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450597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的】1、在熟悉课文情节、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王熙凤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2、了解 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立足文本合理分析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4、引导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合理分析,全面把握王熙凤的复杂性格【教学难点】分析体悟王熙凤的肖像与语言、行为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教学方法】讨论法 启发法、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最

2、高峰林这一课写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批重要人物,初步展现了贾府的概貌,拉开了红楼梦故事发展的帷幕,虽是节选但主要人物黛玉、宝玉、王熙凤形象已得到鲜明的体现。作为精灵剔透美丽无比的金陵十二衩之一的王熙凤也是最具悲剧性的一个女性,曹雪芹对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整部书中她是性格最丰富、最生活化、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有人说她美的不可方物,有人说她歹毒丑陋,还有评论云“恨王熙凤,骂王熙凤,不见王熙凤想王熙凤”。还有人说,曹雪芹最心爱的心痛的人也是她。究竟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今天,我们就立足节选的文本,带着一个字“美”的疑问?专门谈谈王熙凤,看看曹雪芹先生在作品

3、一开场是怎么给我们刻画这一人物的。二、整体感知:分析王熙凤的艺术形象(一)学生快速浏览文本,将有关描写王熙凤的段落圈点出来1、引出问题,学生思考:刚出场的王熙凤美不美?(同学回答,或许答案不一致)2、学生集体品读王熙凤的服饰:“头上戴着金丝八宝珠髻,绾着朝阳五风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花大红云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裙。”3、启发学生:“王熙凤这样穿戴美不美?”有人说显的贪婪艳俗,你觉得呢?感受服饰之美:发型:“金丝八宝髻”“髻”者,原指女子盘在头顶与脑后的发结,古代有“堕马髻”“飞云髻”“鸳鸯髻”“栖凤髻”等,古代女子以发多为美,好盘高髻。故以假

4、发髻为壳,套于真发之上,这种假发髻后名为“鬏髻”, “鬏髻”真正流行始于明代。 明代的“鬏髻”不再仅限于假发的功能,以金银丝编成的“鬏髻”,成为已婚女子家居或盛装时的主要装饰。头饰:“珍珠”“朝阳五凤挂珠 钗”。明朝时衩髻搭配的头饰就很流行和普遍。所以,作为贵族的已婚少奶奶,她的头饰并不夸张。颜色:上装的红袄与脸形成红白相映,使脸更加自皙;红袄外罩石青色褂,以石青压红,加以调和,不致过分浓烈,美而不俗;翡翠色的裙比石青色的褂颜色更深,下装比上装色深才不会在整体上给人不平稳的感觉;头饰以金黄为主调,与以大红为主调的服装造成红黄对比,显得富丽堂皇,艳丽夺目,给人以威赫华贵之感。款式:窄褃袄为一种紧

5、身袄,能现出人的身段,凤姐穿上,她那苗条风骚的体态就更好地凸现出来了。这身段配以金黄、大红的服饰,产生了青春健美和富贵快乐的审美效果。再加以所饰的金丝八宝、朝阳五凤、赤金缨络、缕金百蝶花、五彩刻丝、翡翠撒花等华美的图案,既漂亮又尊贵;既洋溢着青春气息,又威赫凝重,把凤姐的外貌烘托得更美,。有老祖宗心爱的外孙女远道而来,自然要穿得喜气一些,也和她的性格、身份、地位相吻合。所以,她的衣着也不过分。4、进一步启发学生:刚出场的凤姐的装扮美不美,其实曹雪芹已经回答我们了!(学生从文本中找,回答)5、引导学生继续感受:黛玉是出生名门,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 她对这身打扮的评价是“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6、 ”不难看出凤姐的这身打扮给黛玉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何来庸俗之有? 再说,初进贾府的黛玉一路走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 抬轿的那些十七八岁的小厮,作者用的是“衣帽周全”来轻笔淡描;对于列坐于贾府门前的十来个“保安”,曹雪芹用了“华冠丽服”这个词来概括。至此,贾府之外为贾府而奔走效力的仆妇之穿戴,已全然立体的呈现于读者面前,点滴细节,彰显出贾府的奢华、气派与富贵。可见贾府非同一般。如果王熙凤穿着庸俗、没点水平,在这个具有高贵气质的女儿国中一定非常扎眼别说贾母、三春、黛玉、宝钗、史湘云这些人容不得她,只恐怕早被媳妇丫鬟们耻笑了去了。身份、地位、环境不允许王熙凤服饰庸俗,可

