)43.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海冰消融,海面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下降,北极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更明显。(4分)对植物的影响:极地气温上升,植物的生长期(无霜期)变长、植物更茂盛;北半球的自然带北移,灌木(针叶林)面积变大,苔原带面积变小。(4分)对动物的影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部分动物和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缺少食物及生活场所,生存艰难,数量减少。总之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一点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