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ppt课件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471110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宋明理学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 尊儒术 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主流地位 从此儒学便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 影 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 历史的车轮不 断前进 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 答案是肯定的 儒 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 儒学又如何保持它的主流 地位呢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说 儒 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一个重要的 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 宋明时期 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宋明理学阶段 理学在宋代 兴起 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 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

2、新的高 度 什么是理学 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 他们的主张有哪 些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 些内容 一 宋明理学产生背景 1 儒学困境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思考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 有什么影响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 古印度摩揭陀 国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东汉前期 传入中国 由于它的平和性 从未 主动挑起宗教战争 圆融性 鼓 吹三教合一 及它的中观哲学与中 庸之道极为相似 都摒斥走极端的 思路 加之其因果轮回的理论对社 会产生极大影响 尤其一些高僧在 弘扬佛

3、法的同时也阐发儒学经典 体现了佛教儒学化的倾向 所以魏 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为中国士大夫 所广泛接受 禅宗就是中国化了的 佛教 六祖慧能 白马寺创 建于东汉永平 十一年 公元 68年 是佛 教传入我国后 第一座由官府 建造的寺院 所以历来被尊 为中国佛教的 祖庭 和 释源 有 中国第一古刹 之称 白马寺 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 南 北长约1公里 现存石窟1300多个 窟龛2345个 题记和 碑刻3600余通 佛塔50余座 佛像97000余尊 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道教的产生与传播道教的产生与传播 东汉顺帝 公元126 144年 时 张道陵在四川鹤 鸣山创立道教 他自称

4、 太 清玄元 并用符水咒法为 人治病 奉其道者 须出五 斗米 因此在当时称为五斗 米道 东汉末年 张角创立 太平道 这是道教早期的两 大派别 道教尊老子为教祖 奉 道德经 等为主要经 典 魏晋时期玄学 一种哲 学思潮 盛行 其代表人物 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 促成 儒 道融合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老君岩 福建泉州清源山 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 子洞悉世间沧桑 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老君岩 道教圣地 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年12月15日入选 世界遗产名录 现存4座道教宫殿 2座宫殿遗址 2 座道观及大量神祠 岩庙 武当山 另类皇帝 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 自幼饱读儒家经书 一 度又信奉道教 经常屈驾拜访著名

5、道士陶弘景 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 山中宰相 后 梁武帝又 舍道释佛 以皇帝之身出家 舍身 同泰寺 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三教图 三教 是指 儒教 佛 教 道教 三教合一 不是 儒教 佛教 道教合为一体 而是一种相互吸纳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教合一 聚仙庭 少林寺壁画 1 表现 汉末 魏晋 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 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佛教 道教的传播 儒学的统 治地位受到动摇 唐宋时期 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 出现三教合一的 社会潮流 过渡 为重兴儒学 唐宋儒家学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一 理学产生背景 1 儒学困境 2 原因 2 儒学发展 1 概况 唐朝中后期 韩愈 李翱提出复兴儒学

6、主张 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 韩愈提出 道统 思想 李翱提出从 性命之源 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主张 影响 2 影响 为理学创立奠定基础 何为宋明理学 理学 一词 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 朱熹和二程都说过 理 程颢曾说过 吾学虽有所受 天理 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理 因此成为二 程哲学的核心 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 二程兄弟所谓的 理 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 也是指人类社会的自然 原则 它适用于自然 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这就把儒家 传统的 天人合一 思想 用 天人一理 的形式表达了 出来 中国上古哲学中 天 所具有的本体地位 现在开 始用 理 来代替了 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二 理学发展

7、的阶段 1 北宋 理学创立 北宋五子 1 基本特征 2 主张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 孝 节 义提升到了 天理 的高度 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这就 是理学 又称新儒学 周敦颐 邵雍 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 自觉地将宇宙 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 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 为理学的建 立开辟了道路 主张 意义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师 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 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 宋儒 学案 中说道 孔子而后 汉儒止有传经之学 性道微言 之绝久矣 元公崛起 二程嗣之 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 微 端数元公之破暗也 他继承 易传 和部分道家以 及道教思想 提出一个简

8、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 说 无 极而太极 太极 一动一静 产生阴阳万物 万物生 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太极图说 圣人又模仿 太极 建立 人极 人极 即 诚 诚 是 纯粹至善 的 五常之木 百行之源也 是道 德的最高境界 只有通过主静 无欲 才能达到这一境 界 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所 提出的哲学范畴 如无极 太极 阴阳 五行 动静 性 命 善恶等 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邵 雍 冬至吟 何者谓之几 天根理极微 今年初尽处 明 日未来时 此际易得意 其间难小辞 人能知此意 何事不 能知 杯盘吟 林下杯盘大寂寥 寂寥长愿似今朝 君看击 鼓撞钟者 势去宾朋不易招 欢

