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物.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26491081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物.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20052006学年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生 物20051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主动运输 B细胞膜上有各种载体 C自由扩散 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下列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系统的是A叶绿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3.下面有关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的固氮过程就是氮被吸收到植物体内并被利用的过程B

2、氮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会形成不可转移的物质C土壤中反硝化细菌在O2充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最终转化成氨气D动物产生的尿素经多种微生物转化成的氨可被植物吸收利用4.发现了细胞凋亡规律的三位科学家被授予了2002年的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老人的头发会变白B癌症就是细胞凋亡机制不能启动造成的,未来可以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治疗癌症C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5.图示植物细胞内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以下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叶绿体中,过程的发生需要水的参与B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C过程中发生了活

3、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D过程保证了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及时得到能量供应6.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的四分体个数是A46 B23 C4 D07.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不是为了A把两个植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 B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获得杂种植株 D获得人工种子8.某地的一片农田中,农作物的幼叶首先出现卷曲、黄化、枯死等现象。经专家建议,在此农田中使用了某种化肥后,症状很快好转。请你判断他们使用的化肥可能是下列哪一种?AKCl BCa(H2PO4)2 CMg(H2PO4)2 DNH4NO39.在培养各种细菌的过程中,下列各项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A接对数期的菌种,可缩短调整期 B不

4、断添加培养液,能保证细菌不进入衰亡期C连续培养,能延长稳定期 D适当调节温度,可加快细菌生长速率10.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11.关于单克隆抗体的不正确叙述是A化学性质单一 B用有性繁殖获得 C特异性强 D可用于治病、防病1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幼叶和老叶光合

5、作用强度一样B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C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光合作用强度越大D森林中不同部位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13.多倍体植物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剧烈变化影响到细胞的分裂,发生了A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B染色体已经复制,但分裂受阻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14.除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以外,能够进行碳素同化作用的还有细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用下表表示。综合上述三种情况,碳素同化作用的总方程式(通式)应当是类型碳来源能量来源氢来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CO2光水细菌光合作用CO2光硫化氢等化能合成作用CO2化学能水等 15.动物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来

6、源中没有下列哪一条?A小肠上皮细胞从肠道中吸收来 B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C原有蛋白质水解产生 D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16.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由胚乳或子叶供给养分 B种子内的有机物含量在逐渐减少,但种类增多了C种子内的有机物合成量大于消耗量 D种子内的水分增加了,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变小了17.与括号内的几种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禽流感病毒)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是分解者,是生产者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是厌氧型,是需氧型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异养型,是自养型D从结构和成分看,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18.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

7、在野外实习中,发现某溪流中的蝌蚪能逐渐长大成为大蝌蚪,但迟迟不能发育为蛙。这不能说明A蝌蚪体内不能正常产生甲状腺激素 B溪水中可能缺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化学元素C蝌蚪体内不能正常合成生长激素 D蝌蚪因内分泌功能障碍而不能正常完成变态发育19.光合作用产生的H与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A都用于还原C3 B都用于还原O2C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3 D前者还原C3,后者还原O220.人类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能管理躯体运动,经过中央前回的分析和综合,使机体对体内外刺激做出准确而迅速的反应。下列有关中央前回的错误叙述是A刺激中央前回对应的皮层代表区,可引起胃肠蠕动B支配上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大

8、于支配下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C刺激左大脑半球第一运动区的顶部皮层代表区,可引起右下肢的运动D第一运动区皮层代表区范围大小与其所支配的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呈正相关21.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22.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23.医生常把化验人体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的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其

9、原因是AGPT是一种能够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的酶 BGPT只存在于肝脏细胞中C当肝脏发生病变时,GPT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 DGPT对肝脏细胞会造成伤害24.椎实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右旋对左旋是显性,杂交实验发现:当亲本为右旋左旋时,F1为右旋;而当亲本为左旋右旋时,F1为左旋。番茄的果皮颜色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杂交实验发现:当亲本为红色黄色时,所结果实的果皮为红色;而当亲本为黄色红色时,所结果实的果皮为黄色。根据上述材料推测,影响椎实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及番茄果皮颜色的遗传方式是A前者为细胞质遗传,后者不能确定 B前者为伴性遗传,后者为细胞质遗传C两者均为细胞质遗传 D两者均为细胞核遗传25.

10、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有3600人;褐眼人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26.下列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有水稻维管束鞘细胞 小麦叶肉细胞 玉米维管束鞘细胞 小麦胚芽鞘细胞A B C D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

11、部基因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D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28.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包括A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酶C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2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

12、本条件,若被破坏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下列情况属于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 B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C糖尿病 D苯丙酮尿症3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因此基因突变不利于生物的进化B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突变是由于在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D人为改变环境条件,可以促使生物产生变异,但这种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32.抗原的性质包括A异物性 B大分子性 C易变性 D特异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分。33.(9分)下图所示为细胞中三种有机化合物的组成,请据图回答: (1)图中D在动物细胞中主要是指_,在植物细胞中主要是指_。相对两者来说图中A是指_。(2)组成图中B的主要化学元素是_。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图中E还可与D形成_,其作用与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_反应有关。(3)图中C是_。图中F在动物细胞中存在于_中,其形成方式是_。34.(9分)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温度和氧浓度对小麦根系吸收K+、NO3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在520范围内,根系吸收离子的相对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