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6504385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建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集【2014年】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张祖传明张岳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

2、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紞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密言于紞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今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紞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紞被谴自经,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

3、祖独往经理其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摘编自小山类稿)注若:或者。方田:指方田均税法。紞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杀。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绳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B即以其事属之 属:交付。C无逾祖矣 逾:超过。D不可胜计 胜: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

4、明张祖尽职尽责的一组是(3分闽中法令严核 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昼夜栉理而错画之 为治当责实效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 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 A B C D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D.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5、3分) 译 (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3分) 译 【2013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象甚夥。世兵,逃乱在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焉

6、;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

7、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胜国:前朝。劣:仅仅,才。磐折:弯腰。较然:明显的样子。吊:悲伤。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所导火灭 会:适逢 B、意其穴竟于是 意:料想 C、亦阳慑为殆 慑:害怕 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 虞:欺骗3、下列四

8、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 )(3分)是中极暗 烟郁勃满洞中 心骇乱恐甚 如是,仅里所 有泣者,恚者,诟者 喜幸生手其额者 A、 B、 C、 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那一个叫龙洞。 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初焉,

9、若高阔可步。(3分)译: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3分)译: 【2012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游龙鸣山记【明】 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夹路北转。涧多

10、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门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予以未登绝顶为快,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熏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

11、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洲,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注】章:大材。 褰裳:撩起衣裳。 沆瀁:水深广的样子。 心平气易:心情和悦。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杳

12、无穷极 杳:深远B.修篁干霄 干:冲C.延坐后堂 延:延请D.履苍莽中 履:鞋子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春霁既久,风日暄丽峭壁对立,状若华表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其北有“甘露寺”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A. B. C. D.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C. 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

13、样纯正的快乐。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译: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译: 【2011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虞集延祐五年,某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