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焊接标准》PPT课件.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538661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A焊接标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PCBA焊接标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PCBA焊接标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PCBA焊接标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PCBA焊接标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BA焊接标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A焊接标准》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55 PCBA外观判定标准 2 55 PCBA外观判定标准 目的 建立PCBA外观检验标准 确保生产组装顺畅及保证产品品质 范围 适用本公司整机课和IQC 参考文件 IPC A 610D 设计要求 客户要求 制程特殊要求 3 55 PCBA外观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的三个条件 标准 理想状况 可接受 接近理想状况 不接受 4 55 PCBA外观判定标准 5 55 标准 无侧面偏移 和无末端偏移 矩形或方形端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6 55 可接受 侧面偏移 A 小于或等于元件端子宽度 W 的50 或焊盘宽度 P 的50 其中较小者 矩形或方形端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7 55 不接受 侧面偏移 A 大于元

2、件端子宽度 W 的50 或焊盘宽度 P 的50 其中较小者 末端端子偏出焊盘 矩形或方形端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8 55 标准 无侧面偏移和无末端偏移 圆柱体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9 55 可接受 侧面偏移 A 小于或等于元件直径 W 的25 或焊盘宽度 P 的25 其中较小者 圆柱体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10 55 不接受 侧面偏移 A 大于元件直径 W 的25 或焊盘宽度 P 的25 其中较小者 任何末端偏移 B 圆柱体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11 55 标准 无侧面偏移 和无趾步部偏移 扁平 L形和翼形引脚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12 55 可接受 最大侧面偏移 A 不大于引脚宽度 W 的50 或0 5mm 其

3、中较小者 趾部偏移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扁平 L形和翼形引脚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13 55 不接受 最大侧面偏移 A 大于引脚宽度 W 的50 或0 5mm 其中较小者 趾部偏移违反最小电气间隙 扁平 L形和翼形引脚元件偏移判定标准 14 55 标准 片式 有引脚 无引脚元件 无缺口 裂纹或应力纹 表面涂层无损伤 元件体上无任何刮伤 裂缝 碎裂 裂纹 标识清楚易辨识 元件损伤判定标准 15 55 可接受 片式 有引脚 无引脚元件 缺口或碎片崩口不大于下表所示的尺寸 轻微的表面划伤 缺口或碎片没有暴漏元件基材或功能区域 结构完整性未受影响 元件外壳或引脚的密封处无裂缝或损伤 元件损伤判定标准 缺口

4、裂缝 16 55 不接受 片式 有引脚 无引脚元件 有裂纹和缺口 并且超过上表所示的尺寸 缺口或碎片有暴漏元件基材或功能区域 元件损伤判定标准 17 55 标准 连接器 无可辨识的有形损伤 外壳 边套上无毛刺 无裂纹 元件损伤判定标准 18 55 可接受 连接器 外壳上粘有塑胶毛刺 尚未松断 无烧焦迹象 不影响外形 装配和功能的变形 缺口 擦痕 刮伤 熔伤 元件损伤判定标准 19 55 不接受 连接器 有烧焦的迹象 影响外形 装配和功能的变形 缺口 擦痕 刮伤 熔伤 元件损伤判定标准 20 55 连接器PIN针弯曲判定标准 标准 PIN针笔直无扭曲 就位适当 不可见损伤 21 55 连接器PI

5、N针弯曲判定标准 可接受 PIN针轻微偏移 且偏移中心线不超过PIN针厚度的1 2 PIN针的高度 不可超过PIN针厚度的1 2 注 连接器PIN针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之间须有良好的电气接触 22 55 连接器PIN针弯曲判定标准 不接受 PIN针明显扭曲 PIN针蘑菇头且弯曲 PIN针偏移大于PIN针厚度的1 2 PIN针有毛刺及损伤 PIN针高出PIN针厚度的1 2 23 55 标准 连接器本体底部与PCB板面平贴 连接器浮高判定标准 24 55 可接受 连接器本体底部与PCB板面之间的距离小于0 5mm 连接器浮高判定标准 25 55 不接受 连接器本体底部与PCB板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

6、5mm 连接器浮高判定标准 26 55 标准 引脚伸出焊点的长度 L 大于0 5mm而小于2mm 元件脚长和脚未出判定标准 27 55 可接受 引脚伸出焊点的长度 L 小于或等于2 5mm 焊点中引脚伸出的末端清晰可辨识 元件脚长和脚未出判定标准 28 55 不接受 引脚伸出焊点的长度 L 大于2 5mm 焊点中引脚伸出的末端无法辨识 元件脚长和脚未出判定标准 29 55 标准 元件位于两焊盘的中间 元件标识可辨识 极性元件和多引脚元件定向必须正确 无极性元件按照标记同向读取 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 的原则定向 元件插装判定标准 30 55 可接受 所有元件按照规定选用 并插装到正确的位置 无极性

