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后素能精练: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543134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后素能精练: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后素能精练: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后素能精练: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后素能精练: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后素能精练: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后素能精练: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课后素能精练: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40分钟满分:47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拜送书于庭召有司案图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乃使其从者衣褐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A BC D答案C解析“不”通“否”;“庭”通“廷”,朝廷;“案”通“按”,审察、察看;“缪”通“穆”;“孰”通“熟”,仔细。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愿:同意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驽:愚劣D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遇:会见,见面答案A解析A“愿”的意思是“希望”。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

2、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答案D解析A项,两个“以”均为介词,表凭借;B项,两个“以为”均是复音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认为”;C项,两个“以”均为连词,表目的;D项,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中的“以”是介词,表原因。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于是相如前进缶 B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C请指示王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答案B解析B“恐惧”古今意义都是“惊慌害怕”。A.前进:古义指走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行动或发展。C.指示:古义是指给看。今义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D.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

3、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一项是(3分)()A完璧归赵 B大王必欲急臣C且庸人尚羞之 D秦王恐其破璧答案C解析C项为意动用法,A、B、D三项为使动用法。6对下列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君何以知燕王 而君幸于赵王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会于西河外渑池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A/ B/C/ D/答案D解析是判断句,是被动句,是宾语前置句,是状语后置句,是定语后置句。二、类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

4、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

5、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廉颇在魏

6、,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距:抵抗,抵御B奢不能难 难:驳难,反驳C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 奉:侍奉D阴使人迎之 阴:暗地里,私下里答案C解析奉:捧。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B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

7、勿遣C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D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答案B解析本题需在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断句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断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再反复斟酌断开较难断的句子。“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意为“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父子异心愿王勿遣”,句子的意思是“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应

8、在“异心”后断开。故排除D项,选B项。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于是秦就使用反间计,唆使赵王以赵括为将,赵王中计,并以赵括来代替廉颇。B赵王起用赵括为将时,遭到蔺相如、赵括母亲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多次劝谏均于事无补。C廉颇因为生气乐乘代替了他的位置,把乐乘打跑了。廉颇也逃奔到魏国的大梁,但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D廉颇最后做了楚国的将军,但因为年龄大了,最终没有任何军功。答案D解析“因为年龄大了,最终没有任何军功”于文无据,文中最后只是说“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并未说明由于年龄大了,而没有任何军功

9、。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5分)译文: (2)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5分)译文: 答案(1)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2)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重用。解析关键点:(1)将:让做将军;即已:就算了;破:打败;(2)饭:吃饭;被:同“披”,穿戴;示:表示。翻译时,不要丢落信息,语句须通顺。参考译文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

10、),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得很厉害,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不肯应战。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忌讳的,就只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于是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住调弦的短木再去弹瑟那样不知道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籍,却不懂得灵活应变(随机应变)。”赵王没有听从,还是命赵括做了大将。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也不能驳倒(

11、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军。”赵王说:“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别人)的有几十次,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分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从(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

12、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到魏国的大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因为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

13、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为了这件事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着铁甲骑上马,来表示自己还可以被重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但还能吃很多饭,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再征召他。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三、语言运用(10分)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

14、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 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答: 答案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不但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或才能被人们所接受)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空,前面说“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真实的历史”,横线后面又说“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可知中间应该是对前文的转折,用“但”字,“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是“真实的历史”。故第空应填“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第空,根据后面“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可知,横线上应有关联词“不但”,根据横线前面“戏弄历史的作品”可知,填写内容为“对历史的不尊重”。故第空应填“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第空,根据横线前后的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可知句式也应是“才能”,而根据横线后“立之当世,传之后人”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