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5.大家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27281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5.大家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5.大家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5.大家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5.大家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5.大家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5.大家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 暑期阅读15.大家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女作家速写 张 洁神话到反神话的作家。“新时期”开始后的三四年,文学热闹了一阵。现在看,除张洁外,那时名头颇大的作品大部分缺乏起码的文学性。这是个天生与文学这回事有关的人,对语言的肌质感觉的确不凡。但当时其经验深度也就“一般一般,全班第三”,那些爱情小说中的女人,从精神上都是单方面无条件奉献的,那些男人完全是跨辈儿的完美的雕像。她制造了神话,其主题是关于“精英知识分子的妇德”,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张洁骨子里是浪漫主义者,“要么一切,要么全无”。后来当她发现女性爱情神话的虚妄与屈辱时,没有一个过渡,立马走到反神话一边,成为混含着怨愤的反讽揭底儿作家。在她身上,完整地浓缩着中国女作家情爱观的变化

2、。她的神话与反神话之间的巨大的差异性,统一于她对心灵彻底的忠实。在她那一代作家中,她是至今仍当得起著名作家之名的第一人。铁 凝充满活力的快乐写作者。她的题材浩杂,技艺精纯。即使在处理沉重、晦暗的材料时,也保持了轻快的语流,形成个人化的反讽效果。对时髦的“先锋”手艺心知肚明,但从不屑于认派归宗。铁凝是小说家里最具综合才能的人。她不属于任何流派,她属于真正的“好小说”。无论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小说,铁凝均深得其结构特性三昧,极少在技艺上有闪失。陈 染“境遇剧”作家。陈染与林白常被批评界划为一类乃至一体,像是“女性主义”私人写作的连体儿。其实,陈染更像一个剧作家,而没有林白小说的“本事”性质。“境遇

3、剧”是萨特的发明,指作家有意识地为人物设置一个特定的荒诞或压抑的生存境遇,叙述乃至分析人与它的矛盾、尴尬、自闭、恐惧、反抗等。她的作品有时用第一人称,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但其人物只是自我意识所观照的“准客体”。这是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写作,理性地表达非理性,自明地描述潜意识。因此,她的作品既吸引了“民间”愤青,也吸引了学院派的“体面”人物。池 莉“小资产阶级”作家。池莉被归为“新写实主义”掌门人之一,当然言说有据。但深入细辨,我们会发现她与另几位同道的差异。人生在世,其日常状态就是“烦恼”“筹划”“操持”。成年人对此见惯不惊,但池莉对此难以平和。在其作品中表达了深长的叹息和多余的“发现”。我想,

4、斯人文心善良,为芸芸百姓的生活与生命状态震动。因此,池莉是人道主义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心灵敏感,相信人本来应过另一种“幸福的生活”。王安忆自觉的作家。她能从批评的角度进行创作,其作品沉稳、坚实,对人性与母语的秘密均有所揭示,有大家的气韵。但自觉的作家有时活力不够,叙述烦琐,一切都太有“道理”。作家预先不必比作品知道得更多。(陈 超/文,摘自中华读书报,2020年2月18日)怀念路遥时间真快,路遥已经去世十五年了。十五年里常常想起他。想起在延川的一个山头上,他指着山下的县城说: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我当然信的,听说过他还是少年的一些事。他把一块石头使劲向沟里扔去,沟畔里

5、一群鸟便轰然而起。想起省作协换届时,票一投完,他在厕所里对我说:好得很,咱要的就是咱俩的票比他们多!想起他拉我去他家吃烩面片,他削着土豆皮狠狠地说:我弄长篇呀,你给咱多弄些中篇,不信打不出潼关!想起他从陕北写作回来,人瘦了一圈儿。我问写作咋样,他说:这回吃了大苦咧,稿子一写完,你要抽好烟哩!想起平凡的世界出版后一段时间受到冷落,他对我说:一个个都不懂文学!想起获奖回来,我向他祝贺,他说:你猜我在台上想啥的?我说:想啥哩?他说:我把他们都踩在脚下了!想起他几次要把我调到省作协去,而我一直没去。当又到换届的时候,正是我在单位不顺心,在街上碰着他去购置呢绒大衣,我说了想去作协的想法。他却说:西安那地

