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人教版必修四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12456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202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人教版必修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宁夏202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人教版必修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宁夏202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人教版必修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宁夏202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人教版必修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宁夏202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人教版必修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202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人教版必修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2020学年度(下)高二语文期末考试人教版必修四(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川一中2020学年度(下)高二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命题人:赵赞社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筒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

2、,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

3、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别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

4、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宫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B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5、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作“经”。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15分,

6、4-6每小题3分)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

7、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

8、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庄子说剑,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

9、确的一项是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B请治剑服 治:备办。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D王乃校剑士七日 使较量5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A B C D6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

10、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3)夫子休,就舍待命。(二)诗歌阅读 (7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 9题。绝句 石柔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飞球:杨树籽8、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3分)_9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4分)_(三)名句填空题(6分)10.(1)

11、 子曰:“老者安之, , 。”(2) 知者乐水, ;知者动,仁者静;。(3) 道可道,非常道; , 。(4) 大学之道,在 ,在亲民,在 。(5) 好学近乎知, , 。(6) 博学之, ,慎思之,明辨之,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叶圣陶在四川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

12、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

13、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为了浇灌中学生

14、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