7、见,她的庸俗并不体现在服装上。(审美独特,富贵得体。)6、学生价值观引导:再想问问大家:追求富贵是一件坏事吗?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发财和升官,是人们所想望的,然而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接受的)追求富贵必须遵守道义,使用正当的手段,同样,拥有富贵的时候,必须端正态度,还要遵守道义。7、教师小结:服饰美是文学作品的亮点之一,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服饰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一个人的着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格、风度、爱好、志趣等,展示一个时代的风貌。(二)讨论:

8、王熙凤长得美吗?为什么?1、学生立足文本小组讨论小组同学发言2、启发学生分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丹唇启笑”(可能有争议的丹凤三角眼)丹凤三角眼估计大家第一反应是没有见过,但是现实不是这样,在我国国粹京剧里美女其实大部分就是丹凤三角眼,给我们第一感觉就是有诱惑力,丹凤三角眼是什么样的?丹凤三角眼,眼睛类型的一种,眼角上翘并且狭长,类似丹凤之眼,又称丹凤三角眼。其典型特征是内眼角朝下,外眼角朝上,极其美感。因此有汽车把前灯设计成丹凤三角眼形状。丹凤三角眼被中国传统认为是最妩媚、最漂亮的形状。中国戏剧里的旦角多为这种眼睛。形状细长,眼裂向上、向外倾斜,外

9、眼角上挑,多为单眼皮或内双眼角上翘,并且狭长的一种眼型。古代有“青鸾丹凤”的说法,色青者为鸾,色赤者为凤。也就是说丹凤指的火红色的凤凰。再观察京剧中旦角的丹凤三角眼妆容,眼睛中后部是丰满的,只有这样才会显得有神。 2010年新版红楼梦人物造型就是叶锦添依据昆剧的造型而设计的。曹雪芹时代昆剧流行,许多知识分子痴迷昆剧,戏剧的人物造型对当时的社会审美是具有一定影响的,类似我们现在的追星,明星们的锥子脸不就风靡至今?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看到丹凤三角眼就想到人物的阴险狡诈,即便是一个很丑陋的人也不见得就是个坏人,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不就是个善良的人?3教师补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通过冷子兴的口对王熙

10、凤作了很好的介绍:“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此后,作家又通过周瑞家和刘姥姥的谈话,对她作了另一番间接描写: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儿丝的,少说来只怕又一万个心眼子,再要堵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4、引导学生小结:可见,王熙凤的容貌也是非常美的。(俏丽迷人,美中含威。)这种不同于黛玉和三姐妹类型的美人,和前面光鲜耀眼的服饰相配,可谓相得益彰,更显得风姿照人,令人过目难忘。(三)继续启发研讨:这么美的王熙凤,曹雪芹满意了吗?服饰和外貌描写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描写,要想充分展示人物的行个性,还必须在动态中去刻画她。王熙凤不

11、懂诗书,要在当时那重男轻女的时代,那样“钟鸣鼎食,诗书簪缨”的大家族中成为大管家让所有人信服,她的言行不得不说充满生存智慧:1、学生看视频结合文本思考:你最佩服王熙凤哪段言行?2、引导学生分析:(1)从人物与众不同的出场,既能看出人物特殊的地位身分,又能看出大胆的性格。(2) 贾母的“泼皮破落户”“凤辣子”的戏谑之语,虽是开玩笑,却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泼辣直爽(3)王熙凤见林黛玉,先是恭维,而后“便用帕拭泪”,接着“忙转悲为喜”,还“亲为捧茶捧果”,差人打扫房间。王熙凤察颜观色,善于逢迎贾母的虚伪性格,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4)回王夫人的话,虽是一带而过的情节,却也是刻画人

