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517204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

2、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2.中国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期“适当的方法”指 ( )A.分封制 B.宗

3、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3春秋初期,在鲁国宗庙祭礼上,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鲁闵公的庶兄)的神主(牌位)置于鲁闵公(鲁僖公的前位君主)之前,这一做法被孔子认为不符合“礼”。这是因为此做法( )A破坏了宗法血缘关系 B没有得到周王的认可 C违背了君臣尊卑秩序 D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

4、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中贯穿始终的制度是()A. 皇帝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6.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知府 D. 枢密副使7. 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 阻隔皇帝与各

5、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8有人考据,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于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出身于贫寒家庭。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D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9. 下列史实符合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0.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的官爵和门第。隋唐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 九品中正制的完善 B. 察举制的完善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科举制的推行11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

6、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13右图是古代某一时期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14柳宗元认为,秦末

7、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1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6“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17“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

8、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18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9.右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20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9、选官应注重品行2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 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22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

10、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24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25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26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

11、“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7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9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

12、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30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31题 20 分,第32 题20分,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都在皇权和文官制度的统治下,再配合市场性农业经济的网络。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这两套网络的结构,可以长期保持中国的统一提供相对有效的管理。到了唐代,虽然颇多内乱外患,但基本上,文官制度的体系还是相当有工作效率。宋代的制度,地方有相当的自主权,虽然宋代中央的工

13、作效率并不高,各个地方人治为政,但也能保持经济网络的自动调节。明、清两代,中央权力强大,而在意识形态固定以后,文官体系已不再能做必要的调节,以适应突然发生的变化。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材料二 从理论上说,国王对贵族有管辖权,因为国王是土地分封终极的来源;可是由于每一个封建主只效忠给他土地的人,也就是他的直接封主,所以他可以不听国王或者其他任何人的话;他可以拿起武器和国王打仗,或者和其他任何人打仗。因此西欧的中世纪乱成一团,封建主之间不断打仗虽说按现在的标准看那些只是武斗,而不是战争。然而,正因为如此,西欧的封建社会其实是一个“分”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合”的社会,它没有集中的权力,社会极其混乱。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