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516917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在文化拯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误区。第一是生吞活剥,比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穿上那些被简单复制的汉服,就像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演员。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而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其次是文化造伪。浙江某商人要重建圆明园,这个消息让许

2、多人目瞪口呆。你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也无法还原传统的工艺,结果势必弄出一堆低劣的赝品。还有就是民族节日,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不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吗?道德过度也是一个需要反省的问题。一方面道德匮乏,一方面却又道德过剩,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社会正义方面,比如说对贪官的追踪方面,它扮演过非常正面的角色。有些贪官被摘掉乌纱帽,就是缘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它是民间政治监督的有效手段。但是对普通公民的搜索和道德围剿,我认为还是过度了。搜索权力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需要尽快加以界定的。篡义阐释往往也是灾难性的。我

3、们今天阐释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当然你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但不能严重脱离原义。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是儒学现代化的价值瓶颈,今天很多人要继承儒家传统,却从这句话里发现它是愚昧落后的东西。为了完成儒学的现代化,必须对这句话开刀,加以全新阐释。于是就有人说,这句话表明孔夫子对妇女和儿童的尊重,因为“小人”可以解释为儿童,“难养”的意思就是要尊重他们,好好地伺候着他们,这不是非常符合现代价值观吗?但是“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有时是指底层百姓,但更多是跟“君子”相对,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你怎么能把“小人”随意阐释为“儿童”呢?对历史器物的胡乱开发,常常

4、会制造出新的文化笑柄。奥运开幕式上“击缶而歌”,就是一个典型的礼制错误。这个缶从先秦以来就是专用的丧器,庄周死了妻子,“鼓盆而歌”,敲的就是这种玩意儿。秦国也流行过击缶作乐,那是因为它虽然军事上很强大,音乐和文学却很低级,六国都瞧不起它。汉灭秦之后,缶就只剩下丧器的含义了。到现在湖北民间还有丧歌队的传统,正在申请文化遗产,也就是集体击缶,专门给死者唱挽歌。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让几千个士兵在那里奋力击缶,在下请问导演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摘编自朱大可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想要恢复汉服,使之融入日常,就要依据所测量的人体的18个尺寸来进

5、行改造。B商人重修古迹以及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大肆推销食品都属于文化造伪的行为。C“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不能随意阐释为“儿童”。D庄周妻子去世时,庄周“鼓盆而歌”,把生活中使用的盆临时当做丧器使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为总分结构,条理清晰、论析精当,体现了逻辑思辨性和社会干预性。B对人肉搜索问题,文章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应该尽快界定搜索权力的边界。C作者善于针对文化拯救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举例论证,所举实例古今兼顾。D文章对中国文化拯救过程中的误区从两个方面做了分析和论证,见解深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6、)A对传统服饰的传承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活因素和现代审美观念,不能完全照搬。B当前社会道德匮乏,但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又是道德过剩的表现。C今人阐释古代文献时,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可以有所发挥,但不能脱离原义。D对历史器物开发要严肃谨慎,应当充分了解其文化内涵,否则容易沦为文化笑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魔笛朗风站在考场中间,周围坐满了老师。他操着笛子向大家鞠了个躬,不等口令就开始吹起来。朗风是个不太守规矩的孩子,在梁老师家里,他也总是操起笛子就吹。朗风吹的是乌苏里船歌,这是他特别喜欢的一首曲子。这曲子很甜,第一次听梁老师吹奏时,朗风

7、就感受到那条大河在初春破冰,感受到渔民喜悦的心情。朗风的银笛晃动着,舌尖一下子欢快起来,梁老师为这首曲子加了不少修饰音,依附着甜美的旋律跳跃着,朗风反反复复地吹奏着船歌一段,像舞台上最鲜艳的红绸子不断翻舞着相同的花。吹着吹着朗风忽然就停下来,怯生生地问:“老师,还没让我吹吧?”大家一下子都笑了。刚才看这小孩冲进考场,大家就想笑,他太有个性了,棉袄上系了根红围巾,头发跟鸟窝一样。可大家都不敢笑,这孩子一定是自己从大老远来的,别一笑把孩子笑毛了。“你接着吹吧,孩子”,大个子老师说,“还有什么曲子?”“我想吹一下我老师的一部作品,森林舞曲。”朗风说。他操起笛子演奏起来。这是第一乐章夏末林中,朗风用花

8、舌和颤音不断模仿着各种鸟的声音,从一只小雏燕欢蹦乱跳,到一群乌鸦用翅膀扑打着落叶,再后来是一群大雁从蓝天上飞过。梁老师写的这段曲子,明快而顺畅。朗风想起梁老师带他去听林中漂亮的雉鸡叽叽咕咕地叫,告诉他这嗓音非常自然,是凭着本能随心发出来,然后用笛音来解释它的发音技巧。第二乐章叫作年儿,这一段旋律太欢快了,连朗风家的黄狗听到都会摇晃尾巴。朗风想起,他这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听到梁老师的笛声,不由入神地痴呆着,然后用口哨把刚才的曲子吹了出来,梁老师吃惊地看着他,嘴里更快更拐弯地又吹出一段,朗风又用口哨把这段吹了出来。后来,梁老师主动教朗风吹笛子,爸爸不明白梁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他坚信梁老师是真正的艺

