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650519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日照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版本1.0) Word 资料目录1概述41.1范围41.2引用标准41.3数据定义51.4术语51.4.1地名 geographical name51.4.2标准地名 standard geographical name51.4.3地址 address51.4.4标准地址全称 standard address51.4.5地址别名 address alias51.4.6地址元素 address element51.5基本约定61.5.1数学基础61.5.2数据格式61.5.3表示方法62技术要求62.1概念模型62.2逻辑模

2、型82.2.1数据分层82.2.2属性项定义82.3标准地址描述规则152.4地址代码编写规则153技术路线及作业流程153.1技术路线153.2外业调查173.2.1政区183.2.2道路183.2.3铁路183.2.4河流183.2.5水库183.2.6湖泊193.2.7院落193.2.8房屋193.2.9兴趣点203.2.10单位203.2.11门(楼)址213.3内业采集223.3.1政区223.3.2道路223.3.3铁路223.3.4河流223.3.5水库223.3.6湖泊223.3.7院落233.3.8房屋233.3.9兴趣点233.3.10单位243.3.11门(楼)址244质

3、量要求254.1逻辑一致性254.1.1地名地址名称的一致性254.1.2地址层次关系正确254.1.3时间特征的一致性254.2数据完整性264.3资料完整性264.4时间属性要求264.5地理位置要求265提交成果266数据入库及更新维护276.1数据入库276.2数据更新维护276.2.1数据更新276.2.2数据维护28附录1:要素分类代码表28附录2:行业代码分类31附录3:地名地址调查表参考32前言为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日照市国土资源局立项开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由数据层、

4、服务层和运行支持层组成。其中数据层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重点之一,其主体内容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包括地理实体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与高程数据。本规范由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地籍管理科提出。日照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生产技术规程1 概述1.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日照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中的地名地址数据的分类、描述、地理标识表达规则,规定了地名地址数据库核心字段定义,地址数据质量要求。本规范中的地名、地址部分适用于日照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2 引用标准本生产技术规程的技术依据及参考资料:(1)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

5、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CH/Z9002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 2004(3)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10072001(5)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183172001(6)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782008(7)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2004/J2982004(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一部分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2007(9)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 177971999(1

6、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11)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 CH/Z 90012007 (12)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13)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CH/Z 900420091.3 数据定义地名地址数据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地名、地址信息的结构化描述与标识。其以坐标点位的方式描述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和属性,是专业或社会经济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通过地理编码或地址匹配进行挂接的媒介与桥梁。1.4 术语1.4.1 地名 geographical name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1.4

7、.2 标准地名 standard geographical name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名称。1.4.3 地址 address具有地名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位置的结构化描述。1.4.4 标准地址全称 standard address由主管部门确定的,符合标准命名规则包含完整层次关系的地址完整名称。1.4.5 地址别名 address alias对地址的简称或约定俗成的其他名称。1.4.6 地址元素 address element构成地址的最小语义单元,地址元素通常是某个地理实体的

8、名称。如“泰安路8002号”由“泰安路”和“8002号”两个地址元素组成。1.5 基本约定1.5.1 数学基础考虑将来和省平台对接,采用两套坐标系统。(1) 坐标系统:西安80坐标系,坐标单位:米;(2) 坐标系统: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单位:度(需要时转)。1.5.2 数据格式成果数据的数据格式为ESRI Shapefile格式。1.5.3 表示方法本设计使用巴科斯范式(BNF)语法,是描述计算机语言语法的符号集,其语法规定如下:(1)在双引号中的字(“World”)代表着这些字符本身。而double_quote 用来代表双引号。(2)在双引号外的字代表语法部分。

9、(3)尖括号()内包含的是必选项。(4)方括号()内包含的为可选项。(5)花括号()内包含的为可重复0 至无数次的项。(6)竖线(|)表示在其左右两边任选一项。(7):= 表示“被定义为”。2 技术要求2.1 概念模型地名地址信息以地理位置标识点来表达,可以利用该标识点实现相应地理实体的空间定位。与某一地理实体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经济信息(如法人机构、POI、户籍、)可以通过地理编码或地址匹配挂接或关联到这一位置标识点上。地名地址数据包含标准地址(地理实体所在地理位置的结构化描述)、地址代码、地址位置、地址时态等信息,还需包括与其相关的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

10、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地理实体标识码等信息。地名地址数据的概念模型如图1-1所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地理实体 地理实体标识码* * 1 几何单形 *+地址信息 1* +地址信息 *点地理位置标识点+地址信息: 地址信息地理要素地理位置标识点+结构化地址描述: Char+地址代码: Char+住址存在标识: Char+地址是否已登记: Char+地址横坐标: double+地址纵坐标: double+地理实体标准地名: char+地理实体地名别名: char+地理实体标识码: char+地址采集时间:Date+地址命名时间:Date+地址停止使用时间:Date+兴趣

11、点行业类别:char地址代码-政区名称代码:char-基本区域限定物代码:char-局部点位置描述代码:char图1-1 地名地址数据的概念模型2.2 逻辑模型2.2.1 数据分层数据分层的原则是按照要素类及几何表达方式进行分层,具体的逻辑分层如下表所示:表 1 地名地址分层数据集(DataSet)层号数据类FeatureClass)类型标识图层标识地名01政区PTBOU02铁路PTRAI03道路PTROA04水系PTHYD05院落PTYAR06房屋PTBUI07兴趣点(自然)PTNAT08兴趣点(人工)PTHUM09单位PTINT地址10门(楼)址PTDOO说明:成果数据命名方式为: “图层

12、标识”“类型标识”,例如,地名-政区图层的名称为“BOUPT”。2.2.2 属性项定义2.2.2.1 政区BOUPT序号字段名称字段含义类型长度约束字段说明1CLASID地名类别字符200M数字组合。符合GB/T18521。2NAME标准地名字符200C汉字、字母和数字组合。汉字字符集遵循GB 18030 规定。3ANONAME别名字符200C汉字、字母和数字组合,汉字字符集遵循GB 18030 规定。当该标准名称对应多个别名时,多个别名之间用“#”字符分开。4X地址位置标识点的纵坐标数值(10,6)M字段长度:10,小数位数:65Y地址位置标识点的横坐标数值(10,6)M字段长度:10,小数位数:66ENTIID地理实体的唯一性标识码字符200M汉字、字母和数字组合。汉字字符集遵循GB 18030 规定2.2.2.2 铁路RAIPT序号字段名称字段含义类型长度约束字段说明1CLASID地名类别字符200M数字组合。符合GB/T18521。2NAME标准地名字符200C汉字、字母和数字组合。汉字字符集遵循GB 18030 规定。3ANONAME别名字符200C汉字、字母和数字组合,汉字字符集遵循GB 18030 规定。当该标准名称对应多个别名时,多个别名之间用“#”字符分开。4X地址位置标识点的纵坐标数值(10,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