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56167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B C D2.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

2、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科举制4.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5. 学者罗志田在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中说:“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借的

3、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骋就像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所表述的那样,雪岭千秋浩浩茫茫,却依然需要一扇窗户以为其范围,否则便不成图景;反过来说,虽尺寸之窗,而千仞之心,四时之雪尽纳其间,可供挥洒的天地,也不可谓不大。”其主要观点是( ) A 历史想象必须依托历史事实 B 历史过程离不开历史想象C 历史事实必须经由历史想象展现 D 历史想象和历史事实可纵横联系6. 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白人则怀着三种动机到中国:作战,赚钱,使中国人皈依我们的宗教。”近代史上,“白人”依照“条约”实现第三种动机最早始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

4、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7.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应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C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 D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8.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尼克松

5、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A B C D9. 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这实质上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 A盲目排外 B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C反对生活西化 D主张实施平均主义10. 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6、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11.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12. 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在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同一场会议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不可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这一规定A在梭伦执政期间率先实行 B铲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C体现了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D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1

7、3.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14.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这样描述处死查理一世时的场景: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国家的象征

8、B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C守法国王受到英国人敬重 D任何一位英国国王都会受到国人尊敬15.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番话:“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这说明富兰克林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16.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

9、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17. 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 杰弗逊说:“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B.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C. 一个政客说:“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D. 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两党制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18. 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

10、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19. 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20.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1.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

11、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们也可以修订。”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A法律至上 B以人为本 C人人平等 D天赋人权22.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 “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A美苏核军备竞赛 B越南战争C冷战 D不结盟运动23.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

12、,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24. 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25. 美国学者扎卡利亚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

13、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秩序。第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他者的崛起”。关于第三次权力转移对国际秩序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B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直接导致人口爆炸、恐怖主义等严重社会问题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2.请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50分。)26. (17分)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如何打破了“部落政治”?(2分)试举一列汉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打破贵族政治的局面?(2分)试列举古代雅典和罗马打破贵族专权的事例各一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