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12242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高考作文中怎样更好地“切题” 凡优秀作文,必先切合题意,这是考试作文所必须做到的起码的一条。在切合题意基础上,立意方能真正地升华,不牢牢地依靠基本题意,一切“升华”皆是徒劳的。在高考阅卷的过程中,各地都要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结合当年作文考题评分划等的细则,其中就包括“切合题意”一项,例如2020年全国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某省评分细则中关于“切合题意”一项的规定是:第一:凡是能就感情与认知的关系作文的,只要写得好就判切合题意。第二:凡脱离关系只谈感情或只谈认知,写得再好,判基本符合题意。第三:凡是紧扣关系无论是正方向立意还是反方向立意,只要言之成理,写得好,都可判为切合题意。这里说

2、的正方向是指与寓言立意同,富人受了感情影响作了错误判断;反方向是指反寓言立意,对人越亲越了解,作出的判断越正确。正反方向无优劣之分。第四:凡紧扣关系谈感情与认知的双方向互动作用,写得好也应判为切合题意。互动作用指感情的亲疏影响认知,认知也会影响亲疏。2020年江苏作文题以“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为话题写作文。该题突出了“文学”和“哲学”的因素,所提供的材料比较含蓄,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题面诗意浓郁,充满了思辩的灵动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容易激起考生的写作冲动。考生在审题时就要从这文采飞扬的字里行间,去解读所寄寓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山和水的特性是丰富的,不是截然对立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人也

3、是这样,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全面完美的人格。考生首先要从立体的、多元的辩证思维的角度,理性地解读“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然后抓住“沉稳”和“灵动”这个关键词,融合自己的知识积淀加以引申发挥,从自然界山水的特性中去联想社会生活中某个人、某种人群,甚至整个人类所特有的品格气质,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炼、演绎,去叙写有关的人和事、景和情。如此这般才会切题。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就“流行文化问题”要求考生作一番审视与辨析,并谈谈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对于“一类卷(6170分)”评分细则是这样规定的:观点明确,切合题意,能紧扣“流行文化”阐发自己独特的观点,从小处着眼,立足流行文化的时代性,辨证地分析

4、流行文化。能够在为流行文化举双手赞成大声喝彩时,分析它沾染了商业性与功利性而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能够冷静地客观地肯定它能雅俗共赏,弥补经典文化的一些不足,表达青年一代心声的积极作用。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有时代性,能深入流行文化的本质揭示问题。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文章活泼生色;表达见识独到,彰显个性。有一位上海考生的高分作文如下:浅析流行文化拿到题目一看,我首先想到的是何为流行文化是电视剧、广告,还是流行歌曲、电影、畅销书?不可否认,流行文化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吸引力极大,虽然我对流行文化本身没有任何热爱,比如说有些畅销书,再比如说那些在台上咿咿呀呀的流行歌手。伴随着社会的变化,流行文化全方位地影响了

5、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这个社会当中主流的、强有力的东西,在我们当代生活中无所不在。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构建着我们的文化。可以这样说,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些开始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可是喂养他们长大的这些流行文化却处在一个尴尬的状态当中。流行文化的声色感受,流行文化的直观刺激,流行文化的绚丽形式,在当代青少年生活中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年轻一代,它们巧妙地、不失时机地迎合了身心未定的、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它们制造着一种如泡泡糖一般的快乐,我们这一代人从未经历风雨,尚未步出教室,哪里能领悟社会的繁杂?尚未经历困苦,哪里会体味人世的辛酸?尚未健全自己的文化取向,哪里能知所归趋,做

6、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完全束手无策。老师讲课,往往拿出一摞书,大谈特谈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一股脑地灌输给我们经典文化,其实我回到家却去看大话西游,去看日剧、韩流,去听后街男孩、孙燕姿。我们欣赏并且喜爱这样的文化,觉得它给我提供快乐,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它们构造了我的情感方式、我的价值观念、我的生活方式和我的向往。当然,真正重要的是要去读那些厚重的重要著作,它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提高你、改善你、影响你。余秋雨说,只有书籍,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息传递给你,能把无数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现象,有它存在的理由。文化是

7、大河,任何一个时代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多元的文化,那么整个的文化大河就是一条死河、臭河。不过,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仍然要多与经典文化同呼吸、共命运。简析:这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议论文章。全文以一个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眼球,又开门见山地切入主题。旁征博引,例证、引证相得益彰,可见小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文中指出了“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现象有其存在的理由”,又指出青少年要坚持“与经典文化同呼吸、共命运”的正确方向,稳扎稳打,老练沉稳,有很强的说服力。另外,文中对余秋雨所言的引用可谓恰到好处,锦上添花,使全文增色不少!该文的优势在于准确地把握住了命题者思想的脉搏,没有把流行性文化一棍子打死,也没有对流行文化进行吹捧,而

