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2.山水类文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5890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2.山水类文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2.山水类文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2.山水类文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2.山水类文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2.山水类文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2.山水类文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 暑期阅读计划之文言文阅读12.山水类文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袁家渴记 柳宗元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母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音若“衣褐”之“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 水石。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 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飏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2、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阅读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舟行若穷 穷:全、都B.类合欢而蔓生 类:类似C.余得之不敢专也 专:独D.故以名焉 名:取名、命名2.下面直接表现袁家渴景色优美的一组是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 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 水石 山皆美石,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A. B.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以钴母潭、西山为陪衬,突出袁

3、家渴是永中幽丽奇丽的地方之一。B.第二段写“渴”,既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渴”的基本概况,又为下文精彩的描写作了准备。C.第三段先记叙山石、岩洞,各种树木花草,然后借助“风”突出了景物的动感,给人以奇光异彩之感。D.本文主要写了袁家渴的高洁、奇伟、清丽幽雅,表达了对袁家渴无人了解,长久地被遗弃,连当地人都“未尝游”的遗憾。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母潭(2)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3)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知识链接】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4、永州,今湖南零陵,在唐时还是一个未经多少开发的地区,僻远荒凉。州司马只是安置流放官员的一种名义上的职务。柳宗元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革新家,在这样的处境里,还要时刻担心受更重的迫害,其心情之抑郁苦闷可以想见。可以说,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寂郁愤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这穷蹙的十年,居然真正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就在这种环境下,就在这种心情下,柳宗元的郁郁才思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发言为文,莫不悲恻动人,他的寓言、山水游记以及记叙文都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段太尉逸事状这些都代表着柳宗元的最高成就。游东林山

5、水记王 质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圜贵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末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 ,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濛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

6、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曲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荧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肃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嘹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

7、也。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阅读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俨立门左右 俨:严肃的样子B.循渠而出 循:沿着C.复引舟入荷花 引:率领D.隶而从者 从:跟随2.下列全是描写东林水景的一项是锐者如簪,缺者如 支离,经纬参错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地也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风起水面,细生鳞甲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A. B.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

8、傍晚步行观赏到的东林山水的景象,既写了群山各异的山势山形,又多层次写了水的景象。B.第二段写舟游中的水景,重点写了荷花的静态美,突出荷花的色、味、形,同时兼写“风”使荷花变化之美。C.文中有全景的鸟瞰,也有细景的勾描。重点是细景的描写,反复濡染,详尽描述,掩映多姿。D.文章描写景物的词句多用四字,显得灵动而不板滞,堪称是景中有情、秀丽多彩的山水画卷。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2)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知识链接】东林,山名,在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郊区)西南五十里,又叫贝锦山。它突兀在溪泊之中,山峰十分秀丽,上面还有佛寺,宋代沈东老曾在这里

9、隐居过。王质:南宋诗人,字景文,号雪山。他博通经史,文思敏捷,曾与九江王阮齐名,并受到著名词人张孝祥的赏识。著有雪山集林泉结契等。松风阁记(二)刘 基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 蜿蜒, 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篪,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

10、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阅读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得备悉其变态 悉:全部B.莫可名状 名:说出C.但闻波涛声彻昼夜 但:只D.予以问上人 以:认为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简要交待松风阁的位置和再次游览的情景。缓缓写来,文字省净而亲切。B.第二段集中笔墨写松树,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松树的姿态之美和松树中风的声音变化。C.最后一段,通过与方舟上人的对话,探求所见所闻的美感缘由和松风阁命名的由来。

11、D.这篇文章虽题为松风阁,但作者刻意摹写的是松而不是阁,写出的松风快人耳目,也就自然地揭示出建阁的用意和阁名的由来。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2)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3)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知识链接】刘基:明初大臣,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世之学,尤精于天文及兵法,诗文俱有名。松风阁,今浙江绍兴稽山金鸡峰下。活水源,今浙江绍兴稽山灵峰下。六尘:佛经以声、色、香、味、触、法为六尘。六尘与六根耳、目、鼻、舌、身、意相接而产生的种种欲望,导致种种烦恼,谓之六根不净。故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佛教以为一切色法(现象)皆空幻不实

12、,故所见闻皆为虚妄。参考答案:袁家渴记:1.A(穷:走到尽头。)2.D(是间接描写。只是交待其地理状况,不是描写美景。)3.D(本文主要是借袁家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同情,也寄托了自己悲痛的身世之感。)4.(1)从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远,山水风景较好的有五处,风景最好的是钴母潭(2)常常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吹动大树,轻柔着小草,红花绿草五彩缤纷,令人惊骇(3)风景大多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全部描述出来游东林山水记:1.C(引:拉、牵,这里是乘船的意思。)2.D(是写山。写松树。写歌声。)3.B(重点写了荷花的动态美,兼及荷花的色、味、形,通过写“风”突出荷花的变化之美。)4.(1)风从两岸吹来,红花随风散开,绿叶随风倒下,它们随风摇摆,美丽极了(2)三个人虽然是世代富有的家族,都长年忧虑担心,我也在他乡停留松风阁记(二):1.D(以:用、把。)2.B(主要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3.(1)我今年春天刚到那里,留下来住了两宿,都恰好碰到雨天(2)树影落在檐角瓦棱之间,(金黄的瓦、翠绿的松)编织成美丽的花纹,金壁辉煌,观看的人眼睛为之一亮(3)既然这样,那么和尚却用这而给这个阁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