9、喜吟 扬善不扬恶 记恩不记仇 人人自欢喜 何 患少交游 善人吟良如金玉 重如丘山 仪如鸾凤 气如 芝兰 推诚吟 天虽不语人能语 心可欺时天可欺 天人相 去不相远 只在人心人不知 张载 对理学的贡献巨大 开创了理学中的 一派 是理学中 唯物主义的杰出的代表 理论上 他严格区分 等概念 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程颢 程颐 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 并认为其核心和修 养的最高境界是 大力表彰 大学 中庸 将 其与 论语 孟子 并列 气学 天道 性心 天理 仁 二程 对理学的发展 程颢 程颐兄弟主 张通过格物致知体察天理 在知行关系上强调知先行后 轻视实践 在理欲关系上 主张 存天理 去人欲

10、强调封建道德的自我修养 他们认为 万物皆出于理 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 德伦理 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这就将个体生命 社会及宇宙 的根本道理内在地联系起来 程颢程颐 朱熹对理学的发展 朱熹 朱熹 1130 1200 南宋理 学之集大成者 他多年研究传授五 经四书 编著成 四书章句集注 等书 他提出 去人欲 存天理 认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 主张用天理克制人欲 朱熹在继 承和发展二程的思想基础上 建立 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四书章句集注 书影 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 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 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 是朱熹为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所作的

11、注 由于它的刊行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始被称为 四书 与 五经 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 经典著作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 朝鲜曾一度 十分盛行 被称为 朱子学 在东南亚 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 上的影响 南宋的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 建立了庞 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1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贡献 在理气关系方面 他认为 理比气更根本 逻辑上理先于 气 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 理不能离开气 他认为万物各 有其理 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 这就是 太极 理学修养论 以本体论为基础 强调个人学习的日积月 累 循序渐进 以达到 仁 的最高境界 二 理学发展的阶段 2 南宋 理学成熟 朱熹

12、政治理论方面 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 认为 道的价值内涵是 三纲五常 还认为 儒家干预 政治的关键 就是要设法 正君心 因为只有君心得正 才能正纲常 正百官 而后国治 天下平 理学经典方面 将 大学 中庸 论语 和 孟子 集为 四书 并为之作注 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2 朱熹理学的影响 朱熹成为仅次于孔孟的一代宗师 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 儒学 影响后世六七百年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 要作用 何谓程朱理学 1 代表人物 程颢 程颐 朱熹 2 主要思想观点 认为 理 是世界的本原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主张通过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把握 理 3 主要理论

13、著作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4 统治地位的确立 明初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 要 存天理 灭人欲 5 意义 格物 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物致知 就是穷究事 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具体讲 就是通过接触 世间万事万物 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 在 理 的体验 最终贯通明 理 请思考 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格物致知 思想的前提 理 是在人们心中先天 存在的 要把握 理 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 理 的体 验 实践出真知 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 探求事物发 生 发展的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 规律 真知是通过实践

14、而发现 认识的 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答案提示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 的 理 或 真知 想一想 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尽管在宋代程朱理学曾被斥为 伪学 但是教育和 考试的大权仍在理学家手里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 许 多学生成了理学的传播者 考试只取赞扬理学的人 再就 是理学家们还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 他们的道德标 准强化了封建秩序 适用于小农经济的社会 于是统治者 对理学的限制逐渐松弛下来 最终它从民间书院的讲习进 入了官方教育与选拔系统 渐渐进入权力中心 1 心学的开创者是 其核心命题是 他的名言 2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建立了 是心学的 集大成者 陆九

15、渊心即理也 系统的心学理论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3 心学出现的影响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二 理学发展的阶段 3 宋明 理学发展 陆王心学 1 心学的出现和成熟 2 心学的基本内涵 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 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1139 1193 是南宋理学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代表 心学开 创者 他提出了 心即理 宇宙便是 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的思想 他认为 理 就像太阳 月亮一样明显 不用 学习也能体会 因此提出 发明本心 以求理的方法 求 理 就是进行内 心的反省 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的方法 发生分歧 1176年 双方在江西信州鹅 湖寺进行

16、了一场辩论 史称 鹅湖之会 陆九渊 致良知 王守仁 王守仁 1472 1529 人 称阳明先生 他以反对正统朱学 的姿态出现 认为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一切都是从 心 产生出来的 而不是由踞于心 之上的 理 所派生出来的 从 而肯定意识为第一性 他的思想 核心是 致良知 认为良知就 是本心 就是理 人天生具有良 知 因此天理在心中 不必去外 求 贵州修文阳明洞 共同点 1 内容相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2 影响相同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何在 不同点 1 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 原是外在的 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 心 认为本心是 理 2 把握 理 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理 陆王心学提出 求 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 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二 程朱 熹 陆陆九渊王守仁 3 观观 点 天理 是宇 宙万物的本原 先理后物 人伦伦者 天理也 父子君臣 天 下之定理 理之源在于 天理 天理 就是三纲纲五 常 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