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2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52600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配套精品课件: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二 一 人口的迁移1 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 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 分类 1 国际人口迁移 概念 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 的迁移活动 一 二 2 国内人口迁移 概念 指在一国范围内 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我国古代 受脆弱的农业经济 频繁的战争 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一 二 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和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 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2 经济因素 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主要包括经济发

2、展 交通和通信等因素 3 社会因素 政策 社会变革 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链接生活为什么很多华侨总想 叶落归根 提示 华人 华侨回国定居 反映了思乡的民族情感 探究一 探究二 人口迁移及其带来的影响主题活动 到内地去 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20世纪50 70年代 支边支内 上山下乡 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 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的心态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 我国出现了 民工潮 这一特殊现象 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孔雀东南飞 是形象的比喻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 支边支内

3、上山下乡 和 民工潮 这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特点有何不同 2 改革开放后 孔雀东南飞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支边支内 上山下乡 是有组织 有计划的 迁往边境 内地的农村地区 民工潮 是自发的 流向东部沿海的城市地区 2 经济因素 务工经商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1 人口迁移的判断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 二是改变居住地应为永久或长期的 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图示如下 探究一 探究二 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3 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4 人口迁移的影响 1 对迁入地的影响 2 对迁出地的

4、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方法技巧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 从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 从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 从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 经济 社会三方面影响 4 从具体方面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 性别比 职业构成 产业结构 交通 社会治安 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每年的春运被西方人称为 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移动 2017年春运期间共发送旅客人数超过30亿人次 材料二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 我国3个产业工人中有2个来自农村 2017年我国外出务工农民超过2亿 中国民工流出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图 中国民工流

5、入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图 探究一 探究二 材料三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 我国目前跨省区迁移人口比重大 指出其主要流向 2 简述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3 从图中可以看出 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等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4 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 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 第 1 题 影响我国人口跨省区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第 2 题 人口迁移的影响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 第 3 题 北京 上海 广东经济发达 人口迁入量大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要从资源开发 边贸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方面分析 第 4 题 要从城乡结构方面

6、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答案 1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2 有利影响 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 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促进了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 加剧东部地区人地矛盾 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 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 3 广东上海北京资源开发 边境贸易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4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 探究一 探究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题活动历史上 右肩背一只麻袋 左手提一竹皮箱 为了寻找新的生存土地 安土重迁的中国农民被迫 走西口 闯关东 下南洋 走西口 是指历史上晋 陕北部一带居民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 闯关东 是指历史上山东 河北等地农民迁往东北 下南洋 是历史上我国南部沿海穷苦老百姓

7、到东南亚谋生 闯关东 走西口 下南洋 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影响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 移民戍边 战争 自然灾害等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纲要图示如下 探究一 探究二 2 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3 经济因素 探究一 探究二 4 社会因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美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近年来 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 有院无人住 有地无人种 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1 这种空心化现象

8、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自然环境好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 城乡收入差距大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 有院无人住 有地无人种 带来 A 土地资源浪费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 城乡协调发展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 第 1 题 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 空心化 的含义 空心化 是指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 导致农村人口减少的现象 农村劳动力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大 大城市就业机会多 生活条件等都优于农村 吸引了农村劳动力迁向城市 造成了农村空心化现象 第 2 题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 有院无人住 有地无人种 的含义 其表示

9、的是人口外迁后导致房屋闲置 耕地闲置 由此可知会带来土地资源浪费 A项正确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与科技相关 而与人口向外迁移无关 B项错 农村人口外迁说明城乡发展不协调 C项错 青壮年劳动力迁出 会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加重 D项错 答案 1 C 2 A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完成第1 2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 A 均由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B 均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 主要由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D 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2 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频繁的战争 资源开发 新大陆开发 经济因素A B C D 解析 第1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和石油资源丰富 收入高的中东国家 第2题 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更高的经济收入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中东地区主要是因为资源的开发 答案 1 C2 D 3 读图并结合国情推断 20世纪50 7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中国人口迁移示意图 20世纪50 70年代 城市迁往农村 农村迁往城市 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主要迁出人口是青壮年 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 B C D 解析 从图中看 主要迁出地区是中东部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 主要迁往东北和西部边疆地区 即 符合图中情况

11、 当时主要是为了开发边疆和开发矿产资源而进行的人口迁移 迁移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 答案 B 读山西 内蒙古和河北局部图 完成第4 5题 4 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 图中 表示的迁移类型是 A 农村到农村B 农村到城市C 城市到乡村D 城市到城市5 迁移方式可能会使 A 内蒙古经济地区经济发展B 太原劳动力短缺C 西黄村劳动力短缺D 西黄村经济发展 解析 第4题 图中 是从刘家会迁到窑沟 是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第5题 图中 迁移方式是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迁入地为太原市 会促进太原市经济的发展 弥补太原市的劳动力短缺 但对迁出地西黄村而言会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对西黄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2、答案 4 A5 C 6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1 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 由城市到乡村B 由城市到城市C 由乡村到城市D 由乡村到乡村 2 漫画所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当前影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 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 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解析 第 1 题 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乡村到城市 第 2 题 根据漫画内容可判断影响时期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教育 影响时期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 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第 3 题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主要从加强与外界交流 缓解人地矛盾和人才外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 1 C 2 社会 教育 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3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 保护生态环境 土地流转 可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但也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人才外流 劳动力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