9、术家。他学吹笛子时,梁老师总是一遍遍地吹给他听,让他感受曲子的每一个细节。长笛是有魔力的乐器,气息的着落点会构成不同的音色,但开始时他总是拿不准,有点想放弃了,可梁老师不厌其烦的示范、鼓励的眼神,让他终究没有放下长笛。朗风吹着吹着,旋律变得激昂起来,随后秧歌调就扭了进来。朗风记得,过年的时候,梁老师把那条红色长围巾系在腰上,和全村男女老少都对扭了一遍,嘴里念念有词,哼着什么调,后来他把这些都变成这段音乐。第三部分农忙,那是梁老师在雪夜里点着油灯写的,在夏天看着河畔开满的野花写的。朗风想起春耕的时候,刚下放到农场的梁老师学开拖拉机,但他开的那辆车总是歪歪扭扭,不能犁出笔直的麦道。大家都在笑。休息

10、时,梁老师吹响这根银笛,笛声悠扬,像从很古远的时候传过来的,也像一阵阵夏日里的微风。梁老师教给他,学音乐要听,当音符被演奏者变成声音时,它们就有了 生命,用心听懂这些声音比什么都重要。第四部分是无言曲,朗风记得梁老师说,每个音乐家都有自己的一首无言曲,那是奏给自己听的。梁老师独自一人时,会对着山峰和森林吹奏,笛声平静、清澈,梁老师告诉朗风,就像落叶在水面上漂浮着一样,有时候最简单的声音能吹出最丰富的心灵。朗风的笛声飞扬着,自由地变化,就像梁老师那样,他用笛子感觉自己内在的心思,感觉那些扑面而来的隐在情感。在他的演奏中,无言曲越来越远离当初他记录下来的样子,更像是随风而逝的记忆。一会儿,山林呼啸

11、,那尘封的年代,从卡车上下来的那么多戴眼镜的人,梁老师瘦小单薄的身板,脖子上红色的围巾。一会儿,山谷里飘来春天的气息,梁老师给他重新起的名字,晴朗的朗,像风一样自由自在。一会儿,山风浩荡,他想起梁老师和他一起重奏这段音乐,彼此的呼应像一问一答,也像相互的问候。一会儿,山间大雪弥漫,梁老师没能挺过漫长的严冬,草场边的河滩上,大家为他建了个“家”,这是他的遗愿,他希望留在这里,每年听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的声音。从此,朗风经常来这里,他为梁老师吹笛子,再也没有人指点他,但站在这里,他觉得很多难题会迎刃而解。老师们沉默着,大个子老师摘下眼镜,擦了擦,拿过朗风的笛子,端详着,然后递给其他老师,他们传看着

12、。最后笛子被小心地送回到朗风手里。“是把好笛子,孩子。它原来的主人这里很多人都认识,他是个很好的笛师。”朗风的眼睛有点红,低下头,他想起梁老师生前不止一次对他说的话:“有一天,你会站在音乐学院的乐台上的。”(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标题“魔笛”中的“魔”形象生动,既点出梁老师、朗风师徒二人吹奏技巧的出神入化,隐含着他们对音乐的痴迷,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中的朗风是个“不太守规矩”的孩子,他未经允许就吹奏,演奏无言曲时即兴发挥,因为他想成为梁老师希望的“风一样自由自在”的人。C小说中老师们开始想笑又不敢笑,后来“一下子都笑了”,

13、这些细节描写既丰富了朗风的形象,又表现了老师们对考生的尊重、对朗风的喜爱。D小说结尾部分用老师们传看笛子的举动和梁老师的话暗示朗风能够考取音乐学院,突出了优秀音乐家梁老师在艰苦条件下培育人才、传承艺术的形象。5朗风吹乌苏里船歌段写得精彩,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就画线句子作简要分析。(6分)6小说在描述朗风考场吹奏乐曲的同时,用大量篇幅写他对梁老师的回忆,这样处理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52分)(一)课内文言文检测(18分)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与郑人盟 范增数目项王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C越国以鄙远 项

14、伯杀人,臣活之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以其无礼于晋B.为击破沛公军 吾属今为之虏矣C.樊哙覆其盾于地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卒起不意 进兵北略地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良乃入,具告沛公 令将军与臣有郤 沛公不胜杯杓 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因击沛公于坐A. B. C. D.10.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旦日飨士卒 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往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对等,比得上沛公则置车骑 置:安置C.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D.若属皆且为所虏 属:一类人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11.下列句子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3分)夫晋,何厌之有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群臣侍殿上者 沛公安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王来何操 吾属今为之虏矣 此天子气也 将军战河北 毋从俱死也A./ B./C./ D./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