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9套)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456852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9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9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9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9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9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9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9套)(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在其中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

2、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

3、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

4、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选自2013年2月28日甘肃社会科学,作者吴海庆。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其审美追求使江南山水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B郭璞的“游仙诗”能

6、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山水精神。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常常将道

7、和仙置入山水自然中,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的追求。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答案】【小题1】D【小题2】A【小题3】A【解析】【小题1】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贺胜,仁杰子也,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出则参乘舆,入则侍帷幄。 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帝亲征,胜直武帐中,虽亲王不得辄至。胜传旨饬诸将,还侍帝侧,矢交帐前,胜立侍不动。乃颜既败,帝还都,乘舆夜行,足苦

8、寒,胜解衣,以身温之。桑哥秉政,势焰熏灼,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桑哥败,罢尚书省,政归中书。帝问谁可相者,胜对曰:“天下公论,皆属完泽。”遂相完泽,而以胜参知政事。大德九年,以胜代为上都留守。既至,通商贾,抑豪纵,出纳有法,供亿不匮,民赖以安。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悉绳以法。奉圣州民高氏,以赀雄乡里,身死子幼。有达官利其财,使其部曲强娶高氏妇。胜白帝,斥之,高氏以全。岁大饥,辄发仓廪赈民,乃自劾待罪。帝报曰:“祖宗以上都之民付卿父子,欲安之也,朕复何忧?卿其视事!”民德之,为立祠上都西门外。帝闻之,复命工写其像以赐,俾传示子孙。初,开平人张弼,家

9、富。弼死,其奴索钱民家,弗得,殴负钱者至死。有治其狱者,教奴引弼子,并下之狱。丞相铁木迭儿受其赂六万缗,终不为直。胜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得所赂事实以闻。帝欲诛之,太后为言,仅夺其印绶而罢之。英宗即位,铁木迭儿遂复出据相位,乃执杨朵儿只戮于市,且复诬胜迎诏不敬,并杀之。胜死之日,百姓争持纸钱,哭于尸傍甚哀。泰定初,诏雪其冤。(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六)【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胜传旨饬诸将,还侍帝侧 饬:命令B复命工写其像以赐 写:摹画。C终不为直 直:平反。D仅夺其印绶而罢之 夺:改变。【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贺胜深受皇帝信任的

10、一组是(3分)辄屏左右,独留胜胜解衣,以身温之遂相完泽胜白帝,斥之俾传示子孙泰定初,诏雪其冤A B C D【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贺胜十六岁的时候就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因为贺胜严肃端庄不多说话,所以,世祖允许他听到大臣的密奏,担任身边侍卫。B贺胜举荐官员时能秉公进言。桑哥当权失败后,权力归入中书省,皇帝询问谁适合担任宰相,贺胜从公论出发,举荐了完泽。C贺胜担任上都留守时颇有政绩。他到任后,使商人自由经商,抑制豪强,财政收支有制度,供应财物不匮乏,百姓生活安定。D贺胜爱护百姓也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做过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在他蒙冤被杀后,百姓争相拿着纸钱在

11、他的尸体旁哀哭。 【小题4】把下面文中画线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 (5分)(2)胜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得所赂事实以闻。(5分)【解析】【小题1】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小题3】参考译文:贺胜,是贺仁杰之子,他通晓儒家经传的要旨。十六岁进入宿卫,为人庄重少言寡语,世祖很器重他。大臣有密奏时,皇帝就使左右退下,只留贺胜一人,并允许在场旁听;皇帝外出,他则在车中警卫;皇帝在宫中,他便在住处侍奉。(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一)晁补之停舟傍

12、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注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震泽:太湖的古称。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名,是迄今仅存的古代水陆城门,始建于前514年(春秋吴王阖闾元年)伍子胥筑城时。閟(b):掩蔽。【小题1】这首诗前两联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5分)【小题2】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怀古之幽情?请加以赏析。(6分)【解析】【小题1】(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小题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小题2】生亦我所欲,故不为苟

13、得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小题3】曾子曰:“,任重而道远。”(论语子罕)【小题4】,,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周逍遥游)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识见高超,理境澄彻1913年2月,周恩来随四伯父周贻赓从沈阳来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就读。从15岁到19岁,正是一个年轻人思想、性格、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考入南开开始,周恩来就陷入物质生活清贫、苦寒的窘境,其求学费用主要靠四伯父供给,常有不济。但他以艰苦朴素为荣,一心向学,以优异的成绩赢得师长的喜爱、同学的尊敬。毕业时,同学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能万苦千难中多才

14、多艺,造成斯绩。”时任南开校长的张伯苓先生更称赞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1916年5月6日,在有260名同学参加的作文比赛中,周恩来以一篇诚能动物论荣获第一名。在这篇文章中,周恩来开宗明义,指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必须崇诚信、弃诈伪。在列举了中外历史上一些名人政绩后,深刻地阐明:“一人之智慧有限,万民之督察极严,期以一人之手欲掩天下目者,实不营作法自毙,以诈为利,以伪为真,卒至自覆自败,与人以可讥可耻之据”。文章结尾,他将矛头对准当时的反动统治者:“虚伪可惑少数人,惑人类一时,不能惑人类最长时期”,统治者欲驱使人民的“生命脑力以供一二私人之指挥,其智可悯,其愚不可及也”。阅卷的所有老师对此文激

15、赏不已,批语道:“识见高超,理境澄沏”,“用笔之遒劲,布局之绵密”殊为罕见!作为南开创办人和校董的严修欣然题匾额“含英咀华”以示嘉奖。周恩来曾在南开校刊上撰文,论述好文章的三条标准:“全篇主意须具有识远超群之处;章法笔致须紧密完备;事实或议论应有关世道民俗。”这也正是他中学作文所具备的文风。 周恩来在南开学习的4年中,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处在最危急的时刻。他将内心的悲愤凝聚在笔端,写下了或多难以固邦国论中国现实之危机等多篇作文。在文中,他历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事实,大声疾呼:“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砥柱伊谁?弱冠请缨,闻鸡起舞,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振聋发聩的语言表达了他拯救民族危亡的爱国革命思想。1915年1月,日本在强占山东胶州湾后,又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2月11日,中国留日学生千余人举行抗议活动。在此历史背景下,周恩来在尚志论中,发出“是而人者,使之立国于二十世纪竞争潮流中,乌得使神州不陆沉耶”的感叹!文中运用古今中外大量典故,论述立志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