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6465882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呼吸内科)教学课件 呼吸机的使用与监护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李焕章机械通气(Mechinical Ventilation)是指用机械的装置,辅助或完全代替人体呼吸的一种治疗措施。 机械通气的装置称通气装置(或通气机Ventila-tor或呼吸机Respirator)。 机械通气仅能较好解决机体的通气功能,不能完全代替肺的呼吸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要求应用机械通气的医务人员,要有呼吸生理、病理生理的丰富知识,熟悉呼吸机的性能,才能使机械通气成为临床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一.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一)呼吸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呼吸机必须具有下列基本结构

2、?呼吸机的动力压缩气体、电力?或二者相结合。 气动靠压缩气体推动呼吸?机的阀门、活瓣,运用气体射流原理调控?呼吸机的运行。 电动呼吸机则靠电力来驱?动呼吸机运转。 具有灵敏而准确、可变的通气压力及通气容积的调控装置。 具有可调节吸、呼转换和控制呼吸频率、气体流速的装置。 具有可调节触发呼吸机运行的灵敏度调控装置。 (二)呼吸机吸与呼切换的方式及分类呼吸机由吸气转换为呼气称为吸与呼切换,其切换方式随呼吸机类型不同而异,通常一个呼吸机可有二种以上的切换方式,现代呼吸机切换方式有下列四种压力切换(Pressure Cycling)呼吸机送气(吸气)持续到气道内压力达到预定值后,吸气终止转为呼气。 这

3、类呼吸机称压力切换型呼吸机。 此类呼吸机的通气量随肺、胸廓的顺应性及气道阻力的不同而变化,故不够恒定。 22容量切换(Volume Cycling)呼吸机送气的容量达到预定值后,呼吸机即停止送气转为呼气。 这类呼吸机称容量(容积)切换型呼吸机,其通气容量十分恒定,但气道内压力则随肺顺应性下降和气道阻力增高而升高。 3时间切换(Time Cycling)呼吸机送气时间达到预定值后即转为呼气。 此类呼吸机由于吸气时间是预先设定的固定数值,故当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发生变化时,其通气量、气道内压力及气流速度也随之改变,临床应用时较难调节。 流速切换(Flow Cycling)呼吸机送气(吸气)的流速由医务

4、人员设定,当吸气流速达到预定值时,呼吸机停止送气转为呼气,这种呼吸机必须装置气体流速敏感阀,医务人员必须具有较多的呼吸生理及病理生理的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自如地加以应用。 目前临床使用的呼吸机,一般都具有容积和压力切换两种方式,高档呼吸机可同时具有时间切换和流速切换装置可供选择。 从临床应用要求的角度来看,具有容量和压力切换功能的呼吸机可基本满足临床的应用。 ?二.机械通气对生理的影响?及其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一)机械通气对生理的影响机械通气为正压通气,吸气是正压把气体经气道送入肺内,因此吸气时肺泡内压及胸腔内压明显高于生理状态。 由于上述原因机械通气对人体带来的影响有11气道与肺泡扩张,肺

5、容积增加,肺血量相对减少。 这种影响在吸气时间延长,PEEP时更为明显,实验证明,当PEEP为00.45kPa(55cmH22O)时,肺残气量(FRC)可增加500-600ml。 肺泡内压及胸腔内压升高,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 其影响随吸气压增高,吸气时间延长而明显,还与吸气未压时间的长短及呼气未压水平的高低有关,以上是机械通气对循环影响的主要因素。 机械通气时吸入的氧浓度(FiO22)21%(00.21)时,可使机体的化学感受器对低O O22刺激减少;因潮气量大于生理状态肺容量增加使牵张感受器刺激增强,从而抑制自主呼吸。 如调节不当即产生负面影响,发生呼吸抑制。 机械通气时,因吸气为

6、正压,吸气时间较生理状态长,肺泡内压增高,使肺泡毛细血管氧分压差P P(A A-a a)O O22增大.有助氧的弥散及气体在肺内均匀分布,可抑制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渗,减少肺泡和间质肺水,有防治肺水肿作用。 (二)机械通气的的适应证目前尚无临床使用机械通气适应证的公认标准。 随着应用目的的不同而异异。 下列指标,可做为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时参考。 11呼吸频率35/min;10/min潮气量6.67kPa(50mmHg);吸氧浓度1.0时,P P(A A-a a)O O2240kPa(300mmHg)33PaCO226.67kPa(50mmHg)吸气最大压力60%肺内分流量(Qs/Qr)15%(正常

7、值6.67kPa(50mmHg),不一定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慢性呼衰,在吸氧后PaO226.67kPa(50mmHg)、PH7.30,PaCO22持续上升且意识障碍时,方考虑使用机械通气。 PaO22受循环功能和全身情况(如贫血)的影响,应参考病人意认状况而定。 神经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的呼衰,则应以吸气压力或潮气量降低程度为选择使用的依据。 心衰肺水肿合并呼衰,当FiO220.6而PaO228kPa(60mmHg)时也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 ARDS引起的呼衰,多PaO2明显下降或伴有PaCO22增高及酸碱失衡,如FiO22为0.6时PaO228kPa(60mmHg)、PH6kPa

