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考试提纲(中图版).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6559973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考试提纲(中图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考试提纲(中图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考试提纲(中图版).pdf(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 共 14页 高中地理 必修1 2 3 中图版 复习提纲 必修 1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 1 宇宙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和星云 2 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 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200 亿光年 3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类地行星 木星 土星 巨行星 天王星 和海王星 远日行星 其中 小行星带 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绕日公转共同特征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4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其特殊性 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存在着高

2、智慧生物的天体 存在生命原因是 外部条件 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 液体水 可供呼吸的大气 课标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1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能量来源 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4 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 并放出大量能量 特点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 青藏高原区 西北内陆 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 四川盆地 典型城市成都 意义 维持地表温度 地球上大气运动 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2 太阳活动主要标志

3、黑子 光球层 太阳活动 强弱的标志 耀斑 色球层 太阳活动 最激烈 的显示 伴随发生 周期11年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黑子 影响降水量 耀斑 扰乱地球 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 干扰地球磁场 发生磁暴 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课标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 1 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 23时 56分 4 秒 除 两极点外 都是 15 小时 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 规律 近日点 1 月初 较快 远日点 7 月初 较慢 2 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 由黑夜进入白天的

4、是晨线 白天入黑夜的是混线 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 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 度 3 时间计算 东加西减 加减 地方时 经度每相差1 度 时间相差4min 东加西减 时区 为了统一标准 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 划分为一个时区 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 区时 各时区的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1 小时 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 是东八区的区时 120 0 E的地方时 伦敦所在时区 0 时区 中时区 4 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南半球左偏 北半球右偏 5 黄赤交角为23 26 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自转或

5、公转 运动 7 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 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 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 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南半球正 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 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 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北半球正 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赤道地区正午太 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 值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全球昼夜等长 出现极昼范围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全球昼夜等长 8 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6、角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反向与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关系 时间太阳直射点方向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北半球南半球 12 月 22 日至次年 6 月 22 日 向北移动 昼渐长 夜渐短 6 月 22 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 夜最短 昼渐短 夜渐长 6 月 22 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 夜最长 6 月 22 日至 12 月 22 日 向南移动 昼渐短 夜渐长 12 月 22 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 夜最长 昼渐长 夜渐短 12 月 22 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 夜最短 3 月 21 日 9 月 23 日 全球昼夜平分 课标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外部圈层 位于地表以上 包括大气圈 水圈 生

7、物圈 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位于地表以下 包括地壳 地幔 地核 岩石圈结构 地壳全部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课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如右图 2 所示 冷却凝固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融再生 岩浆岩 由于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或停留在地壳中冷凝成岩浆岩 内力作用 沉积岩 露出地表的岩石经过外力作用 风化 侵蚀使其成碎屑 搬运到较低区域沉 积压实 固结成岩 形成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岩 岩石在地下高温高压经变质作用成变质岩 内力作用 节气时间 前后 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 春分3 月 21 日赤道向北 夏至6 月 22 日北回归线向南 秋分9 月 23 日赤道

8、向南 冬至12 月 22 日南回归线向北 春分 3 月 21 日 秋分 9 月 23日 0 23 26 N 23 26 S 夏至 6 月 22 日 冬至 12 月 22 日 第2页 共 14页 课标 结合实例 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见图3 引起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量包括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和来自太阳的外力 我们统称为地质作用 内力和外力是一对 矛盾 内力形成高生低谷 而外力削低高山填平低谷 二者总是同时作用 褶皱 形成的地貌是高山 谷地 绝大部分山脉是褶皱山脉 地堑 地貌常呈 狭长的凹陷地带如 渭河平原 东非大裂谷 地垒 地貌形成 块状山地如 华山

9、庐山 风力和流水的侵蚀 沉积形成的主要地貌形态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 风蚀沟谷 戈壁 裸岩荒漠 风力沉积 沙丘 沙垄 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使沟谷加宽加深 瀑布 峡谷 科斯特地貌 流水沉积 山前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课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 1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 直接的热源 2 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 现象成因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 地面散失热量少 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可增强大气逆辐射

