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26507128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防控工作(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疫情防控工作(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疫情防控工作(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疫情防控工作(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疫情防控工作(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疫情防控工作(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校园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01 校园食堂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一、人员安全管理岗前管理1.到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接触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高危人员的食堂人员,要按有关规定至所住(在)社区做好信息登记,接受社区管理,早晚测量体温,14天隔离观察无恙后方可上岗。2.食堂人员要抓好个人卫生,严格按规范洗手消毒,尤其是在制备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要用流动水和皂液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手部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3.食堂人员应尽量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养殖禽畜动物。4.有条件的学校应安排食堂人员全部集中入住专属集体宿舍,实行统一封

2、闭管理,禁止外人进入,严格员工住宿、体温检测和出入登记制度,定期对宿舍区进行消毒,保持干净卫生、通风。上岗管理1.每天对食堂人员进行晨检和餐前检查,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发热(37.3度以上)、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在岗员工,应立即报告学校疫情防控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对与其接触人员测试体温并进行医学观察。2.所有在岗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上岗,且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疫情期间不得佩戴PE材质敞开式透明口罩。接触肉禽类生鲜食材、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还应戴一次性手套上岗操作,避免手部与食物直接接触。3.服务管理。往隔离区送餐的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需佩戴口罩、消毒手套并使用一次性餐盒或相对固定餐

3、盒送餐,送餐至隔离区楼门口指定位置即可,不得进入楼内、室内,不准使用公用餐具送餐。餐饮具每次使用后应严格按消毒清洗消毒的程序操作,及时消毒,独立存放。二、食材进货查验1.严格做好食品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工作,确保来源正规,尤其加强对肉及肉制品“二证一报告”的查验。2.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3.不得采购、饲养活禽畜动物和在食堂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4.要求供应商做好自身场地设备、送货人员和车辆的消毒防护等工作,建议不直接接触收货,由送货人按要求将货物送达指定位置,一定时间后收货人再去验收,电话沟通验收情况。5.采购肉禽类生鲜食

4、材应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手直接接触,查验食材和其他物品前后要洗手。三、食堂加工操作1.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食堂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设施设备正常运转,食品原料安全,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规范原料控制、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留样管理。2.肉蛋等菜品加工必须烧熟煮透,烹饪中心温度务必达到70以上。3.疫情期间暂停制售生食类、冷食类(不含水果)食品和裱花蛋糕(三明治),以及制作以生鸡蛋为原料且不经加热处理的沙拉食品。4.确保餐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后使用,餐用具的清洗消毒参照餐饮服务食品安

5、全操作规范中附录J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建议优先采用热力方法消毒。四、场所清洁消毒1.每天对加工售卖区域、就餐区域、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电梯间和洗手间等进行消毒,洗手间应配备洗手水龙头及洗手液、消毒液等。2.保持加工区域和就餐区域的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并对空气过滤装置进行清洁消毒。疫情解除前停止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重新开启使用前应规范清洗和消毒。3.每次送餐后对外送餐食的工作服、工用具和车辆进行清洁消毒。4.如有近期出现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就餐过的食堂,应及时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五、配餐就餐管理1.在显著位置张贴疫情防控知识海报,如佩戴口罩、勤洗手、排队保持距

6、离等。2.配备相应的测温器具,对就餐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现有发热、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报告学校疫情防控人员,由专人送餐,不得进入食堂就餐。3.在食堂入口设置洗手池,并配备洗手液等。4.售卖人员一律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口罩和手套,更换经消毒过的工作服,销售中少用语言交流,与对方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5.在疫情防控解除前,停止大规模聚餐活动,错峰就餐,鼓励食堂提供营养套餐,由学生自带餐具,打餐后回宿舍用餐。02 学生宿舍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一、人员安全管理1.宿管人员每天进行晨检,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佩戴口罩上岗。2.实行学生公寓封闭管理。进入人员实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管理、实名登记验证

7、并须佩戴口罩。疫情防控期间谢绝外人来访。3.发现发热(37.3度以上)、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疫情防控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对与其接触人员测试体温并进行医学观察。4.到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接触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高危人员的人员,要按有关规定至所住(在)社区做好信息登记,接受社区管理,早晚测量体温,14天隔离观察无恙后方可上岗。5.有条件的学校应安排宿管人员全部集中入住专属集体宿舍,实行统一封闭管理,禁止外人进入,严格员工住宿、体温检测和出入登记制度,定期对宿舍区进行消毒,保持干净卫生、通风。二、场所清洁消毒1.每天对学生宿舍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清洁消毒,尤其是楼

