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462852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卷共有三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19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可以成长。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见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夜晚,它们聆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它们在清风中歌唱, ,在 ,它们快乐地成长着。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子。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

2、肥料。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有用的。 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1 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 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1)一缕( ) (2)嫩叶( ) (3)聆听(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这是 ,这是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1)应筹 寥廓 社稷 磕磕绊绊 猛浪若奔(2)恣睢 顿踣 笼罩 鸢飞戾天 一碧万倾(

3、3)惺忪 楹联 侏孺 揠苗助长 觥筹交错(4)镂空 取缔 褴褛 明眸善睐 鞭僻入里(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6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8分)(1) ,君子好逑(2) ,白露为霜。(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志在千里。(5)白雪歌中用新颖的比喻来描写白雪的一句是:“ , 。(6)岳阳楼记中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理想的一句是: “ ? 。二、阅读理解。(含 726 题,共35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812题。(11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

4、,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

5、,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1)比至陈 ( ) (2)将军身被坚执锐( )(3)皆刑其长吏( ) (4)梁以此奇籍(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陈涉乃立为王/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B辍耕之垄上/杀之以应陈涉 C其季父项梁/ 略知其意D若为佣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10用现代汉语

6、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毋妄言,族矣。11.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12选文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三)阅读说明文太平洋也患“秃头症”,完成1316题。(11分)太平洋也患“秃头症”人们有时会因营养不良,或者精神压力太大等,致使头发脱落,使得头部袒露着“一穷二白”的斑块。无独有偶,日前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也患有“秃头症”。照理说,在海洋的底层,应当覆盖着一层由泥质、碎屑和浮游生物的遗体等组成的沉积物。尤其是浮游生物,这些在显微镜底下才能看得见的动物和植物,生活在海中50100米深的表层水中,活着的

7、时候在海中漂荡,一旦死了,其遗体便会沉到海底。别小看这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海洋的许多区域中它们的数量非常庞大,其遗体经年累月地掉落在海底,最终能在海底铺上厚厚的一层。但是科学家通过仪器探测发现,在位于新西兰东部4000千米的海区,其海底只见有几种不同种类的岩石,几乎没有那层沉积物。也就是说这块属于太平洋南部的海区,其海底呈现光秃的现象。因而科学家把这块区域叫做南太平洋裸露区,其裸露面积相当于地中海那么大。难道说海洋也像人类一样,因为缺乏营养,或者遭受沉痛的打击,使得头发脱落吗?科学家认为在南太平洋裸露区这块水域,水中的养分非常少,缺乏浮游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这样一来,生活在这里的浮游生物就非常

8、少。不仅如此,这块水域还缺少碳酸盐。因为浮游生物死后,其遗体只有与水中的碳酸盐相结合,才能沉淀下来。没有与碳酸盐相吸附的浮游生物,重量太轻,其微小的尸身往往在还没沉到海底之前,就被水流冲散,或者被其他的细菌等生物分解。因而这块海底就没有什么沉积物,几乎就是裸露着。这块海底所呈现出光秃的特征,真的和人们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秃头很相像。海水因缺乏“营养”而缺少浮游生物,难道也会因此而缺少泥质和碎屑吗?当然不是。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块水域的海底缺乏泥质和碎屑呢?因为南太平洋裸露区这块水域远离陆地。海底的泥质和碎屑大都来自于陆地。靠近陆地近的水域,陆地上的泥质和碎屑等物质就会在风的作用下被带入水中,最

9、终沉到海底。然而这块水域因为远离陆地,自然就接受不到来自陆地的泥质和碎屑。有人会问:“太平洋中还有距离陆地更远的水区,照这么说,其海底难道都没有泥质和碎屑不成?”事情的原因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14判断第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样说明的好处。(3分) 15第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6根据段的内容,用三个短语依次概括出第段中的“三重作用”分别指什么,并说说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3分)(四)阅读短文亲吻母亲 ,完成1720题。(11分)亲吻母亲 “六一”前夕,市电视台策划一个儿童节目,主题思想就是“六一,我的愿望我做主!”电视台目的是

10、在了解小朋友愿望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孩子们小小的心愿。摄制组驱车来到一个叫枣花的乡村小学,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摄制组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挑选了10位同学。这10名同学来到摄影的房间,他们叽叽喳喳的,迫不及待地依次说出自己在六一节想实现的愿望,有的想要一个漂亮的书包,有的想要去市里的动物园看猴子这时,轮到最后一位了,是个小男生,满脸炭黑,他很害羞地躲在其他几位同学的背后,在同学们的簇拥下,他才蹑手蹑脚地来到摄像机前。问他六一想实现什么愿望时,他支支吾吾的,半天不肯出声。摄制组的人很吃惊,他与前面那几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迥然不同。由于是随机抽选的,摄制组担心他是在摄制组人员多次提示下,这小家伙还是耷拉着

11、小脑袋。摄制组正准备说换个小朋友的时候,他才石破天惊地大哭一声,说:我想亲吻妈妈!六一那天,摄制组又来到枣花小学,有的小朋友得到了漂亮的书包,有的小朋友被接到城里去看动物了。由于最后那个小朋友亲吻妈妈的愿望比较特殊,摄制组决定对他的愿望进行跟踪拍摄。在他的带领下,摄制组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庄。村人很好奇,纷纷跟随摄制组来到一个破落的房屋前。这幢房屋残垣断壁,屋脊漆黑,可能是闹过火灾。在支离破碎的砖瓦间,几根横梁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房间。在村里人的介绍下,摄制组才知道,三年前,这家人由于电路老化夜晚着火,父亲不幸遇难。母亲也大面积受伤,特别是脸部。为了不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脸,这位母亲整天用一块黑纱裹住自己

12、。孩子已是整整三年没有看到过母亲的真面目了。这位母亲知道了摄制组采访目的后,还是热情地请他们进屋,但对于儿子这个愿望,她很难为情,除了乡下人的羞涩,她担心孩子知道自己的真实模样后会看不起这个丑八怪母亲。在摄制组和村人的劝说下,母亲最后勉强答应。母亲小心翼翼地揭下覆盖在脸上的黑纱,全身战栗地凝视着儿子。一束斜阳从窗口照入,此时摄像头前的母亲脸部斑驳、凹凸、墨黑、畸形,鼻子更是严重错位,像一块炭饼贴在脸上。摄制组惊诧,村人也发出了一阵唏嘘声。母亲读懂了大伙惊恐的眼神,正当她准备用黑纱再次遮掩的刹那,儿子从地上高高跃起,跳进母亲的怀里,迅速地用小小嘴唇紧紧地贴住母亲漆黑的脸颊。母亲手中的黑纱随风飘落母亲流泪了,儿子流泪了,摄制组的同志和村里人流泪了。据说片子在电视台播放后,很多观众也都流泪了。从这以后,这位母亲素面朝天,在儿子面前再也不遮掩了。她似乎明白: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永远都是他心田里绽放的最纯洁的百合花,不管她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 17.文中“摄制组惊诧,村人也发出了一阵唏嘘声”是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