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18571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有手,土地就会变肥沃。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腿,路途就会变近。不要怕山峰耸峙,只要你有毅力,山峰就在脚下。_,_,_。你想想:哪块贫瘠的土地,不在农人的手下献上粮食;哪条遥远的道路,不在我们的前进中逐渐缩短;哪座巍()_的高山,不在登山者的脚下臣服;哪个黑暗的长夜,不在我们的忍耐中变成光明。伸出双手,迈开脚步,坚毅、忍耐、奋进,胜利就在眼前。(1)加点字“峙”的读音是_;“巍”后面应填的字是_。(2分)(2)假如用部首查字法查“瘠”字,应该先在部首检字表中找_画中

2、的_部首,然后在检字表的该部中查_画。(3分)(3)为第一段末尾补上与第二段内容相照应的句子。(句式与前面句子大体一致,答案写在下面)(3分) , ,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结果也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人类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的,它是会报复的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 B C D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

3、,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本报讯 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

4、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答: 。(2)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答: 5、请找出下面这则应用文中两处不恰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病 假 条王老师:昨天晚上,我得了急性肠胃炎,现正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不能到校学习,请假两天,请您原谅。此致敬礼学生 张丹答: 第二部分(6-22题 43分)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8题。(6分)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6. 这首词的作者是_,按其内容和思想

5、感情分类应属于_。(2分)7.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统领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的特异。B.“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飞往衡阳的大雁也毫无留恋之意。C.“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但悠悠的羌管声使生活减少了不少孤寂。D.“将军白发征夫泪”,白发的不单是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流泪的也不只是征夫,将军也哀伤落泪。8.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词人怎样的心理?(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5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6、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节选自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永安即白帝城。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股肱比喻辅佐之臣。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卑鄙: 若嗣子可辅 辅: 10.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以伤先帝之明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416题。(10分)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乔叶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

8、,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

9、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內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

10、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的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14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15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12分)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

11、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