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新课标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51152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新课标 人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一【高考要求】(2020年):鉴赏评价 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欣赏是语文高考中的“保留节目”。在2002年以前,一直考的是四选一的单选题,两个小题,占6分。2002年起,改为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值不变。(一)2002年高考题借鉴A、试题: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B、简析:试卷第四大题第17小题诗词赏析,

2、给的是常见诗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虽不是很难,而试题却颇不平常。一小题分成三问,或要求表态,或要求阐述。考生不理解折杨柳词为唐代赠别、乡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二)高考的“古代诗歌欣赏”考什么?可能怎么考?A、诗体范围预测:2020年高考,估计可能考到的诗体有三类:绝句(唐宋为主)、律诗(唐宋为主)、词中的小令(两宋为主)。高考不大可能考长诗,因此,复习时应对短诗有所偏重。B、

3、考试内容预测: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分析课文中学过的典故、常识(如“折柳”)。二、【复习建议】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诗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例如枫桥夜泊,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注解往往也包含了很关键的信息,在考场上当然要充分利用。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

4、,提高分析评价能力。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参考金版P149和印发资料)认真阅读高中语文第三册p160中国文学的鉴赏、p24谈读诗和趣味的培养、第五册p150唐诗简介和读本中的有关文章。三、【审读作品,品味语言】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

5、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例5:

6、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例例3:闺

7、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寻寻觅觅,冷冷

8、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要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

9、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检测练习】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的“大”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10、,“孤”是写其景物的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惟有“长”字才能表达出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长”一“直”又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苍凉,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生”字写出明月从深沉广

11、阔的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结合得准确传神。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

12、白独坐敬亭山)“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四、【方法点拨】1、问答型:认真审题,做到“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2、综述型:在明白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式 (1)概括特色(用一个判断句来表明观点)。(2)紧扣住

13、题目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3、对比型:(1)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它们之间的异同点。(2)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字、词、句加以分析阐述。【注意】1、对作品理解、评价、联想,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术语表述要正确,不能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抓住重点,即抓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根据题干要求而定),不要面面俱到,不要节外生枝,不必与试卷外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不必引经据典(如果用到的是课文中学的典故,则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不能写成翻译的文字,不能

14、用读后感代替文学鉴赏。【例题示范】: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五、【难点解析】关于诗歌中体现的思想情感的赏析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