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456902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第20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甲 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有两种生成层面,一种层面是艺术生成活动中情感情绪的激发,另一种层面是欣赏活动中兴致和韵味的激发,这两种层面活动中,都是一种艺术瞬时直觉和情感顿悟。这种审美活动,构建了主体与客观对象之间的一种活动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虚静澄澈心境下的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主体应是“致虚致,守静笃”的一种精神状态,也就是说主体在宁静澄明的精神状态,才能促使其诱发出一种情绪情感。这种情感情绪是因外物的刺激而使主体产生的。 感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理论,历来就受到研究家们的重视,对感兴从美学视角进行思考的,

2、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较典型的要数乐记。乐记提出了物感说。乐记乐本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初,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敌形于身。”主体心的动是因为受到外在物象信息刺激引起的触动,就是“感于物而动”。在先秦美学理论中,主体本性至纯至静,没有受到外在物象蒙蔽与侵蚀,“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这是人的天性。主体本性之心虽然是“生而静”,但随着智识的参与和后天欲望的诱导,“生而静”的心就容易受到物象信息的刺激,于是就会产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这粹感物说,是主体与客观物象世界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既对主体有所规定,也对客观存在有所要求。那么,对主体有什么规定呢?庄子提出“心斋”,就是主体

3、之心要有虚空的境界,澄澈的质地,没有受到功利和物欲的污染,而是超越功利的一种心境。在这种境界中,要求主体以“虚一而静”之心对待外物,方能感知和体悟出事物的本真。即是说主体要用摒弃功利的心态去感悟物象世界。主体所接触的外在物象的各种性状触动主体生成相应的情感情绪状态,产生相应的志意感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主体之心都是由于受到外物触动而生成的,而不是主体的天性。在乐记看来,外在物象性态决定着主体所生成的情感情绪。所以要“慎所以感”,要纯洁外物,选择那些能够引起主体产生喜乐爱敬之心的物象。用什么方式“慎所以感”呢?“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就是用

4、礼乐政行四种规范仪式引导约束,防止恶事恶物触动主体之心。所以,先王们用“制礼乐”来规范引导主体,尽力避免和摒弃“乱世之音”“亡国之音”,不能让其进入儒家正统雅正正声的领地。在乐记看来,既要求主体有一种宁静澄澈的心境状态,又要求观照对象符合在礼乐规范下的范式结构。只有在这种情状下,主体与所感外物才是符合规范的关系。 从乐记对物感的阐释来看,虽然在“感兴”中需要主体以一种虚静澄澈之心来审视观照物象世界,但必须合乎礼乐规范,而不是情感的恣意兴发。对所感之“物”也必须要合乎礼乐规范,是需要主体根据礼乐规范有选择地去“感”。从这方面而言,就更多地是对主体有所要求和规范。这与魏晋以降的“感兴”就有一定的不

5、同,如陆机所说:“应感之会,通塞以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主体情感情绪被外在物象兴发起来后无拘无束自由驰骋流动,是精神和情感的完全释放和自由,走向主体的更深层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探索主体人生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本真。 (选自2013年08期作家向天华的物感说与感兴,有删节)1下列关于“感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兴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艺术生成和欣赏两种层面的活动中激发的一种艺术瞬时直觉和情感顿悟。 B感兴这种审美活动在主体与客观对象之间构建的关系,是主体在虚静澄澈的心境下与对象之间的一种活动关系。 C在感兴的审

6、美活动中,主体应保持一种宁静澄明的精神状态,才能在外物的刺激下产生出一种情绪情感。 D感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理论,历来就受到研究家们的重视,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乐记提出的物感说认为主体“感于物而动”,也就是说,主体心的动是因为受到外在物象信息刺激引起的触动。 B在乐记看来,主体之心是由于受到外物触动而生成的,所以外在物象性态决定着主体所生成的情感情绪。 C只要通过“制礼乐”,对主体进行引导约束,就能纯洁外物,摒弃“乱世之音”“亡国之音”,避免恶事恶物触动主体之心。 D魏晋以后的“感兴”认为,主体情感被外在物象兴发起来后无拘无束自由流动

7、,是精神和情感的完全释放和自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顶是 A在乐记的感物说中,本性之心的“生而静”,促使主体容易“感物而动”,主体与客观物象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B主体所接触的外在物象的各种性状都可能触动主体生成相应的情感情绪状态,产生相应的志意感发,所以主体要“慎所以感”。 C在乐记看来,只有主体之心保持宁静澄澈的状态,同时观照对象符合在礼乐规范下的范式结构,主体与所感外物才是符合规范的关系。 D乐记认为,在“感兴”中主体对物象世界的审视观照,必须合乎礼乐规范,而所感之“物”也需要主体根据礼乐规范有选择地去“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凝,沧州无棣人。少有武勇,倜傥自任。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约筑土百步射之,馔一发洞过,观者叹服。节帅张美壮之,召置帐下。太宗在藩邸,闻其名,以隶亲卫。淳化初,以其有材干,授洛苑使,领绣州刺史。真宗践祚,迁北作坊使。成平初,契丹南侵,凝率所部兵设伏于瀛州西,腹背奋击,挺身陷敌。凝子昭远,从行。即单骑疾呼,突入阵中,掖凝出,左右披靡不敢动。明年,契丹兵大至,车驾幸大名,凝据要害,断其归路。契丹宵遁,凝纵兵击之,尽夺所掠。四年,召还。时斥候数扰,转运使刘综惧飞輓不给,问计于凝。凝曰:“今当深入,因敌资粮,不足虑也。”乃自白豹镇率兵入敌境,生擒

