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单元整合课件(必修1)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514259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单元整合课件(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单元整合课件(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单元整合课件(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单元整合课件(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单元整合课件(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单元整合课件(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单元整合课件(必修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新中国的外交 必修一 单元整合 一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时空坐标 二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体系构建 归纳拓展 纵向贯通 一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二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比较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建交热潮及其原因比较 横向比较 两极格局的演变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史学前沿 一 关于 冷战 起源的史学观点 1 美国外交史学界具有权威地位的盖迪斯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文章 尤其是在 我们现在知道了 一书中 将 冷战 发生的责任放到了苏联与斯大林的身上 他认为 斯大林作为一个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领袖 从未放弃过关于 世界革命 的最终

2、理念 在战后苏联对外政策行为的实际发展中 这种理念又同因战争结果而大大加强的扩展苏联国际权力地位必要性的信念结合起来 形成了苏联对外政策与安全战略的进攻性特征 盖迪斯提出 冷战 是同斯大林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没有斯大林的存在 也许根本就不会有 冷战 的发生 通过这样的提法 盖迪斯实际上已将 冷战 发生过程中的领导人个性等历史偶然性因素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2 著名挪威学者伦德斯塔德却明确提出 盖迪斯关于应将 冷战 的主要责任归之于苏联及斯大林的看法 走得太远 缺乏说服力 3 俄国学者弗拉迪斯拉夫 祖博克和康斯坦丁 普列沙科夫则认为 从 冷战 时期出现的大量俄方新资料来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时 斯大林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苏联的生存与发展 因而他的初衷并不是单方面地 不受限制地推行扩张政策 而是希望避免同西方国家发生冲突 为了建立苏联自身势力范围并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 斯大林甚至将与西方国家进行合作作为当务之急 因此 冷战 并不是斯大林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更不是他的思想的产物 相比之下 他们认为美国的积极进取政策是导致斯大林做出反应并进而促使 冷战 形成的重要原因 4 另一位长期研究苏联及 冷战 时期国际关系史的著名学者马斯特尼则指出 对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的政策制定造成最大影响的 是因战后苏联国内外环境中的种种 威胁性因素 而造成的苏联领导人的 不安全感 这正是推动苏联一步步走向 冷战

4、的基本原因 二 史学界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研究状况 1 学术成果 当前学术界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中国外交问题的研究成果中 专著只有一本 即郑州大学赵建文教授所著的 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书 该书主要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作了详尽分析 但未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后其在中国外交中的实践历程进行阐述 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问题的其他研究成果几乎全部是单篇文章 它们一般只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关的某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2 主要不足 一是论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半个世纪前诞生到现今全球化时代发展历程的著述较少 二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角度观察新中国外交发展变化以及进行经验总

5、结的研究成果比较少 学科素养 一 文明史观1 基本内涵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 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 三者协调互补 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文明相互交织 渗透和转化 共同推动人类由低级走向高级 2 主要线索 1 横向方面 人类历史包括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其中物质文明史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 物质交流文明史 物质生活文明史等 精神文明史包括科技文明史 学术思想文明史 文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 政治文明史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 政治制度文明史 政治组织文明史 政治行为文明史和政治技术文

6、明史等 2 纵向方面 人类历史经历渔猎采集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 包括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 包括手工工场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二 典例展示 2018 湖北黄冈质检 阅读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分析中西方在城市化上的差异 主要表明 A A 在城市化上 工业文明明显优于农业文明B 中西方城市化走上了明显不同的道路C 在城市化上 西方是主动的 中国是被动的D 中西方农村人口对城市化的态度不同 解析 英国 1851年 已完成工业革命 故城市化程度较高 法国 1851年 工业革命已经进行 城市化比英国低 中国没有工业革命 城市化最低 故A项正确

7、 材料表格中只有城市化水平的数据 没有城市化方式论述 故B项错误 材料只是列举了1851年的数据 无法判断是主动还是被动 故C项错误 同样 材料只是1851年的城市人口数据 没有东西方关于城市化态度的史料 故D项错误 策略指导 1 抓住不同文明时代的东西方政治 经济 思想文明 如 1 农耕文明时代 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小农经济 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 西方的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工商业经济以及人文精神的起源 2 工业文明时代 西方工业革命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与近代科技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 中国反抗外来侵略 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 经济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8、和曲折发展 文化上形成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 信息化时代 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思想文化的多元发展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曲折艰难发展 2 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时期文明的纵向整合 如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 西欧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等 3 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文明的横向整合 如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文明的比较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7至18世纪明清进步思潮与启蒙运动的比较等 4 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或地区内部的三种文明间的整合 如中国明清时期政治 经济 精神文明等 5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文明发展历程的比较 如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 古今中

9、外经济发展模式及特点 古今中外思想演变历程等 即时巩固 1 2018 广东肇庆一模 1400年到1800年间 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 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 也占据支配地位 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这表明 A 当时中国农耕经济领先世界B 古代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C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领先世界D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 1400年到1800年间 可知处于明清时期 中国的农耕经济仍得到发展 根据材料中 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 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 也占据支配地位 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10、 可知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故A项正确 B项与题目时间不符 故B项错误 明清时期 中国的农耕经济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故C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的是农耕经济 并不是商品经济 故D项错误 2 2018 广西钦州一模 1884年10月13日 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世界公认为本初子午线 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从此诞生 1924年2月5日开始 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这一过程伴随着 A 世界市场的出现B 工业文明的拓展C 殖民扩张的进行D 生活方式的变迁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 世界市场出现的时间是在新航路开辟之时 即16世纪时期 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 故A项错误 根据题目中 1884年10月13日 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从此诞生 到 1924年2月5日开始 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得出 工业文明的拓展和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故B项正确 根据题意 时间由局部走向世界更多强调的是积极影响 殖民扩张的进行也是工业文明拓展的产物 故C项错误 题目中本身牵涉的就是生活方式的变迁 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