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一单元 课时优案6 致云雀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54311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一单元 课时优案6 致云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一单元 课时优案6 致云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一单元 课时优案6 致云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一单元 课时优案6 致云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一单元 课时优案6 致云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一单元 课时优案6 致云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人教版必修上册习题:第一单元 课时优案6 致云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时优案6*致云雀1读准字音(1)霓虹() (2)荫蔽()(3)迸涌() (4)摈弃()(5)憎恨() (6)炽热()答案(1)n(2)yn(3)bng(4)bn(5)zng(6)ch2理解词语(1)摈弃: (2):就着临时发生的兴致(进行创作、表演等)。(3):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4):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5):不加以任何修饰,不注意雕琢。答案(1)抛弃(2)即兴(3)霞蔚云蒸(或云蒸霞蔚)(4)酣畅淋漓(5)不事雕琢3辨析词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暗淡黯淡正是因为人们在大堤崩裂时接纳陌生人的关爱之

2、情,正是因为工人们宁愿减少自己的工时而不愿看到朋友失去工作的无私精神,才使我们在的灯光下调整好的心情。(2)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他一向要求完美,做起事来总是,顾虑较多,让人觉得有些。(3)鄙弃唾弃他由于贫穷而被人,但仍然游手好闲,以至穷困潦倒露宿街头、食不果腹,遭到众人鄙夷。答案(1)暗淡黯淡(2)瞻前顾后畏首畏尾(3)鄙弃唾弃解析(1)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同“暗淡”。(2)二者都有“顾虑重重”的意思。“瞻前顾后”重在犹豫不定,并可用来形容考虑周密,办事谨慎;“畏首畏尾”重在胆小怕事。(3)两词同为动词。

3、“鄙弃”指轻视厌弃;“唾弃”指鄙弃,厌恶。“唾弃”程度比“鄙弃”深。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答案写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歌颂自然的美妙追求光明自由快乐不断飞升2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云雀创作于英国正值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英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现状,也大大地歌颂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B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所以说诗人和云雀物我合一,是完全一致的。C全诗二十一节,先急促而后悠扬,有意识地造成情味隽永的节拍,读来似有穿云透月的魄力,节奏欢快,使人进入特定的意境之中。D致云雀全

4、诗运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热情地歌颂了云雀,诗歌感情层层递进,给人以希望,读后令人感到争取自由解放的乐观主义精神。答案B解析“诗人和云雀物我合一,是完全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诗人和云雀只是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但二者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即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B诗歌需要有广大的受众作基础,相继涌现出的下里巴人式诗作是诗歌发展的沃土,为出现阳春白雪之佳作提

5、供了提升的平台和跳板。C1821年济慈去世,1822年7月,雪莱溺海身亡,两年后拜伦死在希腊。英国浪漫诗人的第二代就此落幕,渐渐江郎才尽。D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们一贯赞同忠实原作,然而伴随着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读者意兴阑珊。答案C解析A“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使用正确。B.“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使用正确。C.“江郎才尽”比喻才思衰退。不合语境。D.“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雪莱的诗正如他的人品一样,表现出一种圣洁、崇高辉煌的理想,并且为人极其高尚,拜伦曾盛赞“雪莱是

6、最无私而善良的人”。B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我们亟须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C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着地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D雪莱写了大量优美的抒情诗,如云致月亮悲歌等,雪莱最后一部封笔之作是献给反对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的抒情诗剧希腊。答案B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先说人品,再说诗作。C项,搭配不当,“担当”不能与“文化精神”搭配,可在“文化精神”前加“传承”。D项,语意重复,“封笔之作”就是“最后一部作品”,删除“最后一部”。3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

7、当的一项是()全诗共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前三节写“西风”,后两节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从形式上看,五个小节格律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上来看,它们又融为一体,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A BC D答案A解析为总体评价,应放在最前面,然后依次是,由句中的“又”可知句应该在其前面。4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答案D解析观察漫画可知,漫画中主要有柳树、鸟、渡船、船夫和拿行李走向渡船的人,可看出是离别情景。将漫画内容