8、(45mmHg)常为机械通气使用的指征。 (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证机械通气在临床应用时,下列情况可认为属相对禁忌证严重肺气肿,有肺大疱或气道梗阻者.失血性休克血容量严重不足未补充血容量之前.急性心肌梗塞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或心律紊乱者.DIC有出血倾向、大咯血呼吸道积血时.三.临床使用方法及调控(一)机械通气的类别及模式类别:按通气目的有自发呼吸给予通气支持者,称辅助通气(Asistant Ventilation,AV).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用呼吸机控制病人呼吸时,称控制通气(Control Ventilation,CV)。 通气模式:机械通气时各种通气参数的设定及调控组合的组合方式称为模式(

9、model)。 如压力支持通气、容量支持通气等。 临床常用通气模式间隙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Ventilation,IPPV)呼吸机按预先设定的通气压力,向病人气道输送气体,当气道内达到预定压力时呼吸机停止送气,通过胸廓及肺的弹性回缩,呼出气体即为IPPV。 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Airway PressureVentitation,CPAP)和呼气末正压(Positive-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气道持续正压(CPAP)是吸气和呼气时?气道均为正压,但吸气气道压高于呼气?。 在自发呼吸情况

10、下称CPAP;在控制呼?吸条件下称呼气末正压(PEEP)。 ?CPAP和PEEP有利于萎陷肺泡扩张,可?改善V/Q比值,提高氧合功能,防止肺水?渗出,但对循环影响较明显。 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Ventilation,PSV)容量支持通气(Volume SupportVentilation,VSV)为辅助通气模式。 呼吸机按预先设定的气道内压力或通气量(潮气量)数值,在病人自发呼吸的吸气时,给给予通气压力或潮气量的支持。 以保证足够通气量量,减少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消耗,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间隙强制(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Venti

11、lation,IMV)和同步间隙强制通气(Syneronized IMV,SIMV)是在设定的通气模式基础上,呼吸机间隙的向气道强行送入按要求设定较大容量的气体来达到增加通气量的目的。 它也是一种辅助通气,可以用来锻炼呼吸肌,刺激呼吸中枢为撤离呼吸机做准备。 反比通气(Inversed RatioVenti-lation,IRV)即在一个呼吸周期,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 在病人清醒时难以实现,多在控制呼吸时使用。 IRV可使萎陷肺泡扩张,有利于肺泡毛细血管间的氧合。 但对循环影响大,临床上必须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才能正确使用。 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Airway Pre

12、ssure,Bi-PAP)为辅助通气模式。 呼吸机在吸气时给病人气道内以压力支持,呼气时在气道设置一定阻力,使气道持续处于低水平的正压状态。 可用于COPD康复期,也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但不适用于ARDS等严重呼吸衰竭。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essure RegulateVolume ControlVentilation,PRVCV)也属于辅助通气。 呼吸机通过电脑根据病人吸气时气道负压及肺顺应性状况,经计算后给予病人气道输送最合理的压力和容量支持通气,需有高档多功能呼吸机,必须在病人有自发呼吸情况下应用。 目前在临床上尚未能普遍开展。 (二)使用的方法及调控呼吸机与病人的连

13、接与要求呼吸机与病人气道必须紧密连接方能达到有效通气。 呼吸机与病人连接方法有:专用的面罩要求大小适当,与面部接触严密不漏气。 气管插管或重建人工气道(经鼻或口腔):气管插管要求大小与病人气管匹配,由无毒无刺激材料制造,弹性好、带有气囊保证严密不漏气。 气管切开:置气管内套管与呼吸机连接。 可保证较长时间的应用,但病人意识恢复后难以难受,护理要求较高,易带来气道感染。 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设定:通气类别及模式的确定如CV或AV IPPV或CPAP等。 通气压力设定:成人一般15-20cmH22O O(1.5-2.0kPa);30cmH22O O时心搏出量下降,40cmH22O O可造成肺气压伤。

14、 通气容量设定成人88-10ml/kg(体重)潮气量按99-10L/min通气量设定。 呼吸频率与吸、呼气时间比的设置。 呼吸频率(R R)一般为12-20次/分,吸:呼之比值1:1.5或1:2。 要求吸气时间 其他必要的设置吸入O O22浓度的确定,使用PEEP时呼气未压力的设定,使用IMV、SIMV时的频率(次/分),气道湿化、温度的要求等。 33呼吸不协调的处理。 向病人说明情况,用口授指令“吸”“呼”,使病人渐适应与呼吸机同步。 加大通气量充分给O O22,可抑制呼吸中枢兴奋性待自发呼吸频率逐渐减少后即可适应同步。 严重呼吸对抗者。 适当使用镇静剂,降低呼吸兴奋性,必要时用肌松剂如琥珀胆碱(司可林Suinyl-cholinum)可使呼吸同步。 消除、寻找呼吸对抗的原因。 常见有通气量不足;呼吸道分泌物聚积、不断咳嗽;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