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原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651689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0.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马原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8马原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8马原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8马原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8马原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马原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马原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目录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人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一 实践与认识 人能否认识世界 怎样认识世界 人能否改造世界 怎样改造世界 从哲学上讲 这就是认识 实践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认识论和价值论要解决的问题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马克思 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使用过实践的概念 并作过很多论述 中国古代哲学 实践是 践行 实行 或 行 主要指道德伦理行为 康德 把实践看成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黑格尔 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费尔巴哈 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

2、系起来 但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一 实践与认识 一 实践的本质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他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这个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文献中 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 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 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实践是社会性的 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内容 性质 范围 水平

3、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主体 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 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含义 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 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任务 设定实践目的 操作实践中介 改造实践客体 能力 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 精神能力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 基本形态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客体 含义 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 为主体

4、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类型划分 天然客体 人工客体 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 社会客体 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 物质性客体 精神性客体 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 自然客体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中介 含义 各种形式的工具 手段以及运用 操作这些工具 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 感官延伸 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 火车 电脑 雷达 人的腿 脑 眼功能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 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

5、行的中介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实践客体 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关系 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 最根本的关系 认识主体 认识客体 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本质上一致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主体 客体和中介不断变化发展 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 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实践的基本结构历史地变化发展 主体客体化 客体主体化 人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

6、因素 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 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以上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它们互为前提 互为媒介 人类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 实践的基本结构 双向运动 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 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 物质生产实践是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 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三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如今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 即虚拟实践 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

7、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 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 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 具有交互性 开放性 间接性等特点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三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在实践和认识之间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四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 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 本质和

8、规律 形成正确的认识 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产生的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你赞成谁的观点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四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如经验资料 实验仪器和工具等 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 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四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一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

9、构 第三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 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 指导实践 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自然科学的创新 推动技术的发展 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 建设精神文明创造精神财富 认识社会和人类自身 改造社会 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四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不是自封的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 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四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 需要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

10、题上的不同观点 一 实践与认识 一 认识的本质 第一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第二 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 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 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 认识的本质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特点 以感性直观为基础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 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又称为直观的 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缺陷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看作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而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所以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 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

11、 认识运动凝固化 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 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 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第三 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 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 它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前提 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同时又克服其离开实践 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的缺陷 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 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

12、出的特点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 认识的本质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 创造离不开反映 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 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 反映也离不开创造 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所以 人的认识是反映性或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 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二 从实践到认识 列宁认为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

13、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就是认识真理 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二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在实践的基础上 生动的直观 抽象的思维 包括感觉 知觉和表象 包括概念 判断 推理 包括概念 判断和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 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二 从实践到认识 第一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二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也需要在

14、实践中发展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二 从实践到认识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不是一个随意的主观愿望 而是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 投身实践 深入调查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 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 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 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 表现为无论在感性认识中还是在理性认识中 都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二 从实践到认识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从广义上看 非理性因素还包括认识能

15、力中具有不自觉 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 如联想 想象 猜测 直觉 顿悟 灵感等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 驱动和控制作用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是更为重要的飞跃 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 从认识到实践 第一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的结果仍然是观念的存在 把观念的存在转变成现实的存在 必须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理论是重要的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但理论的终极意义在于能够指导行动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又是理论实现自身的

16、过程 一 实践与认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 从认识到实践 第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论是否正确 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 是没有得到证实也不可能得到证实的 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实践的检验 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 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 纠正或推翻 并在指导实践 实现自身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包括确定实践目的 形成实践理念 制定实践方案 进行中间实验 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 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 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只有这样 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 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是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 认识 实践 两次飞跃 实践与认识的运动就算完成了吗 既完成了 又没有完成 一 实践与认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完成了 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 如工程计划的实现 科学假想的证实 优秀艺术作品的完成 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