10、提高地面温度 晚秋或寒秋 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 及 十雾九晴 晴朗夜晚 大气逆辐射低 气温低 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吸收作用 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3 大气运动 4 热力环流 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垂直方向规律 受热的地方垂直 运动 高空 近地面或高空 形成高压 受冷的地方水平 运动 近地面 近地面或高空 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规律 在同一水平面上 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5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风向 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 是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最终与

11、等压线斜交 风向北 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课标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说出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 大气环流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路分布之间的水分和热量得到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2 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 注 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 大致是夏季 7 月 北移 冬季 1 月 南移 3 夏季 大陆增温比海洋快 大陆上形成热低压 切割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 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大陆上形成冷高压 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 分别写出名称 7 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 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1

12、 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 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4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范围 我国东部 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 风向 冬季西北风 夏季东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 范围 印度地区 我国的西南地区 风向 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5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分布成因性质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 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 暖空气稳定上 升 热低压 湿热 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 30 度附近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向南北流去 受地转偏 向力影响发生偏转 在 30 度附近上空积聚被迫 下沉而成 暖高压 干热 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 60 度附

13、近南北两股气流相遇 暖空气上升而成冷低压 湿冷 极地高气压带两极地区 气温低 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积聚在低空 形 成高压区 冷高压 干冷 风带 分布风向 成因性质 纬度位置气压带之间北半球南半球 低纬信 风带 南北纬 30 与 赤道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北风东南风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 道低气压带的风 受地偏力 的影响偏转而成 干热 中纬西 风带 南北纬 30 60 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南风西北风 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 极地低气压带的风 受地偏 力的影响偏转而成 温热 极地东 风带 南北纬 60 90 之间 极地高气压带 副 极地低气压带 东北风东南风 极

14、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在低 空向低纬度地区运行 受地 偏力影响偏转为偏东风 干冷 第3页 共 14页 课标 运用简易天气图 简要分析峰面 低压 气旋 高压 反气旋 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3 1 锋面 锋 面 概念图示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实例 冷 锋 冷气团主动向 暖气团进攻 单 一 暖 气 团控制 温 暖晴朗 暖 气 团 被 冷 气团抬升 常 出现阴天 下 雨 刮风 降 温天气 冷 气 团 替 代 了 原 来 暖 气 团 的 位 置 气 压 升 高 气温骤降 天气转晴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 北方夏季的暴雨 冬春季节的大风 沙暴 寒潮 暖 锋 暖气团主动向 冷气团进攻 单 一 冷 气 团控制 低 温晴朗 连续

15、性降雨 降 水 在 锋 前 前 后 气压下降 气温 上 升 天 气 转 晴 一场春雨一场暖 准 静 止 峰 冷 暖 气 团实 力 相当 单 一 气 团 控制 天气 晴朗 降水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 阴雨连绵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2 气压系统 中心气压垂直方向水平运动方向天气状况 气旋低气压上升北逆南顺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气压下降北顺南逆天气晴朗 课标 运用示意图 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 1 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 组成内陆循环的各环节蒸发 植物蒸腾 凝结 降水 4 个 组成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蒸发 凝结 水气输送 降

16、水 下渗 径流 地表 地下 6 个 组成海上内循环的是蒸发 凝结 降水 3 个 台风登陆属水气输送环节 江河入海属径流环节 它们都属于海陆间循环 塔里木河只参与内陆循环 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各圈层 进行水分的联系 同时进行物质迁徙能量交换 使自然地理过程延续 使人类赖 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并能持续利用 水循环还能塑造地表形态 课标 运用地图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大渔场的成因 北海渔场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 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 秘鲁海区冷海水上泛 课标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 不同的气候特点 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不同 进而形成不同地表形态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流水作用弱 而风 力作用 风力侵蚀 搬运 沉积作用 强 地表形态 蘑菇岩 风蚀城堡 沙丘 戈壁等湿润地区 流水作用 流 水侵蚀 搬运 沉积作用 强 地表形态 V 型谷 河谷 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等 2 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 若河水的来源主要是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