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9套)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6455833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9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9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9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9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9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9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109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1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主观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书写在答题卷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I、II卷自己保留,以备评讲。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记忆犹新 决别 厮杀 管窥蠡测l 解剖pu 瞥见piB.礼上往来 飘渺 宿愿 涸辙之鲋h

2、气氛fn 风靡mC.一泻千里 编辑 嬉戏 乘虚而入chng 扼腕wn 似的shD.委屈求全 暮霭 白晰 少安毋躁w混沌hn 贿赂l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迷人的天山牧场游目骋怀,我看到落日的余晖与碧绿的草原互相辉映,宛若一幅灿烂的油画。B敌我势力既相差太远;我们就不能暴虎冯河;要以智取胜。C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B尽管家

3、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聊天、玩游戏。C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D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4.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B.深山“穴居”,闹市“蛋居”,而今京城又出现“井居”。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该如何对待这些底层的民众;我们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否还

4、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C.许多农耕时代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呈现片段化、碎片化状态,致使一些专家感慨“偌大的城市里,已经容不下一张童年的灶王像。”D.按照传播效果来看,“汪峰上头条”是个非常完美的传播个案。从萌芽、发酵、直到膨胀,整个过程非常清晰,只有调侃,没有恶意,没有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小题。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

5、,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

6、买椟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诗人玉屑卷六引)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

7、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5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传达给读者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即“得意忘象”之趣。B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一般注意了从描摹客观自然而逐步转向表现主观感情。C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注意欣赏和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一种特有的韵味。

8、D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该注意领会诗人所创设的一种艺术意境以及言外之意。 6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花诗词的另一境界情境”指作者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B一些追求诗品意境的诗人往往善于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寄托在对外物描绘的形象之中。C引用陈子昂、宋徽宗的咏花诗是为了举例说明古代咏花诗词大多只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D咏花诗词常以景物作为思想感情的象征或寄托,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7 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鉴赏古诗要感受作者托于物外的景物描写,还要体味诗人隐藏其间的深沉的寄意。B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作品,作者都应追求逼真、神似的艺术

9、表达效果,方能打动读者。C作家尤其是诗人应该努力追求诗品的韵味,达到意境美,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D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是历代文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三、(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日:“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祜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

10、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日:“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日:“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日:“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

11、弗为,乃可。”轼戏日:“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日:“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注】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诣:下令 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庐:建房 D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 狱:刑罚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高”的一组是(3分)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在朝则

12、言,在外则不言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听完母亲讲的故事,就能复述出大意来,很小就表现出了才能。 B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说他自己应该避开,从而让苏轼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C苏轼路过金陵,拜见王安石,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来报答皇上对他不一般的待遇,很让王安石生气。 D苏轼的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第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四、(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7分)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太

13、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3分)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4分)(2)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3分)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王安石之父曾为江宁通判,卒于官,葬于江宁。皇佑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

14、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指代官位爵禄。(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哪些情感?(3分)(2)在抒发情感的时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携来百侣曾游,。消散了,丁香般的惆怅。,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可以无悔矣。淇水汤汤,。,心念旧恩。,桃李罗堂前。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渺沧海之一粟。五、(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1418题。紫藤叶全新你种下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在这棵我已种下十五年的紫藤树下,我开始思索。惜春的人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可我喜欢“人间四月天”这样的句子。因为闰月,今年春天来得迟,虽然是四月,阴历还在二月,但不知为什么,这棵紫藤却开花了。十五年前种下后,便年年盼它开花,一直盼到第五个年头,已经有朋友说这是不是一棵公紫藤?一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