7、元件未按照标记同向读取 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 的原则定向 手工成形或手工插装时 极性标识符可辨识 极性元件和多引脚元件定向必须正确 元件插装判定标准 31 55 不接受 错件 A 元件未插装到正确的孔内 B 极性反 C 多引脚元件定向错误 D 元件插装判定标准 32 55 标准 端子可焊表面没有出现红胶 红胶位于两焊盘之间的中心位置 元件端子与焊盘之间有明显的重叠 片式元件以其裸露的电气元素面朝上放置 并且无立碑 侧立 翻件 元件贴装判定标准 33 55 可接受 从元件下方挤出的红胶粘接到元件可焊区域 但末端连接宽度须满足最低要求 元件贴装判定标准 34 55 不接受 立碑 A B 翻件 C 侧

8、立 D 焊盘上溢有红胶 E 错件 F 缺件 多件 元件贴装判定标准 35 55 针孔 吹孔判定标准 标准 焊点润湿良好 36 55 可接受 针孔 吹孔 空洞现象只要焊接满足所有其他要求 针孔 吹孔 空洞判定标准 吹孔 针孔 空洞 37 55 针孔 吹孔判定标准 不接受 针孔 吹孔 空洞等使焊接特性降至最低要求以下 吹孔 针孔 38 55 标准 孔内壁100 填充 引脚和孔壁呈现360 润湿 辅面焊盘被完全覆盖 通孔焊接判定标准 39 55 可接受 孔内壁最少填充75 大面积散热或接地孔内壁最少填充50 引脚和孔壁呈现180 润湿 主面的焊盘区不需要焊料润湿 辅面最少270 填充和润湿 引脚 孔

9、壁和端子区域 通孔焊接判定标准 40 55 通孔焊接判定标准 不接受 孔内壁填充少于75 大面积散热或接地孔内壁填充少于50 引脚和孔壁呈现润湿小于180 元件引脚有锡尖 辅面填充和润湿小于270 引脚 孔壁和端子区域 41 55 标准 末端焊接宽度等于元件端子宽度或焊盘宽度 其中较小者 侧面焊接长度等于元件端子长度 焊接最大填充高度为焊料厚度加上元件端子高度 矩形或方形端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42 55 矩形或方形端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可接受 末端焊接宽度 C 至少为元件端子宽度 W 的50 或焊盘宽度 P 的50 其中较小者 对侧面焊接长度不作要求 但要有明显的润湿填充 焊接最大填充高度 E 可

10、以超出焊盘或延伸至端帽金属镀层顶部 但不可延伸到元件本体顶部 43 55 不接受 末端焊接宽度 C 小于元件端子宽度 W 的50 或焊盘宽度 P 的50 其中较小者 焊接最大填充高度超出焊盘或延伸至端帽金属镀层顶部 并延伸到元件本体顶部 焊料不足且无可见的润湿填充 焊点不能有锡裂或裂纹 矩形或方形端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44 55 标准 末端焊接宽度等于或大于元件直径 W 或焊盘宽度 P 其中较小者 侧面焊接长度 D 等于元件端子长度 R 或焊盘长度 S 其中较小者 圆柱体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45 55 可接受 末端焊接宽度 C 最小为元件直径 W 的50 或焊盘宽度 P 的50 其中较小者 侧面焊

11、接长度 D 最小为元件端子长度 R 的50 或焊盘长度 S 的50 其中较小者 圆柱体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46 55 不接受 末端焊接宽度 C 小于元件直径 W 的50 或焊盘宽度 P 的50 其中较小者 侧面焊接长度 D 小于元件端子长度 R 的50 或焊盘长度 S 的50 其中较小者 圆柱体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47 55 标准 末端焊接宽度等于或大于引脚宽度 沿整个引脚长度可见润湿的填充 跟部部填充延伸到引脚厚度以上 但未爬升至引脚上方弯曲处 扁平 L形引脚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48 55 可接受 最小末端焊接宽度 C 等于引脚宽度 W 的50 当脚长 L 小于3倍引脚宽度 W 时 最小侧面焊接长

12、度 D 等于100 L 扁平 L形引脚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49 55 可接受 当脚长 L 大于3倍引脚宽度 W 时 最小侧面焊接长度 D 等于或大于三倍引脚宽度 W 或75 的引脚长度 L 其中较大者 扁平 L形引脚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50 55 不接受 最小末端焊接宽度 C 小于引脚宽度 W 的50 当脚长 L 大于3倍引脚宽度 W 时 最小侧面焊接长度 D 小于三倍引脚宽度 W 或75 的引脚长度 L 其中较大者 扁平 L形引脚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51 55 不接受 当脚长 L 小于3倍引脚宽度 W 时 最小侧面焊接长度 D 小于100 L 短路 空焊 锡未熔 扁平 L形引脚元件焊接判定标准 52 55 标准 表面清洁 无可见残留物 PCBA清洁度判定标准 53 55 可接受 对于免清洗Flux 可允许有Flux残留 但残留不可成块状 PCBA清洁度判定标准 54 55 不接受 PCBA上有Flux残留 并且残留物成块状 PCBA上有颗粒状物体 PCBA清洁度判定标准 55 55 THANKS 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