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上《岳阳楼记》ppt课件2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476506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上《岳阳楼记》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九上《岳阳楼记》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九上《岳阳楼记》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九上《岳阳楼记》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九上《岳阳楼记》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上《岳阳楼记》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上《岳阳楼记》ppt课件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仲淹 四大名楼总图 中国四大名楼 岳阳楼黄鹤楼 鹳雀楼滕王阁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写于1038年 1046年 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重修岳阳楼 当时 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 并送去一本 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 凭着丰富的 想象 写下了千古名篇 岳阳楼记 表达了他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 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 以天下为己任 树立崇高的理想 要有宽阔的胸 怀 解 题 岳阳楼位于

2、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 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 宗开元四年 716 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 取名 岳阳楼 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岳阳楼 高三层 下临洞庭 遥望君山 建筑雄伟 气势 磅礴 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 诗文 自范仲淹 岳阳楼记 后 岳阳楼声名益 著 与湖北黄鹤楼 江西滕王阁齐名 被誉为楚 地三大名楼 成为游览胜地 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 苏州吴县 今江 苏吴县 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 文学家 他出身贫 寒 自幼苦学 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27岁 中进士 为官敢于直谏 曾负责西北边防 屡立战 功 后任参知政事 副宰相 提 出革新朝政建议 触

3、动保守派利 益 遭到贬谪 死后谥文正 著 有 范文正公集 他是北宋诗 文革新运动的先驱 他的诗文代 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 具有鲜 明的政治内容 读准字音 读懂文意 读出感情 学法指导谪守 怒号 予观夫 属予作文 偕忘 樯倾楫摧 浩浩汤汤 Zh h o f zh xi q ng sh ng 岳阳楼记 宋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 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做 太守 写文章我在 于是 就 到了 这件事来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 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4、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 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包含 广阔这就是 既然 这样 那么 聚集 在能够 容纳 气势磅礴 宽阔无边 千变万化 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 运用比拟的手法 衔 吞 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 把 远山 长江 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 成了 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 连 接 来替换 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 画面 是静止的 效果没有这样好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 用 衔远山 吞长江 如果把 衔 改为 连 把 吞 改为 接 好 不好 为什么 写 迁客骚人 的 览物之情 作者没

5、有停留在写景上 而用 然则 从 岳阳楼的地理形势 转入写什么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 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 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连绵不断的雨 迫近 昏暗 这 国都 朝廷 表并列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 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 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 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代指鱼儿小岛有时候 完全消散 尽头 大概握 拿 对比阅读第三段和第四段 手法 情景交融 对比 动静结合 嗟夫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 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 人 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他们 表顺接的连词 在 之后 表顺接的连词 哎 在 这样 因为 为什么呢 或许曾经啊 在 之先 古仁人之心 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手法 互文 进 指什么 退 指什 么 进 指 居庙堂之高 在朝 廷上做官 退 指 处江湖之远 在偏 远的地方做官 微斯人 的 斯人 指什么 人 指古仁人 也暗指滕子京 表 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对的

7、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 组是组是 A A 浩浩汤 浩浩汤汤汤 sh ng sh ng 宠辱宠辱偕偕忘忘 ji ji B B 岸芷 岸芷汀汀兰兰 d ng d ng 谪谪守巴陵郡守巴陵郡 zh zh C C 一碧万 一碧万顷顷 q ng q ng 霪霪雨霏霏雨霏霏 y n y n D D 心旷神 心旷神怡怡 y y 阴风怒阴风怒号号 h o h o C h o t ng xi 2 下面用谈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滕子京 谪守 巴陵郡 B 属予 作文 以记之 C 予观夫 巴陵 胜状 D 此则 岳阳楼 之大 观也 D 3 对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组是 A 予观夫巴陵胜状 好的景色 朝晖夕

8、阴 日光 B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任 太守 百废具兴 兴办 C 南极潇湘 尽 薄暮冥冥 跟 厚 相对 D 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 C 4 下面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 衔远山 吞长江 B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C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D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B 5 文中出现的成语 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 第一段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写作背景和 作记的缘由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透露出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政 绩卓著的赞赏 也暗含对宦海沉浮的 悲慨 为下文写景 抒情 议论作了 铺垫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 的 悲 和 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 的 悲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 的 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 古仁人之心 作对比 引出下文 由写情自 然转入议论 突出全文的主旨 第一部分 1 段 第二部分 2 4段 第一层 2段 第二层 3 4段 第三部分 5段 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 的缘由 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文章主体 写 迁客骚人 或悲或喜的 览物之情 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一问 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 迁客 骚人 的 览物之情 一明一暗 一喜一悲 形成鲜明对比 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这是全文的核心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结

10、构图示 岳 阳 楼 记 一 写作缘由 背景 谪守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缘由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二 巴陵胜状 览物之情 岳阳楼大观 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阴 悲 晴 喜 抒情 三 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先 忧 后 乐 主旨 议论 主旨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 表达了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 政治抱负 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 分析鉴赏 1 本文构思精巧 作者不写岳阳楼 历史和重修经过 也不泛泛铺陈周围湖 光山色 而是抓住不同的人对景物所产 生的不同之情 引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探 求 从而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11、2 文章叙事 写景 议论和抒情相 结合 以叙事作引子 写景引出抒情 抒情诱发议论 环环相扣 有力地揭示 了主题 3 骈散结合的句式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 内容相关 行 文相邻 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跟对偶相似 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 求 散句 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 也可以 说 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首段叙事 用散句 写岳阳楼大观用骈句 起 结句 又为散句 洞庭湖上一阴一晴多为骈句 结句又为散句 节奏不断变化 读起来声 调铿锵 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下面语段 回答问题 嗟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 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 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

12、忧 然 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 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噫 微 斯人 吾谁与归 这段文字选自 作 者 他是 朝代 家 家 或异二者之为 中的 二者 是指 A 迁客骚人 和 商旅 B 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和 春和 景明 波澜不惊 C 去国怀乡 感极而悲者 和 心旷神怡 其喜洋洋者 D 居庙堂之高 和 处江湖之远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政治 文学 C 是进亦忧 退亦忧 中的 进 和 退 分别指 A 不以物喜 和 不以己悲 B 居庙堂之高 和 处江湖之远 C 忧其君 和 忧其民 D 先天下之忧 和 后天下之乐 B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句中 的 斯人 指的是 这种人的忧 乐观是 作者以此

13、鞭策自己并 勉励朋友 滕子京 古仁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 本段开头以 古仁人之心 与 二者之为 相比较 引出了下文的议 论 B 退亦忧 与 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 相呼应 C 微斯人 吾谁与归 这句话 的意思是 没有这种人 我同谁一道 呢 D 这段文字 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 怀和政治抱负 对本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B 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 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B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C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 C 岳阳楼记 选自 作者 字希文 宋朝 家 家 岳阳楼记 为历代名篇 文章以凝 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的高尚情操 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 乐而乐 文学 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政治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