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469515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铁骑兵》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铁骑兵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自主阅读、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学习内容分析】本文通过写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在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的传奇故事,高度赞扬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目标】1、识记并运用“陨落、勒转、宿营、骚乱、捣毁、老巢、毫不迟疑”等词语。2.浏览课文,复述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提取本文的叙事线索,体会八路军战士的精神品质,并说说文中所蕴藏的作者情感。3.品味优美流畅、亲切的语言。4.说说文中

2、所设置的悬念,并了解设置悬念对展开情节和增强故事性、生动性的作用。【重难点预测】重点:1.浏览课文,复述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提取本文的叙事线索,体会八路军战士的精神品质,并说说文中所蕴藏的作者情感。2.品味优美流畅、亲切的语言。3.说说文中所设置的悬念,并了解设置悬念对展开情节和增强故事性、生动性的作用。难点:说说文中所设置的悬念,并了解设置悬念对展开情节和增强故事性、生动性的作用。【知识链接】杨朔(19131968),现代作家,原名杨毓(y ) 瑨(j n),山东蓬莱人。1942年加人中国共产 党。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 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新华社 特派记者;1949年加

3、入中国作家协会。抗 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 江山;1956年以后,从事外事工作,同 时写了大量散文,作品有雪浪花樱 花雨荔枝蜜海市茶花赋等。 有杨朔文集和杨朔散文选等作品 集。时代背景:1938年底,日本妄图“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后,改变战 略方针,对国民党政府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转而把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 兵力,在绵延5000里长的战线上,对华北日伪军展开以破坏铁路、攻袭据点为主的大规模反击战。这就是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共进

4、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破坏 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缴获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牵制了日 军对西北、西南的进攻,遏制了国民党内的投降妥协倾向,提高了中国 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朱德指出:“百团大战加强了全国同胞的伟大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带有全国性的战略意义。”【学习过程】+【学法指导】(第一课时)1、介绍作者杨朔(19131968),现代作家,原名_,山东蓬莱人。抗美援朝时期,写出长篇小说_;重要作品有_、_、_、_、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收在_里。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3、自读课文,整理本课字词。整体

5、感知速读课文。思考:(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复述)(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2)、围绕什么来展开的?(线索)(3)、讨论: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能打乱敌人的军事部署,迫使日寇停止了扫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请从敌我两方面加以分析)从我方看:从敌方看:4、合作探究(1)、文章篇幅不长,却悬念横生,请找出文中的几个悬念,并体会这些悬念在文中的作用。(2)、解开了这些悬念吗?设置这些悬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讨论人物外貌的描写 (1)、“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5、小试身手通过探讨班

6、长的形象,仿照课文人物描写的方法,自己写一段文字。要求能集中地体现人物性格,表达你的爱憎感情。【整理学案】【达标测评】1、下列词语书写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戏弄 成墙 蹒跚 接踵而至B巧妙 蹉跎 辍学 玷轻怕重C塘塞 纵横 提防 横行霸道D夭折 婆娑 造诣 无边无垠2、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B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C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D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灯,好像星星。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战士们寻到大部队以后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200字左右。【教与学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问:

7、【学习过程】+【学法指导】(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本文的标题为什么是“铁骑兵”呢? “铁”是什么意思?你从班长的哪些表现感受到“铁骑兵精神”?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在失去与大部队联系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打乱日寇的军事部署,迫使敌人停止 “扫荡”?(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从铁骑兵身上我们探究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二、交流,师生评议。三、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们要发扬铁骑兵精神。请学生自由谈论从铁骑兵身上获得的人生启示。四、深入探究1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在叙述、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感情,感情深沉、真挚。()语言朴质,如话家常,把战争写得如诗如画,富于乐观、亲切的气息。()文字优

8、美,词语运用恰当。()线索分明,中心突出。()写作借鉴:学习本文用设置悬念引领读者、吸引读者的写作方法。对文章精妙的结构和巧妙的情节布局理解文章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顺序结构形式,开头让骑兵陷入困境,结尾又用带有奇特色彩的巧合解决困境,构成一个喜剧性的结局。结尾的这个“巧合”是极富匠心的。从表面看,这个结局看似离奇,有些“歪打正着”,然而在其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性。文章用大量篇幅展示了骑兵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神奇力量,还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战胜呢?从而表达了坚定的必胜信念,讴歌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这样,就由叙述一个骑兵班的单纯故事,升华到整个革命战争及建设时期,人民大众身上蕴藏的伟大力量。

9、同时,作品在各部分采用了电影镜头剪辑组接的形式,联合起来构成一幅展现战士风采的画卷,使结构简洁精美。在情节设置上,文章虽不长,却悬念横生,扣人心弦。文章一开篇就设置了悬念:一个班的八路军骑兵在战斗中被敌人的装甲车隔断后,“离开大队,单独活动”。在恶劣的天气和险恶的环境中,将遇到哪些危险?能否找到大部队?在种种“悬念误会”中展开故事,展示了八路军的风采。第二,文章采用了电影镜头剪贴式结构,各部分自成一个有意境的镜头,连起来又成为一幅完整集中的画面,值得借鉴。3对本文人物的分析文中描写最鲜明突出的人物就是班长。先写他的外貌“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

10、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文中突出了“月牙形的刀伤”,写出一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的形象,脸上的刀伤是他英勇杀敌的见证。来到河边他“竟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表现了他身先士卒,当感到水越走越深,越走越急,他当机立断“勒转马头退到岸上”。避免了遭受灭顶之灾。当闯来闯去总是敌人的地方时,他灵机一动吩咐朝城里放了一排马枪,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可以看出班长是个很机智的人。全文只三言两语就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极富个性,一个勇敢、机智、果断的抗日英勇形象呼之欲出。五、小结课文【整理学案】【达标测评】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练习。1“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这个比较有什么作用呢?2“他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一句中的“星光底下”可否删去?3当骑兵们知道前边的是黄河时,为什么一齐惊得“啊”了一声?【教与学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