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51810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管理学原理 课程学习笔记网院学号:13011110550 批次: 201310_ 辅修专业: 会计学_ 姓名:_魏泽晴_ _ 一、学习内容1. 学习目标第一章:理解管理内涵,熟悉管理性质,掌握管理职能,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及其技能。 第二章:了解中国和西方的管理思想吗,熟悉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理解“管理丛林”现象。 第三章:明确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熟悉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掌握管理道德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了解企业加强管理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定义计划的概念,描述计划的特征和作用,区分计划的差别,概述计划的步骤,解释战略管理的概念,说明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识别并选择组

2、织的基本战略和发展战略,理解企业家精神内涵。 第五章:定义预测的概念,识别预测的特征和类别,对比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的方法,解释预测行为的过程及意义,明确时间的含义,说明有效时间管理的步骤及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阐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概述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以及影响目标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定义决策的概念,识别决策的特征和类型,说明决策的意义,解释决策的行为过程,掌握各种决策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解释决策的有效性,阐明群体决策的优缺点。第七章:定义组织、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的概念,区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组织,解释组织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识别各种组织结构的特征,了解团队结构组

3、织、无边界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内涵,阐明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原则,说明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程序。 第八章:定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程序,掌握员工招聘的基本程序,对比人员选拔的两种方式,熟悉员工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理解员工培训的内容与方法,理解员工职业发展的内涵,了解绩效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说明绩效评估的实施程序。 第九章:定义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概念,说明组织文化的特征、功能、结构、内容、以及组织文化的塑造过程,识别引起组织变革的各种内外动因,解释对待组织变革的不同观点及组织变革的推动力量,了解人们为什么会反对变革以及排除变革阻力的方法,比较结构、技术、人员、文化等

4、不同内容的组织变革,阐述组织变革的基本程序,区分不同的组织变革。 第十章:定义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的技能,了理解领导者权威的内在含义,了解人性假设的内容,理解不同风格的领导对组织管理的影响,掌握领导权变理论。第十一章:理解激励的概念及作用,掌握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及分析,掌握群体行为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了解需要动机激励及其与行为的关系。 第十二章:理解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熟悉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说明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掌握期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把握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常用的激励方法。 第十三章:定义沟通和谈判,了解沟通的过程,区分沟通的类别,了解有效沟

5、通的障碍,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站我成冲突管理的方法,掌握有效谈判技能。第十四章:系统掌握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明确管理控制的含义及控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熟悉常见的控制类型、控制的基本原则及管理控制过程,结合实际分析有效控制的基本前提。 第十五章:定义预算及预算控制的概念,了解预算的种类,账务预算在控制中的作用及特点,了解生产控制的内容,熟悉库存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及其他控制方法,掌握管理审计与经营审计的区别,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有效控制的各种技能。 第十六章:了解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管理的影响,掌握 21 世纪管理变革与发展的总趋势。 第十七章:了解了解美国企业的管理

6、特性,熟悉日本企业的管理特性,解释美国、如本企业的管理差异的根源,比较分析中国企业的传统管理和现行管理,认识加入 WTO 对中国企业带来的影响。2章节重点及关键词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鸡丁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计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计划2、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定的计划。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

7、而共同努力的人。管理者的角色: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管理学家亨利.明兹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的 10个角色,并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2、信息角色监听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传播者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处理混乱的角色、谈判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角色管理者的技能:1、概念技能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的是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3、技术技能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3、

8、“利”、“义”观4、人力资源管理思想5、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2、巴贝奇的管理思想3、欧文的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泰罗,主要内容包括:a 工作定额;b 标准化 c 能力与工作相匹配 d 差别计件工资制 e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组织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法约尔。主要内容: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对等、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和集体精神。 “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柏林大学

9、教授韦伯提出的。行为科学理即组织行为理论。1、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说 2、行为科学理论社会责任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1)市场行为要素2)监督行为要素 3)自愿行为要素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计划的特点 1、目的性 2、基础性 3、前瞻性 4、普遍性战略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对涉及组织全局的、长远的重大问题进行的谋划,运用战略所进行的管理就是战略管理,包括对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全过程的管理。预测是以过去为基础,依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对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事

10、先进行科学的推测与估计。时间管理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它可以教会人们学会管理时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时间进行计划安排,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制定行动方案并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从静态(名词的组织)和动态(动词的组织)两个角度理解组织概念:1)有形的组织机构从静态角度考察,组织是以有形实体形式存在的。2)五行的组织活动从动态角度考察,组织是指一系列无形的活动。2、组织的功能1)汇聚力量把分散的个体汇集成集体,实现单独个体无法达到的目标。2)放大力量通过组织内部有效的分工与协作,个体力量的集合还可以实现个体力量简单加总无法达到的

11、目标。组织结构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一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组织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组织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组织分化和组织整合。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即一定范围内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组织的人力资源是指组织所雇用的劳动者,即组织拥有的体现在全体雇员体力与智能上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1)能动性 2)再生性 3)时效性 4)生产与消费的两重性 5)社会性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通过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状况的分析及预测,对组织的人

12、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的总体规划。员工培训目的:1)适应职位要求;2)提高综合能力;3)转变态度观念培训内容:1)技术技能培训;2)人际关系技能培训;3)解决问题技能培训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通过规划职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使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得到不断发展。绩效评估的方法:1、书面描述法 2、关键事件法 3、评分表法 4、行为定位评分法5、多人比较法 6、目标管理法 7、360 度反馈法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特征:1)实践性;2)独特性;3)相对稳定性;4)可塑性;5)综合性。组

13、织变革的动因可以归结为二个:1、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顾客因素;竞争因素;科技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2、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目标因素;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组织变革的阻力:从个体层面看,变革的阻力表现为:员工工作被动应付、消极怠工甚至申请离职调动;从群体层面看,变革的阻力表现为:部门业务开展不力,工作效率低。组织变革的内容:1、结构变革 2、技术变革 3、人员变革 4、文化变革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者是只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人。人性假设

14、就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工作目的的基本估价,对组织中人的不同假设。包括:1、经济人假设 2、社会人假设 3、自我实现人假设 4、复杂人假设领导权变理论:1、菲德勒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2、豪斯的通路目标模型理论3、卡曼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激励,激发鼓励之意,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有道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的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特性 1)相容性 2)奖惩性 3)过程性 4)可变性群体行为,是指在群体中个人行为统一于组织咪表所产生并组织起来的行为,其行为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是个体对其生活和发展的某些条件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现象。特点:针对性、复杂性、发展性、

15、重复性、竞争性、驱动性。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的心理因素。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能够让员工产生满意情绪的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那些容易使人产生不满情绪的因素。后天需要理论:美国管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提出该理论,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有些需要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生活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而获得。公平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人们经常拿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别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如果结果是自己受到了公

16、平待遇,则工作积极努力,生产率提高;反之,如果感到自己收到了不公平待遇,则心理抑郁,缺乏工作热情,生产率下降。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期望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本身对于激发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激发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目标效价,一是期望值。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诱发人的行为的原因来自外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刺激物。激励方法:物质激励:1、晋升工资,颁发奖金2、实物激励3、分红4、员工股份制和产权激励精神激励:1、目标激励2、情感激励3、榜样激励4、行为激励 5、荣誉激励沟通是指信息或想法的传递过程。通过沟通,能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通过沟通,领导者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组织情况,激发下属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力地实现领导职能;通过沟通,组织能够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为其生存和发展赢得更大空间。组织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