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469357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桃花源记(陶渊明) 【导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导学诊断】*预习导学(查资料,了解作者作品):作者简介:陶渊明:名 ,字 ,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年,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

2、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写作背景: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1根据拼音写汉字。hu( )然开朗 yn( )然 qin( )m( )交通 y( )太守落英bn( )纷 垂tio( ) 叹w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 复前行,欲穷其林( )欣然规往 ( ) 诣太守 ( ) 处处志之 (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便舍船 屋舍俨然 B 闻之,欣然规往渔人甚异之C 寻向所

3、志寻病终 D 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_ 今义:_绝境 古义:_ 今义:_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古义:_ 今义:_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古义:_ 今义:_芳草鲜美 鲜美 古义:_ 今义:_缘溪行 缘 古义:_ 今义:_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古义:_ 今义:_无问津者 津 古义:_ 今义:_5翻译下列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6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 ;写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_

4、;写初见桃花源的总体感受:_ ;写桃花源人的社会风尚的句子:_ ;7作者怎样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_【导疑案例】1预设问题:桃花源记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感受: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2.同学自学生成的问题我要提问:(说明:自学生成的问题可先小组合作解决,或小组间协作解决,仍无法解决的再提交老师引导全班同学解决。)【导练达标】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1指出课文中至少三个成语_ _ _2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桃花源

5、人_。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原因是_6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惊异的一句是 ,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的一句是_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渔人都讲了些什么?为什么桃花源人听了会叹惋?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9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原因是()A 渔人“志”得不准,所以难以寻找。B 让人觉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C 照应开头“异”字,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D 暗示桃花源所处的位置太隐蔽,是难以找到的。10陶渊明生活在一战乱频繁、社会黑暗的时代,他为什么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点睛达标】1.学生代表梳理、归纳本课的学习内容,谈谈学习收获。示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2.再次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比照是否达成目标。3.拓展延伸: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