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学习思考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40012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学习思考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学习思考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学习思考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学习思考 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学习思考 1.如何理解错误一诗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答案】这句话原本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2.致橡树中“橡树”和“木棉”各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橡树”象征男性的阳刚;“木棉”象征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3.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诗人向往的尘世生活是怎样的?【答案】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有一所房子。可见,诗人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的生活,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是隐逸诗人的生活。合作讨论在第2题的基础

2、上讨论:诗人否定了怎样的爱情观,又向往怎样的爱情观?【答案】否定了一方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三种世俗的爱情观。第一种谈恋爱的动机不纯,目的是为了贪图荣华富贵,炫耀自己,是极其自私的,作者予以坚决的否定。三个字“绝不学”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态度。第二种单相思式、一厢情愿式的恋爱观,作者同样予以坚决否定。对于第三种奉献型的爱情观,作者也予以否定,但程度与前两种有所不同,“也不止”“都还不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为什么对于这种爱情观作者也予以否定呢?这种爱情观与前两种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三种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传统的爱情观显示爱的双方的结合,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往往是权势和财势的结

3、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是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失去了爱的本质。那么,作者向往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呢?“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双方必须平等独立;“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双方必须互相默契,心有灵犀,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为知己。双方的形象和内涵:“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象征男性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具有阳刚气概;“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象征女性健康活泼,美丽动人,深沉博大,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双方必须祸福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双方在独立平等的前提下,又相知相依,荣辱与共。这就是作者向往的爱情观,这就是伟大的爱情,这就是坚贞的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