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PPT课件

上传人:ji****ku 文档编号:12650803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髓解剖 功能以及损害表现脊髓解剖 功能以及损害表现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心理科 周芳 位置和外形 Part 1 2 位置 椎管内 上端在枕骨大孔处 与延脑相连 成人脊髓下端 平对第1腰椎体下缘 全长 45cm 新生儿下端平对第 3腰椎体 3 外形 前后略扁的圆柱形 两个膨大 六条纵沟 脊髓圆锥 终丝 4 外形 颈 膨 大 C4 T1 腰膨大 L1 S2 5 外形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6 外形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7 外形 脊神经节 后根上的膨 大 内含感 觉神经元胞 体 8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 对应关系 Part 2 9 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 每对脊神经根的根丝相连的 一段脊髓 共31个节段

2、10 马尾 马尾 腰 骶 尾神 经根在椎管内几乎垂 直下行 围绕终丝周 围形成的马尾状结构 11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 第3 4 腰椎间或第4 5腰 椎间穿刺 12 脊髓节段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全长分为31节 13 内部结构 Part 3 14 中央管 中央管 脊髓中心部 纵贯脊髓全 长 向下达脊髓圆锥处 扩大称为 终室 内含脑脊液 灰质 中央管周围 呈 H 形 由神经细胞的胞体及纵横 交织的神经纤维构成 白质 位于灰质的周围 主要 是纵行排列的纤维束 轴突 15 内部结构 后正中沟 后索 后外侧沟 外侧索 中央管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白质前连合 前索 后角 网状结构 中间带 前角

3、灰质前连合 灰质后连合 中央管 向上通第四 脑室 向下扩张成 终室 内含脑脊液 灰 质 前角 后角 侧角 中间带 灰质前 后连合 白 质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连合 16 灰 质 123 前角细细胞 侧侧角细细胞后角细细胞 17 灰质 侧角 自主神经细胞 C8 L2 交感神经细胞 调节内脏 腺体功能 C8 T1脊髓交感中枢 瞳孔扩大肌 眼眶肌 睑板肌 面部血管和汗腺 S2 S4 脊髓副交感中枢 膀胱 直肠 性腺功能 18 白质 123 上行纤维纤维 束 下行纤维纤维 束 固有束 19 白质 20 上行纤维束 T4 T5 T6 T3 薄束 脊神经节 楔束 薄束 T5以下脊神经中枢突 楔束 T

4、4以上脊神经中枢突 位置 后索 起止 脊神经节 薄束核 楔束核 功能 传导同侧肌 腱 关 节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 触觉 21 上行纤维束 L3 T4 延髓 楔束核 薄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脑桥 中脑 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内囊 22 上行纤维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位置 外侧索周边部腹侧份 起止 脊神经节 胸 核 交叉 脊髓小脑 前束 小脑皮质 功能 传导整 个肢体的运动 和姿势 位置 外侧索周边部背侧份 起止 肌和腱的感受器 胸核 同侧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皮质 功能 传导个别肢体肌的精细运动和姿势协调的信息 23 上行纤维束 小脑上脚小脑上脚 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

5、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皮质 小脑下角 脊髓小脑束 24 上行纤维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位置 外侧索的前半部 起止 对侧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交叉 脊髓丘脑侧束 丘脑 功能 传递痛 温觉 位置 前索前根内侧 起止 后角固有核 主要对侧 少量同侧 白质前连合交 叉 同侧不交叉 脊髓丘脑前束 丘脑 功能 传导粗触觉 压觉 脊髓丘脑束 25 上行纤维束 脊髓网状束 位于脊髓前外侧索 与脊髓丘脑束混在一起上行 止于延髓 脑桥网状结构 内侧份的许多核团 也止于小脑的中继 核团 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重要作用 属于网状上 行激动系统 脊髓顶盖束 位于脊髓丘脑束的前方 传递痛温觉至与视

6、听有关的顶盖区 起始细胞与脊髓 丘脑束相似 故有人认为该束为脊髓丘脑束的侧支 上传冲动可引起头颈转向刺激的来源 脊髓前庭束 位于外侧索 紧靠脊髓 脊髓皮质束 始于脊髓后角 沿皮质脊髓束上行 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到对侧 经内囊止 于大脑皮质深层 可能为浅反射的传入途径 脊髓脑桥束 与脊髓皮质束伴行 有人认为是其侧支 上行止于脑桥核 将外部感觉中继至 桥脑 26 下行纤维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皮质脊髓前束 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27 下行纤维束 功能 控制躯干 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 前角运动神经元 1 皮质脊髓侧束 对侧大脑皮质锥体细胞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3 皮

