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1套)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462861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1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 第1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 5小题每题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鄙夷(p) 拮据(j) 脊梁(j) 称心如意(chn)B抽噎(y) 觅食(m) 诘难(ji) 锲而不舍(q)C栈桥(zhn) 嗔怒(zhn) 狡黠(xi) 吹毛求疵(c)D绾发(wn) 桑梓(z) 腼腆(tin) 恃才放旷(sh)、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妖娆 感慨 一代天娇 恪尽职守B灵柩 脚裸 重蹈覆辙 媚上欺下C繁衍 阴晦 一抔黄土 持之以恒D聒燥 矫正 孜孜不倦 狂妄自大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2分)A. 日本高调宣布

2、将“钓鱼岛”国有化,这是日本政府狂妄自大的表现。身背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怒火,日本政府必将遭受二战以后的最沉重的打击。 B. 许多人经常骄傲地引用拿破仑的名言“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其实这是断章取义,他的原话还有“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C. 朝鲜十余年之后再次尝试火箭发射,火箭在发射台上点火升空之后1分钟,就在空中断裂解体。看来火箭发射也只能是十拿九稳,不可能次次成功。D. 老人们并不十分看重儿女物质上的奉养,能够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是每一个传统中国老人的精神寄托和幸福所在,老人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法律需要

3、通过惩戒和警示来教育和引导人们。B政府在政务微博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准确,是保证政府公信力不受伤害的关键。C经济的高速度,带来环境的高风险,这是不争的事实。D因为被评为“生态宣居城市”,使虎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5、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A B C D6、根据要求填空(1)

4、-(4)小题必做,(5)、(6)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1)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2)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莫道不消魂,_,_。(李清照醉花阴)(4) 辛弃疾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写出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5)出师表中表现出诸葛亮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任力挽狂澜的语句是: , 。(6) 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 。二、口语交际与(6分) 7、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开展“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拟举办辩论会,诚邀你参与。(1

5、)有人说“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为此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请你分别以正反两方的立场确立一个观点,说一段话。(4分)正方: 反方: (2)假如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语。(2分)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金钱像 金钱像 三、阅读与欣赏(36分)(一)阅读商山早行,完成8-9题。(3分)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8、诗中最能表现“早”的是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从描写角度看既有 ,如“人迹板桥霜”;又有 ,

6、如“鸡声”。 (1分)9、大雁是古诗中十分常见的意象,一般与忧愁相思有关,例如亲友离别、闺中相思、羁旅怀乡等等。请依据第二句及第七句中的关键词分析诗人借大雁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邹忌修八尺有余( ) 朝服衣冠( )吾妻之美我

8、者,私我也( ) 王之蔽甚矣(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2分) 13、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表达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2分) (三)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0分)中国人的“忍”(1)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 (2)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

9、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强好胜而走麦城的也不少。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喟叹,原来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忍”字,颇有些“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遥想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

10、服于公众舆论。”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忍”字上找到源头。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 一个忍字,两副面孔。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忍”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 “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临大事有静气”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 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比为之事。 14、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