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543115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袁枚在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安排文章结构,最忌平铺直叙。文章在情节的展开和场面的刻画上有些变化,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而这种一波三折、曲折多姿、引人入胜的写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波澜”。【技法点拨】 1悬念法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在写复杂记叙文时恰当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能够造成读者某种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冲动,增强文章内容的感染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如鲁迅的祝福就把祥林嫂之死放在开头,引起读者对祥林嫂一生强烈的关注。再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反复渲染了“我

2、”家庭生活的拮据,“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就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的这句话,就成了悬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的疑问,这个于勒是何许人也,他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我们,使我们产生一种急于读下去的强烈的愿望。2对比法叙事时,如果设置一个“对立面”,就会使叙述曲折得多,对于所要表现的主旨也能起到更突出的表现作用。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作文:“我”在放学路上碰到了一件需要救助的事,可是自己没有挺身而出,这时,另一位同学毫不犹豫地出力相助,这位同学的行为引起

3、了自己的反思和内疚。这时采用的便是“对比映衬”写法。如果不用“我”来构成“对立面”,而直接写那位同学做的事,也不是不行,但不如这样写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更为鲜明,对于叙事来说,也更容易形成“波澜”。如优秀作文角色转换之间片段:等儿子等得有点无聊,他就盯着枣树看,想着事儿。上个星期,校长亲自登门,送来两条中华烟,搞得受宠若惊的老王有点糊涂。原来校长的意思是让离退休还有五年的老王提前退休,保证养老金一点不少,老王想着办公室里的那几个年轻后生,再想想自己年衰的样儿,有点动摇,但还是说考虑考虑。老王抽着烟,还在出神那会儿,儿子已经到了枣树下。“爸,”儿子轻唤,“想什么呢?”老王回过神来,看到儿子,连皱纹都

4、笑弯了,说:“回来了?回来就好,快,回家。”然后打量了儿子一下,看到他西装革履的,说:“儿子,去年那儿应聘的公司看来对你不错啊,待遇很高吧!”老王拍拍他的肩,无限感慨地说,“想当年你个毛头小子还在这枣树下光着屁股跟人打枣吃,打完枣还强要不少,那时候我就教育你要多忍让,凡事要谦虚。”谁知儿子听后,大大地摇头:“爸,这玩意儿,现在不管用了,如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玩命地和你抢钱啊,就拿我去年应聘的这家公司说吧,人家拿到我们近六百人的简历,随机就扔了一半,还说:我们不要运气不好的人。我算运气好了,还在那三百人里面。应聘有五个职位,前四个都被抢走了,而最后一个也有近百人去抢,我是硬着头皮去面试的,因为

5、那职位是销售,专业不对口,还有我没有那方面的能力啊。去面试时,那考官是百般刁难啊,我胡吹一气后还真让我进入决赛了。最后剩下我们三个人,那主考官,是很威严的那种,站起身,眼睛盯着另一个人,那人哆哆嗦嗦地不敢说话,只听考官吼了句:你们有自信赢得这个职务吗?第一个就直接晕过去了。我身边那个只能冒着冷汗,支支吾吾:我我”“那你咋的了?”老王也很紧张。“我当时一咬牙,就吼得比考官还响:有!结果考官愣住了,最后也录取了我。现在竞争激烈了,凡事可不能让了。”说完,老王开始迷糊,而儿子已经走进了家门。点评:在老王的思想深处,凡事要多忍让、谦虚,他一向以这样的思想教育儿子。谁知儿子见过世面之后,思想观念发生了根

6、本性的转变,立刻反驳老王的话,认为“现在竞争激烈了,凡事可不能让了”。父亲与儿子两种观念的鲜明对比,令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3张弛法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无论是鸿篇巨著,还是短篇杰作,那富有起伏的情节,时而骇浪滔天,时而风平浪静,令读者时而凝神屏息,时而舒眉吐气,始终牢牢地扣住读者的心弦。其重要原因就是作者们善于安排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使紧张部分和平缓部分有机交叉,做到有张有弛,欲张故弛,张弛有度。如,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中,夏洛克磨刀霍霍,正准备割安东尼奥的肉时,鲍西亚突然一声喝道:“且慢!”而后便做出了割肉不得流血,否则土地财产全部充公的判决。夏洛克只得后退一步,只求退款了事。但鲍西

