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课时训练7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441915 上传时间:2020-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课时训练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课时训练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课时训练7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课时训练7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课时训练7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课时训练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一中东校初二语文第三册课时训练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驿路梨花一、 阅读理解导引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板上用黑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主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后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老余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水、喷香的米饭和滚烫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倚( ) 尝( )2、 下列短语各属于哪一类?A 厚厚的稻草( ) B扫射了一圈( )

2、C说不尽( ) D 守山护林( )3、这段文字写的是小茅屋的( ),实际上是写人的( )精神。二、 选择正确答案1、“驿路梨花”中的梨花指的是:( )A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 B具有美好心灵的哈尼族小姑娘梨花 C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的象征。 D语意双关。既是指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也是指美好心灵的哈尼族小姑娘,更是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的象征。2、瑶族老人送米到小茅屋,为的是:( )A上次追赶麂子到小茅屋,吃了米,有借有还。B打猎经过小茅屋,顺便把身上携带的米放下。C受到照料很感激,为了方便后来人,专程来送粮食。3、我们“没有立即赶路,老人也没有离开,一起动手修葺小屋”是因为( )A天气

3、变化,将要下雨。B被梨花姑娘的精神所感动,学习雷锋做好事。C我们去山那边的太阳寨,回程必经小屋,老人以后打猎还要来小屋歇息。三、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1、题目“驿路梨花”,字面的意思是指驿路上的梨花,实则一语双关,指人,指的是人的精神,以洁白朴素的梨花作为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象征。( ) 2、小茅屋主人是解放军和梨花姐妹。( )3.本文有三处悬念:第一处是“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第二处是“这是什么人的房子”,第三处是“解放军为什么修小茅屋”。( )4、写梨花妹是直接描写的,梨花与解放军是间接描写的。( )四、 给下列各句选出理解正确的项。1、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

4、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A表现我们走在梨树林中间的惬意之感。B写出凉风习习,花瓣纷落,使人感到无限的闲适、愉快。C写梨花暗喻着“我们”正需要帮助时,梨花出现了,它给人以希望和安慰。也把人带入诗一般美的境界之中。2、 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散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A因为梨花是小茅屋主人,她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非常感激她,所以梦见了梨花。 B写梦中见到梨花,是以洁白的美丽的梨花来衬托梨花姑娘的心灵美,使自然中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 C因为我们没有见到热情助人的梨花,心存遗憾,所以就梦见了梨花。五、 选择恰当的答案填空。1、 作者催小茅屋进行了细致

5、的描写,描写的顺序是:由(近,远)而(近,远),由(外,内)及(外,里)2、 “驿路梨花”一文运用的写作手法主要是(插叙,倒叙,顺序)。对我、老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采取的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梨花姑娘和解放军采取的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 作者着意描写梨树梨花,旨在写(景,人),梨花在作品中象征着雷锋精神,以花喻人,紧扣题目,暗含题旨,写花写屋都不是(闲笔,妙笔,趣笔)六、 选词填空1、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A茂盛 B茂密 C秘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A困难 B难得 C难为)只遇见过几个人。2、 走在前边的(A约莫 B估计 C估计)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A挺长

6、 B修长 C很长)的眉毛和一对(A洁净 B水灵 C晶莹)的大眼睛。3、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A明显 B当然 C显然),好多天没有人住过了。一张(A简单 B简陋 C破旧)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七、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山,好大的上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同行的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白色的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的一片梨树林啊!1、 解释词语: 延伸: 迷茫:2、 这几段文字描写的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 从第一段中找出三个写山的动词,并说说其作用。动词:作用:4、 第一、二段写“山高”、“林密”、“天晚”、“行人少”的用意是:5、 文中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6、 第三段文字实写梨花的突然出现,其作用是: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