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素材: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455147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素材: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素材: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素材: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素材: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株洲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株洲市形成初期,仅在湘江岸边平原、低地交通便利的地区分散布局,规模小,亦不能称之为城镇。后来随着京广线在该地域穿过,使城镇沿京广线分布,但规模较小且分散,特别是1949年前更是如此,后随着湘黔线、浙赣线的兴建,株洲市成为铁路枢纽,带动了株洲城市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可以看出:株洲市是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开通后而形成的城市,故称“火车拉来的城市”。二、聚落的形成 (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

2、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分类 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2)乡村的形成 形成:人类为生存,必定希望互相合作和共同生活,由此构成聚居,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形成乡村聚落 。演变:半固定的棚舍,后逐渐稳定下来,规模范围逐渐扩大;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呈圆形或不规划的多边形;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3)城市的起源出现:和定居农业差不多同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

3、3500年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业生产有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形成的物质基础;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出现集市,交换地域扩大,集市演变为城市。古城市分布: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古城市的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水平很低。三、影响城市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商业网点的布局(1)主要区位因素商业街: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小区:分布于居民小区内,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2)商业网点布局

4、: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山区平原形成沿谷地或交通线沿主要交通线密度小大效益资金和商品流通慢,效益较低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快;效益高组织形式贷郎担、大篷车等较灵活方式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四、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原有的影响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运输工具日趋现代化、大型化,一方面扩大了对老商业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涌现出了众多的新商业网点,如新铁路、公路、地铁沿线,在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航空港、河港、海港等附近,往往会形成新的或更大的商业网点,这样点线结合,有利于商品的集结和疏散,而且也提升了商业网点的功能和层次。再加上现代商品冷冻、冷藏、包装技术的进步,更加促进了商业网点的发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