7、亚接着又喝道:“别忙!”于是重申必须照约处罚,如割肉时差了“一丝一毫”,非得抵命、财产全部充公不可。夏洛克只好乞求不打这场官司。可是,鲍西亚又一声喝道:“等一等。”然后指出夏洛克已犯有谋害公民罪,必须照前述判决,逼得夏洛克号叫起来:“要了我的命。”这里,“且慢”“别忙”“等一等”,形成了三次停顿,使剧情时断时续,曲折多姿,妙趣横生。4抑扬法所谓“抑扬”,就是作者明明要“扬”(即歌颂)某个人或某件事,却故意先“抑”(即贬斥)一番。反之,若要“抑”(即贬斥)某个人或某件事,则先“扬”(即歌颂)一番。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进行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达到形成“波澜”的目的。此

8、法常见的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两种,“抑”或“扬”便是蓄势,便是兴波起浪。如:荔枝蜜开篇写儿时被蜜蜂蜇过,对蜜蜂“总不大喜欢”,这是抑笔。后来写吃蜜动情,去参观养蜂大厦赞美蜜蜂,这是一“扬”,结尾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这是感情的升华,又是一“扬”。这样巧用曲笔,层层铺垫,文章便跌宕生姿了。如高考优秀作文黯淡过后是辉煌:那年中考结束后,我和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从四川到云南,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我收获颇丰。现在,每当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照耀着大地时,我便会想起玉龙雪山,想起那些令人难忘的灿烂的阳光。从丽江古城乘车出发时,天刚刚亮,我上车时看了看天空,一片片厚重的乌云立即在我的心里投下了阴影。这鬼天气,怎

9、么出游呀!两个小时的车程中,我一直比较郁闷。到了玉龙雪山脚下,我抬头一看,云雾缭绕中常年积雪的山峰若隐若现,让还穿着短袖的我立即打起寒战,然后就越发抱怨这鬼天气。加了件衣服,我们开始上山。妈妈怕冷,没跟着我一起上山。我走在清晨山间的小径上,觉得周围的景致别有一番情趣。没多久,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对于我这个衣衫单薄的人来说实在是很大的打击。等到了著名的“云杉坪”,我已经鼻塞声重,有感冒的征兆了。正想回去时,天空中的乌云突然裂开一条缝,一束阳光直射下来,照在我的身上。我身上暖和起来,心里也暖暖的,就不想走了。既然天有转晴的趋势,那么我一定要看到玉龙雪山的真面目。天遂人愿,浓重的云层开始慢慢消

10、散,玉龙雪山渐渐露出它的“芳容”。阳光照在白雪上,光辉灿烂,犹如一道圣光,顿时涤除了我心头的怨愤之情。我立刻精神振奋起来。仰望着被阳光照射,犹如女神般的雪峰,之前的苦闷早已烟消云散。再向上攀登,到了海拔4000米的地方,雪峰近在眼前,我回身往下望,青山、白水尽收眼底,似乎还能看到远处那如一粒明珠般的洱海。这一切,让我惊异于自然的壮阔、美丽,那感觉就像我有一副透明的躯体,已经完全融入眼前的美景之中,天人合一,随时可以羽化登仙。张养浩有一首元曲:“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我在玉龙雪山上所感受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意境吧。也许正因为在登山途中天气不佳,我还差点病倒,所以当云开日出时,当我领略到青山、白水、

11、雪山的美丽时,才会觉得那种快乐刻骨铭心。我想,人生的旅途大概也是这样的吧,一切的失败、痛苦,都只是成功前的铺垫。当成功来临时,心中的快乐远远超出了失败时的痛苦。在坎坷、崎岖之后,一定会有一条坦途通向成功的顶点。乌云并不能永远遮蔽太阳的光芒,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失败而放弃心中的信念,因为:黯淡过后便是辉煌!点评:考生目的在于表现玉龙雪山的“壮阔、美丽”,在于表现“我”面对困难与失败时绝不放弃的信念,便故意在行文之初写“一片片厚重的乌云”,写“淅淅沥沥的小雨”,写“我”“鼻塞声重”,是为先“抑”;因为“我”的坚定信念,“一定要看到玉龙雪山的真面目”,才最终登顶,看到女神般的雪峰,感觉要“羽化登仙”