8、是辨正地对文化进行了分析。在某些方面肯定流行文化为青少年带来一种简单快乐的同时,也看到流行文化因其商业性和功利性带来的肤浅和幼稚,进而提出自己的观:流行文化要接触,厚重的传统文化更要接触。冷静客观的辨证分析法,加上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成就了这篇好文章。如此看来,写得切题的前提是审得准题,把握住了命题者思想的脉搏,然后才有表述得切题。读读下面这篇2020年全国卷第三套题满分作文,我们会获得新的启示。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陕西考生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落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挈雨盖的荷花,那么

9、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开篇扣话题关键词入题,表达得很艺术,综合运用了排比、顶真,善将常见诗句化用在行文中)忘记和铭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管有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但我却说为了忘记的铭记,为了铭记的忘记。忘记与铭记如同一株树上的并蒂果,谁也分不开谁。如果硬要把它们分开,只会造成二者俱伤的结局。我们可以忘记鲜花和掌声,但我们必须铭记泪水和荆棘;我们可以忘记泥泞与乌云,但我们必须铭记坎坷与彩虹;我们可以忘记悬崖和陡峭,但我们必须铭记攀登和艰辛。(亮出观点,辩证思考,扣准了话题特征)我们,在阳光下拼搏过,在六月中失

10、利过。我们,既然能重新回到这里,我们就应该忘记所有的顾虑和徘徊,铭记所有的努力和奋斗,再次挥斥方酋,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主宰沉浮。我们应该并且一定相信我们会看漫江碧透、层林尽染,我们会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我们会铭记,任日月穿梭,我们也仰头大笑开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反观自我,体现乐观向上之追求;虽是联系实际,但写得空灵,笔法老练)忘记时,我们要拿得起,放得下,犹如进入“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超然物外,忘记一切,轻松上路,抛下包袱。铭记时,我们象沙漏一样,分轻重缓急,择甲乙丙丁,一一细心选择,然后拿出最耀眼的那支伸出墙头的红杏,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方,让它绽放,细细释放所有的

11、香味,让它浸透心田。(再扣关键词,表达应该如何处理好“忘记与铭记”)忘记与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会如一杆天平,称出平分秋色;在我们的手中,会如一瓣丁香,香出豆蔻年华;在我们的眼中,会如一丝细雨,润出天街绿意。于是,我们应该在春桃、夏荷、秋菊、冬梅中把忘记和铭记摆在心头。在心灵的石碑上,篆刻忘记与铭记!(再从二者关系的角度点题,升华主题)简析从评卷常规来看,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考场佳作。文章构思巧妙开篇结尾采用了一组比喻形象、排比构段的意象群,以各季花语表示铭记与忘记的可贵,而梅、荷、菊的高洁正可以点化出两者的不可或缺。作者从多角度、用多手段的描述,融入了自己真切的体会,因而,文章显得层次鲜明,内容充

12、实。不仅如此,文章所传达的感情势积极的、热情的,给人一股催人上进的力量。在语言表达上,行文清纯、流畅,抒情色彩浓郁,充满生机与力量。从切合题意突出题意来看,首先是作者抓准关系式话题特点,理解准了二者的关系,在作者看来“忘记与铭记”是不可偏废的。在行文上,怎样来处处紧扣住话题展开呢?作者的一个基本的处理策略就是段段呈现出话题关键词“忘记”“铭记”。具体而言就是,第一段引入话题时有话题关键词,而且形象隽永;然后提出观点时又紧扣话题关键词,澄清该“记”什么与该“忘”什么;展开文章表述如何处理好“铭记与忘记”的关系,也有话题关键词;最后,快速收尾,含蓄形象的点题,仍然紧扣话题关键词。全文是在理性地思考,处处辩证地分析“忘记与铭记”;诗意地表达,时时娓娓而谈如何具体地看待“忘记与铭记”。我们姑且将这种办法称之为“话题关键词复现法”。还需要提醒的是,在高考作文中,如果是写散文或记叙文,而主题的表达又是比较含蓄的,一定要点题,以便让阅卷老师一下子明白你这篇文章的主题与作文试题相关。以前有些考生就在这方面吃了亏,他们选择写记叙文,却又总想着文学作品的主题应该含蓄这一“戒律”,结果写出的作文让阅卷教师反复辨认都难以确定是否与考题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