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53863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B. 煤的气化和液化C. 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 石油的裂解和裂化【答案】A【解析】A项,硅胶多孔,吸收水分能力强,作干燥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正确;B项,煤的气化是煤与水蒸汽反应生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的过程,两种过程都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B错误;C项,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故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发生了化学变化,C错误;D项,裂化和裂解都是由一种大分子的烃在高温无氧

2、下变成小分子烃的复杂分解反应的过程,两种过程都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D错误。2.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乙基丙烷B. 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面C. 蔗糖和淀粉的水解产物相同且均为葡萄糖D. 向鸡蛋清中加入Pb(CH3COO)2或(NH4)2SO4溶液均会产生沉淀,两者的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A项,主链选取错误,名称应为:2-甲基丁烷;B项,丙烯结构简式为:CH2=CH-CH3,CH2=CH-共5个原子是共面的,而且-CH3这四个原子只会有两个原子在一个面上,结合CH2=CH-这5个共面的原子,最多有可能共面的是7个原子,最少是

3、6个原子,故B正确;C项,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故C错误;D项,向鸡蛋清中加入Pb(CH3COO)2蛋白质变性而产生沉淀,加入(NH4)2SO4溶液因盐析产生沉淀,两者的原理不同,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B项,原子共面问题涉及甲烷型和乙烯型,注意单键可一绕轴旋转;D项,注意区分蛋白质变性和盐析: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属于变性,其它盐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而发生盐析。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B除去Fe粉中混有的Al加入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配制 10

4、0mL 1.0mol/L 的 CuSO4 溶液称取胆矾固体16.0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D比较水与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项,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应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A错误;B项,Fe和Al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用稀盐酸除去Fe粉中混有的Al,B错误;C项,100mL 1.0mol/L 的CuSO4溶液中溶质CuSO4为0.1mol,若称取胆矾固体(CuSO45H2O)应为25.0g,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C错误;D项,水中氢氧根离

5、子和乙醇中的羟基氢活泼性不同,与钠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可以利用与钠反应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C项,配制CuSO4溶液可以称取CuSO4或胆矾,但要注意质量不同。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3NA个水分子B. 1L 0.lmol/L 的 CuCl2 溶液中含有 0.1NA个 Cu2+C. 20g D2O中含有10NA个中子D. 2.3g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答案】C【解析】A项,0.1mol乙醇完全燃烧得到0.3NA个水分子

6、,而标准状况下乙醇不是气体,2.24L乙醇物质的量不是0.1mol,所以A错误;B项,1L 0.lmol/L 的CuCl2溶液中存在Cu2+水解,所以含有Cu2+小于0.1NA个,B错误;C项,20g D2O为1mol,中子数为10NA个,C正确;D项,2.3g钠为0.1mol,失去0.1NA电子变为Na+,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明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是解题关键,B项,注意盐溶液中若阳离子的水解。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

7、数依次增大,Y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X2-与Y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与X同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XY B. 非金属性:ZWC. 氢化物的沸点:XZ D.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V2时:c(CH3COOH)+c(CH3COO-)c(K+)C. V1=V2时:c(CH3COOH)+c(H+)=c(OH-)D. V1V2,所以c(CH3COOH)+c(CH3COO-)c(K+),故B正确;C项,V1=V2时相当于CH3COOK溶液,c(CH3COOH)+c(CH3COO-)=c(K+),c(CH3COO-)+c(OH-)=c(K+)+c(H

8、+),所以c(CH3COOH)+c(H+)=c(OH-),C正确;D项,V1c(CH3COO-),故D错误。8. 实现“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研究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因此,研究CO2 的综合利用对“低碳社会”的构述构建具有重要意义。(1)一定条件下CO2可以和铁反应:Fe(s)+CO2(g)FeO(s)+CO(g),该反成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13甲所示:该反应的H_0(填“”、“=”或“”)。下列措施,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填序号)。A充入一定量的CO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反应过程中CO2和CO

9、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图丙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H0,S0 BH0,S0 CH0,S0 DH0,S0已知:CO2(g)+3H2(g)CH3OH(l)+H2O(l) H=-143.0kJmol-1;H2(g)+O2(g)=H2O(l) H=-285.8kJmol-1。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使用合适的合金为电极,以氢氧化钠溶液、甲

10、醇、氧气为原料,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3)以CO2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多种氮肥。工业上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2NH3(g)CO(NH2)2(l)+H2O(g)。起始以=5投料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将足量CO2通入饱和氨水中可制得碳铵(NH4HCO3)。已知室温下Kb(NH3H2O)=1.810-5,Kal(H2CO3)=4.310-7,则 0.lmol/LNH4HCO3 溶液呈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答案】 (1). (2). B (3). 1.75 (4). A (5). CH3O

11、H(l)+O2(g)=CO2(g)+2H2O(l) H=714.4kJ/mol (6). CH3OH-6e-+8OH-=CO32-+6H2O (7). 24% (8). 碱性【解析】(1)由图甲可得,升高温度K增大,所以H0;因为K=,又因为K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增大,所以选B;由图乙可得,K=1.75。(2)依据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和图象分析判断:该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是熵减少的反应,所以S0;又因为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H0,故选A。根据盖斯定律,第2个反应3-第1个反应得:CH3OH(l)+O2(g)=CO2(g)+2H2O(l) H=714.4kJ/mol。甲醇碱性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负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3)由题意:设CO2的初始物质的量为x,则NH3的初始物质的量为5x,由方程式列三段式得:CO2(g)+2NH3(g)CO(NH2)2(l)+H2O(g)起始/mol x5x转化/mol 0.6x1.2x平衡/mol 0.4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