12、,是为“扬”。扬抑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有了波澜,也更好地表现了“黯淡过后是辉煌”的主题。5情节突转法它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发展方向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是运用这种技巧的巨匠,其著名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都使用了这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行文中铺垫、伏笔的设计,否则结尾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文章腾挪跌宕、波澜起伏,可以激发阅读兴趣,但一定要适度、自然,不可脱离生活,故弄玄虚,或者节外生枝,故作惊人之笔。如高考优秀作文出事了片断:家长:你骂谁呢?嘴巴放干净

13、点!社会:看把你能的,来啊,谁怕谁啊。(背过身,掏出自己的电话)喂,电视台吗?我在这儿看演出,对,有个小孩摔倒了,估计是学校老师让孩子表演时间太长吧,嗯。那你们快点来吧。我提供线索有奖励吧?好,好,谢谢了啊!学校:(无意中听见社会打电话,怒气冲冲地转过身来)你凭什么说是学校排练节目累着孩子了?不知道别乱说。你有什么证据?家长:咋啦?明明就是你们非要孩子在这里演出,你看,你看,出事了吧?还不承认?我要告你们!(掏出电话)喂!报社吗?你们可一定要替老百姓说话。我的孩子让学校拉到这里表演节目,突然晒得昏倒了,现在不省人事,对,你们赶紧过来。学校:你这家长咋能这样,孩子表演节目也是为孩子好嘛,咱们赶紧

14、想办法抢救孩子吧,给报社打电话你想干啥? (小孩呻吟了两声)家长:儿子!儿子!这救护车怎么还不过来啊!你是学校,这事你也亲眼看见了,孩子的医药费你们得掏。孩子在医院,你们要派全校最优秀的老师去给他补课,要不然,走着瞧!学校:只要孩子没事就好。费用的事情,学校还要找保险公司呢,再说学校日子也难过得很。这位家长您贵姓?社会:哈哈,没我的事儿了?告诉你们吧,我可是目击证人啊。如果你们私了的话,我可以做你们的中间人,不过,我得收一定的费用。学校:看看,现在的人思想都成啥样了,我们一个穷学校,动不动就钱啊钱的,我们拿不出来啊!家长:谁信啊,你们天天让孩子回来要钱,今天卷子费,明天补课费,后天又是什么表演

15、节目活动费,这些钱你们都收哪儿去了?别说这些昧良心的话。学校:学校的开支也大啊,现在区上财政紧张,经常不给我们拨款,所以只能向家长要。社会:哈哈,你在撒谎,我爱人在财政局当头儿,昨天才说给你们拨了30万,咋能说没拨呢?哼,现在这老师啊,也不敢相信了。小孩:(翻身起来,揉揉眼睛)你们吵啥啊?家长、学校、社会:你没事啊?小孩:谁有事啊,我是在排练我们要表演的节目啊。家长:狗东西怎么不早说啊!(对小孩耳语)我刚才得罪你们老师了,怎么办?(小孩吐了吐舌头。)点评:从出事到遇事时的相互推诿,到最后发现小孩原来是在排练节目,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6巧合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16、,巧合是造成文曲的技法。如:连升三级中写纨绔子弟张好古进京赶考,进城后城门已关,这时巧遇运水皇车,便混进去了,这是一巧。不知考点,他又巧遇魏忠贤,得到名片,这是二巧。主考官看过名片认为是魏忠贤的人,让他高中第二名,这是三巧。四巧是他拜访魏忠贤受款待,声震京城得以混迹翰林院。五巧是有人代张好古为魏忠贤作寿联骂魏,魏无暇看,别人也慑于魏的专横不敢说。又过了几年,魏忠贤下台,张好古却因那副对联,非但死罪得免,反而加升三级。7误会法人们在交往时,误会时有发生。巧设误会可勾起悬念,引人急解误会之谜,文章也自有起伏了。如驿路梨花,开篇写我与“老余”为投宿焦急时,出现茅屋,当我们猜测主人是守林老人时,老人出现,但他说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待见到小姑娘们时,她们却说也不是主人。最后才从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