7、质脊髓前外侧束 同侧大脑皮质锥体细胞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对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白质前连合 2 皮质脊髓前束 同侧脊髓 同侧大脑皮质锥体细胞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同侧脊髓 前角运动神经元 28 下行纤维束缚 功能 控制躯干 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 功能 控制躯干 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 支配上下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半球支配上下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半球 的纤维 躯干肌运动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的纤维 躯干肌运动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 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大部分对侧大部分对侧 小部分小部分 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前束 胸以上 皮质脊

8、髓前束 胸以上 同侧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同侧大脑皮质锥体细胞 锥体交叉锥体交叉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 29 下行纤维束 红核脊髓束 中脑红核中脑红核 交叉交叉 脊髓外侧索脊髓外侧索 后角后角 中继后至前角运动神经元 中继后至前角运动神经元 功能 调节 兴奋 屈肌的活动和功能 调节 兴奋 屈肌的活动和 肌张力 肌张力 30 下行纤维束 前庭脊髓束 起于前庭神经外侧核 在同侧前索外侧部下行 止于灰质板层 和 部分板层 主要兴奋躯干和肢体的伸肌 网状脊髓束 起自脑桥和延髓的网状结构 大部分在同侧下行 行于白质前索和 外侧索前内侧部 止于板层 主要参与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运动的控制 顶盖脊髓束 起自中脑上

9、丘 向腹侧行 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腹侧经被盖背侧交 叉越边 在前索内下行 终止于上段颈髓板层 兴奋对侧颈肌 抑制同侧 颈肌活动 内侧纵束 位于前索 一些纤维起自中脑中介核 后连合核和核以及网状结构 大部分来自前庭神经核 纤维主要来自同侧 部分来自对侧 终于灰质板层 经中继后再达前角运动神经元 主要是协调眼球的运动和头 颈部的运动 31 固有束 紧贴灰质表面 分别位于三个索内 主要由后角细胞轴突构成 行程不 超越脊髓 功能 联系脊髓不同节段 完成节段 或节段间的反射 32 脊髓的功能 Part 4 33 传导机能 感觉 运动 34 反射机能 躯体反射 是指一些骨骼肌的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 如膝反射

10、屈曲反射 内脏反射 竖毛反射 排尿反射 排便 反射等 35 低级中枢 排尿 排便中枢 性功能活动中枢 调节血管舒缩中枢 调节瞳孔变化 36 躯体的神经营养 脊髓前角细胞对其所支配的肌肉有营养作用 当前角细胞病损时其所支配的肌肉 发生萎缩 此前角细胞对躯体骨骼也有营养作用 即在前角病损区内的骨功能表 现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现象 37 脊髓血液供应 Part 5 38 脊髓血液供应 脊髓前动脉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脊髓后动脉 根动脉根动脉 39 1 脊髓前动脉 起源于两侧椎动脉的颅内部分 在延髓腹 侧合并成一支 沿脊髓前正中裂下行 每1cm左右即分出3 4 支沟连合动脉 不规则地左右交替地深入脊髓 供

11、应脊髓横 断前2 3区域 沿途接受前根动脉血供 脊髓血液供应 40 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病灶水平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分 离性感觉障碍 痛温觉缺失而深感觉存在 膀胱直肠功能 障碍 41 2 脊髓后动脉 起源于同侧椎动脉的颅内部分 左右各一 根 沿脊髓的全长的后外侧沟下行 其分支供应脊髓的横断 面的后1 3区域 沿途接受后根动脉血供 脊髓的血液供应 42 脊髓后动脉综合征 病灶水平以下的深感觉障碍 而痛温觉 及肌力保存 脊髓的血液供应 43 3 根动脉 脊髓各段还分别接受来自颈部椎动脉 甲状腺 下动脉 肋间动脉 腰动脉 髂腰动脉和骶外诸动脉分支的 血液供应 这些分支沿脊神经根进入