9、贼将,斩首五千余,降九百余人。庆州胡家门等桀黠难制,凝因袭破之。又熟户与生羌错居,颇为诱胁,凝引兵至八州原,降百七十余族,边境获安。时王超为总帅,以大兵顿中山,朝议择凝与魏能分握精骑,俟契丹至,则深入以牵其势。时魏能逗挠,退保城堡,众皆愤悱,责让能,凝独默然。或问之,凝曰:“能粗材险愎,既不为诸君所容,吾复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计也。”上闻而嘉其有识。车驾观兵澶渊,凝率众抵易州。既而契丹受盟北归,所过犹侵剽不已,遂以凝为缘边安抚使,提兵蹑其后,契丹乃不敢略夺。改高阳关部署。明年议劳,就加殿前都虞候,卒。凝忠勇好功名,累任西北,善训士卒,缮完器仗,前后赏赐多以犒师,家无余资,京师无居第。真宗悼

10、惜之,遣中使护丧还京,官给莽事,厚恤其家。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九,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帅张美壮之 壮:赞赏B车驾幸大名 幸:希望C以大兵顿中山 顿:屯驻D提兵蹑其后 蹑:跟随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凝“有识”的一组是(3分) 凝一发洞过,观者叹服 今当深入,因敌资粮,不足虑也 朝议择凝与魏能分握精骑 吾复切言之,使其心不自安,非计也 庆州胡家门等桀黠难制,凝因袭破之 家无余资,京师无居第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凝年轻时威武勇猛,豪爽自信。他曾与同乡相约比试射箭,观看的人对他的技艺都很赞叹佩服。

11、后来,节度使张美把他召到帐下。 B太宗做藩王时,听到张凝的名声,就召他到王府作侍卫。淳化初年,官授洛苑使,兼任绣州刺史,后来,太宗又提拔他担任北作坊使。 C张凝有智谋,善用兵。咸平二年,契丹大举入侵,张凝占据险要地势,截断契丹军队的退路,乘敌军逃跑之机,纵兵追击,取得了胜利。 D张凝为官清廉,所受的赏赐大多用来犒劳军队;他死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京城没有府第。真宗为此哀伤惋惜,对他的家人优厚抚恤。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5分)(2)时魏能逗挠,退保城堡,众皆愤悱,责让能,凝独默然。(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孤 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8“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9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细草微风岸,。,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腾王阁序)(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孙悟空退休

13、林雪 一天,唐僧对三个徒弟说:“为师接到天庭的通知,鉴于取经队人浮于事,浪费严重,为节约开支,必须进行机构改革,精简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员。按照这个比例,刚好是精简一个人。大家议一议,看精简谁最合适。” 孙悟空说:“我看精简八戒最合适,他不但干活少,还贪吃贪睡。”猪八戒嘟哝说:“我是多吃一点,多睡一点,可从来没误过赶路,除妖的时候还出过大力气。师傅,您可不能无缘无故让我下岗啊!”唐僧不愿大家闹矛盾,就安慰猪八戒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为师岂能让你无故下岗?” 唐僧瞧一瞧沙僧,希望他主动承担这个精简名额,沙僧却说:“师傅,我是您最老实的弟子,犯的错误也最少,您不至于让我下岗吧?”唐僧只好苦笑说:“为

14、师知道。” 精简谁呢?唐僧犹豫不决。猪八戒凑过来说:“猴哥犯的错误最多,不如把他精简掉算了。”孙悟空说:“我几时犯过错误?”猪八戒说:“你头上的金箍咒被师傅念过多少次了?你不犯错误?难道是师傅犯错误,乱念你的咒?”在这节骨眼上,孙悟空哪里敢得罪师傅,不得不软下来说:“就算我犯错误最多,可我立功也最多呀,将功抵过已经绰绰有余了。” 唐僧说:“罢了罢了,让为师好好想一个晚上再说。” 唐僧整整想了一个晚上,内心对三个徒弟逐一比较,“老大有本事,可是也最难管理;老二有点懒,但还是听话;老三最省心,虽然也没有什么特长”第二天对孙悟空说:“悟空,为师决定让你提前退休。”孙悟空问:“为什么让我退休,不让八戒

15、和沙师弟退休?”唐僧说:“你是我的大徒弟,工龄最长,你不退休谁退休?”孙悟空说:“可我还是壮年,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呀!”唐僧说:“为师考虑到了,所以提你三级工资,也算不亏待你了。”不干活还能多拿钱,孙悟空万万想不到有这种美事,就爽快地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提前退休吧。”他乐得回花果山享清福。 孙悟空退休后,唐僧骑上白龙马,领着猪八戒和沙僧,继续往西天取经。一日,正走在大路上,半地冒出一股黑烟,黑烟立刻变成一个妖怪,拦在路中间,不让他们过去。这个妖怪瘦不拉叽的,也没多大本事,但比猪八戒和沙僧厉害。只斗了几个回合,猪八戒和沙僧就败下阵来。唐僧赶紧叫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 孙悟空赶来时,唐僧已经被妖怪抓到山洞里去,沙僧在洞口徒劳地敲打石壁,把喉咙都喊哑了。孙悟空说:“沙师弟,让开,看俺老孙的。”他化作一缕青烟,钻进山洞,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把唐僧救出来了。 唐僧重获自由后,痛定思痛,决定用双份工资返聘孙悟空继续随队去西天取经,专门负责除妖开路。报告打到天庭,玉皇大帝居然批准了。这样,孙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