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23538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明溪一中2020学年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孟子万章(节选)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

2、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已也,复归于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日: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历多年,施泽于民 泽:恩泽。 B。太甲颠覆汤之典刑 典刑:旧法。 C.益之相禹也,历年少 相:辅助。 D

3、.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艾:毁弃。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3.下列各句括号里的词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位)不传于贤而传于子 B丹朱(之子)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C.天(以帝位)与子,则(以帝位)与子D.外丙(立)二年,仲壬(立)四年4下面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4、.本文主要通过事例论证,否定了万章引述的到禹时天下不传于贤而传于子的说法。 B本文认为,尧与舜之所以没有传子,是因为尧之子与舜之子均不贤,而禹传位于子是因为禹子启贤。 C.本文认为,匹夫得天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舜禹之德,二是有天子的荐举。孔子没有得天下,是因为无天子荐举。D.文末孔子所说“唐虞禅”“殷周继”,“其义一”,这个“一”指的是顺乎天意,合乎民心。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7题吴祜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祜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祜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

5、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祜乎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祜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祜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在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祜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

6、遗之。祜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祜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冀遂出祜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后汉书吴祜传5下面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譬:开导B郡中为祖道祖道:饯行C祜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移时:良久D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率:率领6下面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上为国家所疑 施从良人之所之B马援以薏苡兴谤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D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7下列叙述不合文意的

7、一项是( )A吴祜自幼见识超人,其父做官之余,想刻写一部书扬名显身,被吴祜以避朝廷和权贵猜忌为由劝止。B吴祜为人倨傲,父亲去世后,虽生活困苦,却不接受别人馈赠;不怕得罪太守,与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结友。C吴祜对民温爱,小吏孙性违法,吴祜见他有悔改之心,就不加惩罚,还送衣奖赏了促命他悔改的孙性的父亲。D吴祜个性不乏刚烈。为梁冀诬奏太尉李固一事,据理力争,折让上司,最后愤而辞官,以灌园种菜,读书授经为乐。三阅读邹与鲁哄,完成810题。(10分)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8、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8、翻译“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3分)答: 9翻译“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3分)答:_10“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可也?”一句中,“疾”是陈述穆公还是百姓?请简述理由。(4分)答:_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1这是杜甫

9、晚年客滞江汉所写的一首诗。简析第二联是如何做到情景相生的?(3分)_1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3分)_五名句填空(10分,每空1分)13朝避猛虎, ; ,杀人如麻。14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15边庭流血成海水, 。16花径不曾缘客扫, 。 星垂平野阔, 。17 ; :天下可运于掌。18.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六名著阅读(4题选做2题,共10分)19a.“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几句诗出自哪部名著的哪首诗?吟诗者是谁?这几句诗表现了此人怎

10、样的思想性格?b.简述一个能表现诸葛亮“多智近妖”的故事。c.说明堂吉诃德的性格特征。d.因绑架埃斯美拉达被捕后的伽西莫多经审判被带到广场示众,他流下了一生的第一次眼泪,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简述。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17分)悲 悯 的 月 光张佐香有人问托尔斯泰,如果你看见一个坏人,正举起一个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对那那个家伙射击才能挽救小孩的无辜生命。这时,你射击还是不射击?这个命题集中体现了人类在伦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罗斯女青年微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并且慷慨陈述选择的理由。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进步大学生波古柳波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长特列波夫面前没有行脱帽礼,遭到

11、毒刑拷打。薇拉愤慨至极,她朝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并当场被捕。审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惨无人道的暴行:“迫使一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这是多么残忍我觉得绝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过去。如果保持缄默,特列波夫依旧会有恃无恐地一次又一次滥施淫威。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证明:绝不能让这个残酷凌辱人类个性的人逍遥法外举起手来,向一个人开枪这是可怕的,但我意识到必须这样做。”薇拉射击并非出于私心和复仇,而是为了另一个人的思想和名誉。她的动机中有一种正直而崇高的热忱。这个少女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毅然决然地弯下食指,制止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动。她的食指,担负

12、起了整个时代的职责。在辩护律师据理力争下,薇拉幸运地得以释放。薇拉的行为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和决绝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义的承载者。她对犯罪个体的射击表达了她对人类苦难最大的悲悯和承担。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硬度和光亮。德国的舒和兄妹汉斯和索菲,为了阻止希特勒的暴行,散发反纳粹传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人民,那么我们虽死何憾?”哥哥汉斯在临死的一刹那,高呼“自由万岁!”青春而高贵的头颅随着黑亮的铡刀落下,定格成为一种永恒的背景。他们炽热殷红的鲜血在阳光中洒向历史深处。人类之所以浸泡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败的血海与黑暗中,还能

13、焕发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我们有薇拉和舒和兄妹,还有那个“流血请自嗣同始”的人等。天下兴亡,干我甚事?!大多数人是这么做的。但是铁肩担道义的他们却永远也不会这么去想,明知以卵击石,却依然奋勇出击替天行道。他们甘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分肤色不分种族。月光静静地悄悄地走来,洗礼着不洁的凡尘慰藉着苦涩的心灵。薇拉们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月光;他们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孽,让生命洒下无边无际亘古如斯的悲悯之光。上帝把月光交给少数平凡而又真正伟大的人,像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