12、椎管 故称根动脉 它们进入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股 即前根动脉与后根动脉 分别与脊前动脉与脊后动脉吻合 由此构成围绕脊髓的冠状 动脉环 它们分出的分支供应脊髓表面结构及脊髓实质外周部分的供 血 脊髓的血液供应 44 大多数根动脉较细小 在C6 T9 L2三处的根动脉较大 由 于根动脉补充血供 使脊髓动脉血流十分丰富 不易发生缺 血 在脊髓的主要动脉 脊前 脊后动脉 发生缺血时 常在相 邻两根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即T4 L1发生供血不足的现象 称为危险区 脊髓的血液供应 45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 现 Part 6 46 局灶性损害 受损部位 示意图 表现 常见疾病 前角 前 根 运动 神经元 同侧支配

13、节段的肢 体下运动 神经元瘫 痪 急性脊髓灰 质炎 进行 性脊髓性肌 萎缩 47 局灶性损害 受损部位 示意图 表现 常见疾病 后角 同侧节段 性分离性 感觉障碍 痛温觉 障碍 深 感觉部分 保留 触 觉保留 脊髓空洞症 早期髓内胶 质瘤 48 局灶性损害 受损部位 示意图 表现 常见疾病 白质前 连合 两侧脊 髓丘脑 束的交 叉纤维 对称性节 段性痛温 觉缺失 触觉保留 脊髓空洞 髓内肿瘤 49 半切损害 Brown Sequard syndrome 受损部位 示意图 表现 常见疾病 薄束 楔束 脊髓丘 脑束 锥体束 灰质 内运动 神经元 损害节段 以下同侧 上运动神 经元瘫 同侧深感 觉

14、精细 触觉 血 管舒缩功 能障碍 对侧痛温 觉障碍 髓外肿瘤 脊髓压迫症 外伤 50 横贯性损害 受损部位 示意图 表现 常见疾病 双侧的 运动 感觉纤 维 受损节段 以下双侧 感觉 运 动全部障 碍 大小 便及自主 神经功能 障碍 急性脊髓炎 脊髓血管 病 脊髓压 迫症 外伤 51 高颈段 C1 4 四肢上运动元瘫痪 病变平面以下全部感觉丧失 大小便障 碍 四肢及躯干无汗 根痛位于枕 颈后部及肩部 后索损害 Lhermitte征 横贯性损害 52 高颈段 C1 4 C3 5 膈神经麻痹 呼吸困难 膈神经受刺激 呃逆 三叉神经脊束核 同侧面部外侧 痛温觉丧失 副神经核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瘫痪

15、萎缩 后颅凹症状 眩晕 眼震 吞咽困难等 占位病变 阻塞第四脑室 颅内压增高 波及延髓 血管运动和呼吸中枢受损 引起高热并导致死亡 横贯性损害 53 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 C5 T2 双上肢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丧失 上肢有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 括约肌功能障碍 根痛位于肩或上肢 C8 T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 Horner syndrom 横贯性损害 54 胸段chest section T3 12 两上肢正常 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病变平 面以下各种感觉丧失 出汗异常 大小便障碍 胸腹部根痛 或束带感 横贯性损害 乳头水平

16、 T4 剑突水平 T6 肋缘水平 T8 平脐 T10 腹股沟水平 T12 上 中 下腹壁反射中枢分别位于 T7 8 T8 9 T10 12 Beever征 T10 55 腰膨大 L1 S2 L1 2 屈髋障碍 踝反射亢进 Babinski征阳性 股前 上方和腹股沟部位有根痛 下半部受损时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及感觉障碍 L3 S2 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双下肢感觉障碍 膝 踝反射消失 大小便障碍 S1 3 阳痿 横贯性损害 56 脊髓主要节段损害的症状脊髓主要节段损害的症状 横贯性损害 圆锥 S3 S5 Co 无肢体瘫痪和锥体束征 会阴及肛门部 马鞍状 感觉障碍 肛门反射消失 性功能障碍 大小便功能障碍 马尾 损害症状体征可为单侧或 不对称 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 元瘫 肌肉萎缩 根痛多见且 严重 会阴部 股部及小腿 大小便功能障碍常不明显或 出现较晚 57 脊髓圆锥与马尾病变的鉴别 58 谢谢 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