12、物的重要一笔,它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她的精明能干的特点。3、文本细节之一学生品悟: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大家或者老祖宗她已经给林妹妹备下了段子?这正是她聪慧过人之处:看似处处抢风头,实则处处照顾到每个人。4、学生领悟:万人无一的心机谋略 作为贾府新一代的当家人,王熙凤握有生杀予夺的实权,可以呼风唤雨,调兵遣将。但王熙凤的处境却让她无法高枕无忧:头上三层公婆,当中有好几位姊妹妯娌,下面又有好几百婆子丫头奴仆,贾府又是百年书宦诗礼大家,而且贾府之中明争暗斗,“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第十六回),稍不留神就会被人抓住把柄。面对复杂的矛盾、险恶的形势,

13、王熙凤竟能料理周全,应对自如,难怪冷子兴说她“竟是一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周瑞家的夸赞她“少说些也有一万个心眼子”。 板书(善于逢迎、工于心计)三|深入思考:这么美丽聪明的人儿为什么大家不喜欢?今天才出场的她是歹毒手辣吗?这个人物塑造的作用?1、学生回答:引导和宝玉的对比,和黛玉的对比。(心机太重,待人不真)刚刚进入贾府的林黛玉不可能一下看透王熙凤的灵魂,王熙凤也不可能让刚刚见面的林黛玉显示出自己的狡诈狠毒,曹雪芹更不会让王熙凤一登场就带着歹毒手辣标签见读者。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大家不也是后面才被达康书记圈粉的,前面都还以为他是个贪官呢!2、点悟学生:作者在后面的作品中才陆续揭露她的阴狠狡诈:

14、贾府内外的人对她的有关评价:贾琏的小厮兴儿说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 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她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她。皆因她一时看的人都不及她,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她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有人敢拦她。3、引导学生小结:如果说服饰容貌、言行神情是王熙凤性格或灵魂的外化,那么心机谋略则直接反映了她性格的本质。争强好胜的性格使得王熙凤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得不深谋远虑,而心机谋略也成为她争强好胜、卖弄才干的资本。正是因为曹雪芹对王熙凤心机谋略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才使得王熙凤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个性更加鲜明突出。

15、四、总结:“凤辣子”的形象典型意义从王熙凤的服饰容貌到言行神情,从心机谋略到人际关系,王熙凤的艺术形象特征已经鲜明清晰地留在读者心中:美艳亮丽、八面玲珑、机敏聪慧、风趣诙谐、爱慕虚荣、能言善辩、争强好胜、作为贾府的当家人,王熙凤恃才好胜而又贪财揽势的性格,使她在管理贾府的过程中埋下了危机与祸根。同时,她又工 于心计,树敌过多,王熙凤她的性格中丑的一面导致她在贾府地位越高、权力越大,攫取财富越多,就越是加快了贾府衰亡的速度,窥探到封建社会人们虚伪冷漠、尔虞我诈的丑恶嘴脸以及封建制度行将毁灭的历史命运,因而她的悲剧色彩也就越浓。金陵十二衩都是悲剧命运,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其实从她开始出场的时

16、候就已经注定了。她虽然不通诗书,但是天生聪颖,比起其他人来,最具生存智慧的她依然摆脱不了悲剧命运,为什么?不读书,不知道孔子关于富与贵的观点?如果熙凤读书,会避免悲剧命运吗?王熙凤人物形象的悲剧性,除了其自身的主观原因,如恃才好胜,工于心计而树 敌过多等诸多因素外,还应归根于封建时代,归根于腐朽没落的时代对女性的扼杀和泯灭。鲁迅说过:“真正的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一词一曲正是王熙凤悲惨命运的诠释。曹雪芹塑造王熙凤这一形象成一个多元的、立体的、动态的艺术典型。她既是真的也是假的,既是善的也是恶的,既是美的也是丑的。五、课堂小结:名著怎样才能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