6、盘你要给咱守住啊!想想他受整时,我去看他,他说:要整倒我的人还没有生下哩!我生病住了院,他带着烟来看我,说:该歇一歇了,你写那么多,还让别人活不活!想起他的虎背熊腰,想起他坐在省作协大院里那个破藤椅上打盹的样子。想起他病了我去看他,他说:这个病房好吧?省委常委会开了会让我住进来的。想起他快不行了,我又去医院看他,他说:等我出院了,你和我到陕北去,寻个山圪崂住下,咱一边放羊一边养身子。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了干渴的路上。他虽然去世了,他的作品仍然被读者捧读,他的故事依旧被传颂。陕西的作家每每聚在一起,免不了发感慨:如果路遥还活着,不知现在是什么样子?这谁也说不

7、准。但肯定是他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会干出许多令人佩服又咋舌的事来。他是一个强人。强人的身上有比一般人的优秀处,也有被一般人不可理解处。他大气,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他关心别人,却隐瞒自己的病情;他刚强自负不能容忍居于人后,但儿女情长感情脆弱内心寂寞。陕西画界有人以为自己是石鲁,我听到石鲁的一个学生说:他算什么呀!不要说石鲁的长处,他连石鲁的短处都学不来!路遥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文学或许还不是他人生的第一选择,但他干什么都会干成,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光焰。现在,我们很少能看到有这样的人了。然而他却英年早逝了,扼杀他的是遗传基因。在他死后,他的四个弟

8、弟都患上了与他同样的肝硬化腹水病,而且又在几乎相同的年龄段,已去世了两个,另两个现正病得厉害。这是一个悲苦的家族!一个瓷杯和一个木杯在一做出来就决定了它的寿命长短,但也就在这种基因的命运下,路遥短暂的人生是光彩的,他是以人格和文格的奇特魅力而长寿的。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贾平凹/文,摘自深圳特区报)“短篇圣手”林斤澜2020年4月11日下午,当代著名小说家,有文坛“短篇圣手”之誉的林斤澜因肺功能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林斤澜一生经历丰富,创作颇丰,曾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汪曾祺早已离世,林斤澜如今又离开了我们,让许多喜欢他们的读者不胜唏嘘。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

9、林斤澜的创作别具一格。早期,他善于在短篇小说中表现深广的社会现实内容。新时期以来,小说潮流更迭变幻,林斤澜却仍旧坚持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小说的影响,也吸取了19世纪末期以来的现代小说技法。他后期的小说,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以冷隽与奇诡的风格著称。所以,他又被称为当代“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之一。除成名作台湾姑娘外,林斤澜还著有小说集满城飞花林斤澜小说选矮凳桥风情,文论集小说说小,散文集舞伎等。林斤澜喜欢在创作中进行语言探索。不同风格的语言在他的笔下交融,锻造出简约凝练的语言。十年十癔京味较浓,文笔练达,而作为一名温州籍作家,他又把温州话化入文学语言之中。汪

10、曾祺曾评价:“林斤澜不但能说温州话,且深知温州话的美。他把温州话融入文学语言,我以为是成功的。”人们常把林斤澜与汪曾祺放在一起谈论。两者的创作风格其实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甘居文坛的边缘,固守文人的寂寞,在文学创作中诚挚地继承着中国的文化传统。作家何立伟曾写道:“对上一代作家,(叶)兆言与我有同好,唯特别喜欢汪曾祺老与林斤澜老。他们的作品皆是高品,而且极个人,极风格,少有人能比肩。”林斤澜在年届80高龄,依然有文章问世。很多朋友都劝他该好好养身体了,但他却总也放不下手中的笔。他的老乡作家程绍国就曾说过:“他并没有真正的老。有的人是从脑袋衰败开始变老的,自大了,落后了,封闭了,守旧了,容不

11、得新人新事物了。林斤澜完全不是这样的老人,他的手一直与青年握着。这样的老人是不多的。”何立伟谈及印象中的林斤澜时说道:“林老是个忠厚的长者,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追求他所能达到的文学高度,赢得了青年作家的尊敬。但他又极谦和,极低调,保持沉默,更多的是倾听青年人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他面露和善的微笑,迎接各样的奇谈怪论,在内心里作出自己的评判,却从不轻易表达出来。”林斤澜一生爱酒。他身体健硕,极少醉酒,善饮在文学界是很出名的。陆文夫逝世后,林斤澜曾对程绍国说:“晓声走了,曾祺走了,现在文夫也走了。人们说我们是文坛酒中四仙,咳,只剩下我一个了。”而如今,这剩下的一个文坛“酒仙”,也杳然而逝了(张 健/文,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