8、梯扶手、门窗、电梯等使用频率较高区域,并定时对学生宿舍房间内部进行消毒。2.宿舍内部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保持空气流通。3.设立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点,按要求分类投放废弃口罩、外卖餐盒等,及时对垃圾投放点和收集站进行消杀。4.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14天内武汉停留史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三、学生个人防护落实8项个人防护措施:1.必戴口罩2.拒吃野味3.勤快洗手4.减少串门5.注意卫生6.拒绝谣言7.配合查验8.科学就医鼓励在学生床位悬挂围帘、蚊帐等简易防护工具。03 学校图书馆疫情防控工作指

9、引一、图书馆场馆管理1.在疫情流行期间,学校图书馆一律停止对外开放。2.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学校开学后,图书馆场馆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经学校同意后对师生开放。3.正式开放前对图书馆进行预防性清洁消毒。4.保持图书馆空气流通。保证馆内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5.保持图书馆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6.图书馆内应提供相应设施和条件,供读者和工作人员保持清洁使用,避免各类病菌接触式传染和交叉感染。7.图书馆内电梯、楼梯、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览器、触摸屏等公共接触区域,每天重点消毒。8.对馆藏书籍进行杀菌除尘清洁处理,有条件的馆可以进行杀菌消毒处理。9.定期对图书馆

10、馆区进行全面清洁消毒。二、图书馆人员管理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高防病意识。2.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应进行登记并测量体温。3.严格控制入馆人数,对入馆人员进行登记。4.入馆人员自行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不佩戴口罩不得入馆。5.对入馆读者进行体温测量,正常方可入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6.图书馆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一次性口罩,供有需要的人员使用。三、图书馆保障服务1.疫情防控期间,有条件的图书馆应保障信息系统和相关服务平台正常运行,畅通师生远程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途径,开展网上咨询等服务。2.闭馆期间,已外借图书一律停止归还,借期顺延,逾期免责。3.有条件

11、的学校应创新工作方法,多途径满足读者需求。04 学校实验室疫情防控工作指引1、正式开学前,所有学校原则上暂停教学实验活动。不使用的实验场所实施封闭管理。2、正式开学后,所有学校必须对所有实验场所进行综合检查,排除疫情和安全隐患后方可重新启用。3、正式开学后,必须科学调配实验场所使用时间,控制人员密度,配备相应防护设施设备,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消毒。4、进入实验场所人员,必须进行体温监测和身体状况登记,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5、疫情防控期间,所有使用的实验场所和参加实验的人员情况,必须当日报告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6、从重点疫区返校及与确诊、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师生或已有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症

12、状人员,严禁进入实验场所。7、正式开学前,高校因特殊原因确需进行的科研实验,必须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并报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备案。8、高校涉及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与攻关的实验室和实验人员,必须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并报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备案。9、强化实验动物安全管理。涉及实验动物、微生物培养、细胞培养等类别的实验室,必须严格落实专人喂养、专人看护、专人管理制度。10、进一步加强实验场所危险物、爆炸品和气体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五双”管理制度,加强巡查检查,完善和熟悉应急处置预案,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End)学校食堂常用洗消保洁知识一、消毒方法: 1.酒精:酒精能使细菌的

13、蛋白质变性凝固。可使用 75%酒精对手部、刀具、砧板、工具、操作台、设备和手机消毒。2.沸水、蒸汽:从沸腾开始保持 100 摄氏度,10 分钟以上即可达到消毒目的,适用于消毒餐具。3.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可带走病毒,降低其在室内的含量,降低感染几率。 4.高锰酸钾溶液:使用 5高锰酸钾可消毒餐具、蔬菜和水果,浸泡 1 分钟之后用干净饮用水再冲洗一遍即可。 5.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细菌的酶失去活性导致死亡,是 非常有效的消毒杀菌法。在餐桌椅、地面、墙面等使用 1-3%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6.消毒液: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 250mg/L(又称 250

14、ppm)以上,餐用具全部浸泡液体中 5 分钟以上,消毒后的餐用具应使用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7.红外线: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 120 摄氏度以上,保持 10 分钟以上。 8.热力洗碗机:一般控制水温 85 摄氏度,冲洗消毒 40秒以上。49.紫外线灯:使用 30 分钟即达到消毒杀菌效果,适用于对空气、水和工作服消毒杀菌,主要用于备餐间、食品加工间和更衣间,使用时应避开直接照射人体。二、餐用具保洁方法:1.消毒后的餐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抹布、餐巾擦干,避免受到再次污染。2.消毒后的餐用具应及时放入密闭的餐用具保洁设施内。三、重点提示1.餐用具的标准化洗消必须做到全覆盖,防止遗漏产生污染。2.餐用具洗消后保洁不到位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