8、与诗句相比对。A项,“小梅”“白马嘶”与画面不吻合。B项,“门”“平桥”与画面不吻合。C项,漫画中的黄莺停在树上,没有“放身斜坠”。故选D项。二、课内精段鉴赏阅读致云雀这首诗,完成56题。致云雀雪莱你好啊,欢乐的精灵!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地平线下的太阳,放射出金色的电光,晴空里霞蔚云蒸,你沐浴着明光飞行,似不具形体的喜悦刚开始迅疾的远征。淡淡的紫色黄昏,在你航程周围消融。像昼空里的星星。虽然不见形影,却可以听得清你那欢乐的强音那犀

9、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它那强烈的明灯,在晨曦中逐渐暗淡。以至难以分辨,却能感觉到就在空间。整个大地和大气,响彻你婉转的歌喉,仿佛在荒凉的黑夜,从一片孤云背后,明月放射出光芒,清辉洋溢遍宇宙。我们不知,你是什么,什么和你最为相似?从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这样美的雨,能和当你出现时降下的乐曲甘霖相比。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像一位高贵的少女,居住在深宫的楼台,在寂寞难言的时刻,排遣为爱所苦的情怀,甜美有如爱情的歌曲,溢出闺阁之外;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在凝露的深山幽谷,不显露它的行止影踪,把晶莹的流光传播,在遮断我们

10、视线的芳草鲜花丛中;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荫蔽着的玫瑰,遭受到热风的摧残,以至它的芳菲以过浓的香甜使鲁莽的飞贼沉醉;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称得上明朗、欢悦、清新的一切,全都不及你的音乐。飞禽或是精灵,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我从来还没有听到过爱情或是醇酒的颂歌能够迸涌出这样神圣的极乐音流。赞婚的合唱也罢,凯旋的欢歌也罢,和你的乐声相比,不过是空洞的浮夸。人们可以觉察,其中总有着贫乏。什么样的物象或事件,是你欢乐乐曲的源泉?什么田野、波涛、山峦?什么空中陆上的形态?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有你明澈强烈的欢快,倦怠永不会出现,那烦恼的阴影,从来近不得你的身边,你爱

11、,却从不知晓过分充满爱的悲哀。是醒来,抑或是睡去,你对死的理解一定比我们凡人梦想到的更加深刻真切,否则你的乐曲音流怎能像液态的水晶涌泻?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我们最真挚的欢笑,也交织着某种苦恼,我们最美的音乐是最能倾诉哀思的曲调。可是,即使我们能摈弃憎恨、傲慢和恐惧,即使我们生来不会抛洒任何一滴眼泪,我也不知,怎能接近于你的欢愉。比一切欢乐的音律更加甜蜜美妙,比一切书中的宝库更加丰盛富饶,这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教给我一半,你的心必定熟知的欢欣,和谐、炽热的激情就会流出我的双唇,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5下面对诗歌节选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一声喜

12、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B第二节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亦是诗人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C第五、六节极力赞美云雀丰沛四溢的歌声,以听觉形象描绘视觉形象,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之视觉形象的描绘,写出了云雀之歌声带给人的美好感受。D选文既显现了云雀歌声的力量,亦抒写了雪莱心目中的理想诗人形象“云雀即兴唱出动人的歌声,毫无雕饰,正如一个卓越的诗人,自然地放歌,既不伪装,也不抄袭”。答案C解析“以听觉形象描绘视觉形象”错,应该是以视觉形象描绘听觉形象,诗人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之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6你从诗歌中读懂了云雀的一些什么内涵?答: 答案大自然中的云雀是一种鸟,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起直上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在致云雀中,雪莱将大自然中的云雀高度虚化和美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它的精神和灵魂。那轻盈矫健的云雀在云雾中穿梭,在晨曦中歌唱,不畏黑暗险阻,无拘无束,自由翱翔,给人以灵感和力量。云雀蕴含着诗人对自由、快乐的追求,理想的寄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